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感覺渴了才應該喝水嗎?

流言:

喝太多水可能會引起「水中毒」,所以我們應該在身體感覺渴了的時候再喝水。

真相:

除了注意每天喝水的總量,其實在喝水的時機和頻率上,還需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

首先,不要等到身體已經發出「渴」的訊號再喝水,因為一旦能夠覺察到「渴」,就意味著你的身體至少已經缺水2%以上了。

其次,最正確的方法是把喝水時間平均分佈在一天的各個時段。如果一下子補充太多水分,就會造成補水不成反傷身的後果。可以保持一定的頻率,每次喝50-100毫升,這樣既達到了補水的效果,又不會因為一次性喝水過多出現健康風險。

另外,在進行戶外活動或是劇烈運動之後,會因為出汗較多感到口渴而大量喝水,這個時候出現水中毒的風險就比較大。可以在運動前半小時左右先喝200毫升水,不僅是給身體提前補充水分,還可以避免因為太渴而大量喝水的情況發生。此外,就餐前後的最佳喝水時間,是在餐前0.5-1小時。 

「水中毒」的主要原因,就是短時間內大量補充水分,身體還來不及代謝,要按網上特別流行的「每天3-4L水」的「養生瘦身建議」。那麼,我們每天究竟喝多少水才合適呢?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成年人每天的飲水量應保持在1500-1700毫升。夏季出汗略多,可適當增加,但也不宜超過2000毫升。眾所周知,我們喝下去的水都要經過腎臟來代謝,喝水過多,就會讓腎臟處於「高負荷運轉」的狀態。特別是對於腎功能異常的人來說,更應控制飲水的總量。一過性的喝水較多對腎臟影響不大,但如果長期如此,每天都喝超量的水,腎臟就會不堪重負了。

闢謠: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研究員
複核人:吳萍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 臨床營養科主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