孩子怎樣吃糖才健康?

  人們對糖類似乎是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偏好,兒童更是尤其喜歡糖,小糖果、巧克力、蛋糕、冰淇淋對他們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家長往往有些誤區,把引起營養相關疾病的原因都歸咎於糖,如,認為糖吃多了會引起肥胖;吃糖多了還會引發齲齒等口腔疾病。因此,許多家長都會限制孩子吃糖。可是到底該不該限制孩子吃糖,糖的確會引起諸多的問題嗎?孩子究竟該怎樣吃糖才健康呢?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到底什麼是糖,糖都有哪些分類吧!糖其實是一大類物質,而不僅僅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蔗糖等食用糖,而是是由炭、氫、氧三種元素透過含有能量的化學鍵結合在一起的產物,分為單糖、雙糖和多糖三大類。單糖裡面包括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雙糖有蔗糖、麥芽糖、乳糖;多糖則主要包括澱粉、糖原和纖維。葡萄糖作為人體內最重要的單糖和主要的供能物質,支撐著人體內的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

        其他各部分的單糖和雙糖都會在體內變成葡萄糖,從而為機體提供能量。澱粉是植物體內儲存葡萄糖的形式,也是人類的營養物質。而動物體內,包括人,則是以糖原的形式儲存葡萄糖。

  我們瞭解了糖類是個複雜的大家族後,接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糖類對於人體的作用吧。糖類在體內起著結構作用,如形成保護體內器官的黏膜層,但其主要作用還是為機體提供能量。葡萄糖不僅是糖類食物的主要組成單位,還是身體的細胞的能量來源的基本糖類單位。葡萄糖作為主要供能物質之一,與身體的另外兩種供能物質相比,有許多優勢,如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通常價格比較貴,並且僅從供能角度講,並不比葡萄糖好,並且過多使用還有副作用;脂肪作為另一種主要供能物質,通常不用作大腦和中樞神經的供能,而且高脂肪飲食還會引起許多疾病。複合糖類,或稱澱粉類食品是葡萄糖的最好來源,也是身體的最佳能源。我國居民平衡膳食指南中也強調要食物多樣,穀類為主。澱粉等碳水化合物是人類獲取能量的最經濟和最重要的來源,並且一份以複合糖類為主的搭配合理的食物要比高脂肪食物的熱量少,因此每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攝入定量的主食,可以避免能量的過多攝入,又提供了可供機體和大腦需要的能量。而純的精製糖(如蔗糖)不含其他營養成分,屬於純能量類食品,應當避免過多食用。

       那麼糖類食物是否真的會引起上述健康問題呢?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做呢?首先,糖是否會導致肥胖?對於這個問題,目前尚有爭議。

      有試驗用富含糖的食物喂小鼠並不會使小鼠變胖,僅僅改變了小鼠體內的脂肪分佈,與正常餵養的小鼠比較,它們似乎長了更多的腹部脂肪。

           在人口調查的資料中,我們依然發現了不同於傳統的解釋。有研究發現隨著食用糖量的增加,肥胖人數是增加的,但同時又伴有脂肪攝入量及總能量的增加,並且在肥胖人群中,其食用糖的攝入量並不必瘦人的多,同時鑑於肥胖形成的複雜性,因此,糖對於體重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當孩子按照年齡、體格、活動量每天合理飲食,食入定量的主食,那麼保證每日的能量供應就不成問題。在此基礎上再過多食用甜食就只會弊大於利了。糖類食品進入體內首先經過一系列轉化分解為葡萄糖,提供機體所需的能量,當機體對能量的需求滿足後,再攝入的糖類食物就會最終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長期高糖飲食,有肥胖的危險。另外,糖類被認為是引發兒童齲齒的主要因素。糖類可以為黏附在牙齒上的細菌提供充足的營養,促進其繁殖,從而侵蝕牙齒,引發齲齒。減少因糖類引發的齲齒的方法,一是要減少攝入的糖類總量,二是要養成飯後刷牙漱口的好習慣,減少,食物殘渣在牙齒上的停留時間,從而破壞細菌生長繁殖所需要的環境。過多吃糖類等甜食,尤其是糖果、果凍、巧克力、糕點等小吃還會減少孩子的主食攝入量,擾亂正常飲食,長此以往會造成體內的多種營養素缺乏,引起營養失衡。

  總體來說,甜食對於人體有利有弊,既不能絕對限制也不能食入過多。可以在保證孩子的正常餐食的情況下,在飯後以小吃的形式提供給孩子少量糖果、餅乾、糕點、水果等補充生長所需的能量攝入。另外在孩子長時間運動後,也可以提供少量甜食以補充能量。最好能養成孩子多吃水果的習慣,從水果中攝入適量的果糖有利於減少對精製糖的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