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裡含有「煙酸」,只吃玉米會得病?

流言:玉米裡含有「壞東西」,只吃玉米會得病。

真相:這是因為玉米裡的煙酸是結合型,不利於人體吸收利用,因此過去饑荒時只以玉米為食就會出現煙酸缺乏,加草木灰煮即可讓結合型煙酸變成遊離型煙酸。而現在營養供應比較豐富,更不用擔心這種問題了。

        長達數千年的人類食物歷史中,藜麥和土豆是美洲安第斯高地上「雜糧類」補充食物;而在炎熱的美洲瑪雅低地,木薯和紅薯也僅僅是配角。

        美洲主糧的C位,當仁不讓的只有它——玉米。

        玉米之於美洲,就好比小麥之於西亞和歐洲、稻米之於東亞,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這幅展開的瑪雅花瓶圖案中,坐在王座上的瑪雅統治者正在對跪在他面前的僕人訓話。地上放著一個裝著玉米粉蒸肉的三足祭盆,圖自《美食與文明》[1]

美洲之路

        今天,我們所熟悉的一次播種能結出上百個籽的大粒玉米,大約出現於公元前1500年[1]。

        它的祖先,是公元前7000年出現於墨西哥中部的野生玉蜀黍。當時野生玉米的個頭,和人手指差不多大小[1]。

        公元前3000年,玉米飲食模式已由南美洲向赤道方向傳播,到達厄瓜多附近;公元前1000年,玉米大軍到達加勒比海地區[1]。

        大約在公元前300年,玉米傳播之路上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出現了。

        當時的美洲原住民發現,如果在處理玉米時加入自帶鹼性的草木灰,能改變玉米的屬性。

        鹼性條件下,玉米堅硬的外層表皮得到軟化,剝起來更容易;加水碾成的玉米麵會形成有彈性的麵糰,能拍成麵餅(即現在墨西哥玉米餅,Taco);玉米餅放到陶烤盤裡烘烤後變得柔軟馥郁又有彈性,相當於一個容器,能包進葷素等各種食物[1]。

        有史學家認為,加鹼在美洲烹飪中的重要地位,不亞於小麥發酵麵包之於歐洲飲食、小麥磨粉做面之於中國飲食[1]。

        加鹼後更好吃的玉米,傳播速度也更快了。

        公元第一個千年,玉米傳播到美國西南部[1]。

        第二個千年,玉米抵達了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東南部[1]。

        癩皮病/糙皮病症狀,主要表現為「3D症狀」,皮膚炎、腹瀉、痴呆,圖自美國NIH官網

        1496年,發現了新大陸的哥倫布把玉米從美洲帶到了歐洲,逐漸成為歐洲農民重要主糧。

        問題在於,哥倫布帶回了美洲的玉米,卻沒有同時帶回美洲原住民的玉米加工技術。

        1753年,義大利種植玉米的農民中暴發了一種可怕的疾病,由於患者的症狀與令人恐怖的麻風病非常相似,被稱為「義大利麻風」[2]。

        1900 年代初,一種症狀類似的流行病襲擊了美國南部[3]。

        為對抗這種疾病,美國國會要求流行病學專家約瑟夫·戈德伯格(Joseph Goldberger)博士對此開展研究[3]。

歐洲之路

描寫戈德伯格博士研究癩皮病相關工作的漫畫書和部分資料,圖自美國NIH官網。

戈德伯格確信,美國南方典型飲食(玉米+肉類+糖漿)中有某些壞東西導致了這種疾病。

        玉米是他測試的第1種食物。戈德伯格找到了11名囚犯自願參加一項實驗,囚犯的食物只有玉米。實驗開始後大約5個月,症狀出現了。囚犯先是感到頭痛和食慾不振,隨後6名囚犯出現了「義大利麻風」的所有症狀。恢復正常飲食後,6名囚犯康復了[3]。

        戈德伯格認為問題肯定出在玉米上。他找對了方向,但沒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症狀的出現不是因為玉米中有「壞東西」,而是因為玉米中缺乏某種東西。

        戈德伯格去世後,接替他工作的康納德·埃爾維耶姆(Conrad Elvehjem)在1937年透過動物試驗最終證實,這種怪病並非傳染病,而是長期缺乏一種名為煙酸的維生素所導致;現代醫學稱其為癩皮病或糙皮病[4]。

        康納德後來成為著名營養學家、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校長,並終生致力於參與美國國家營養政策制定、倡導天然均衡飲食、建議多攝入各種天然食物,以免缺乏維生素。

        玉米中沒有煙酸嗎?

        玉米其實含有豐富的煙酸,但其屬於結合型煙酸,無法被人體吸收利用;加草木灰煮玉米的過程,恰好讓結合型煙酸變成了遊離型煙酸,也能被人體吸收了[5]。

        如果飲食模式中玉米只是主糧的補充,其他食物提供的煙酸尚能滿足人體需要;但若因為饑荒、糧食短缺等原因,僅以玉米為唯一主食時,如果不加鹼處理,玉米中的結合型煙酸就無法滿足人體需求,糙皮病也就出現了[5]。

        玉米加鹼這個偶然的偉大發現,不僅讓玉米變得美味,也變得更營養。

        玉米何時傳入中國?具體時間已不可考。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河南《襄城縣誌》中有了玉米在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6]。

        從美洲舶來的玉米能在海拔高、氣溫低、缺水的山地大面積種植,可源源不斷提供充足能量和碳水化合物,與清朝「康乾盛世」出現人口激增有密不可分的聯絡[7]。

        晚清國力貧弱,內外交困。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玉米突破了只在山地「窮鄉僻壤」種植的限制,在傳統富庶的長江、黃河中下游廣泛傳播[8];並突破長城,進入到內蒙和東北地區。

        到了民國,玉米歷經四百多年傳播,不僅在中國紮根下來;中國人龐雜而不單調的食物譜,也讓橫掃歐美的糙皮病在中國幾乎沒有大面積施虐(上世紀50年代曾在新疆南疆地區小範圍發病[9])。

        當玉米跨越南北「甜鹹之爭」,以或甜或糯的玉米棒子、清香的玉米餅,細膩的玉米窩頭、蓬鬆的玉米發糕,筋道的玉米麵條、香甜的玉米烙、酥脆的松仁玉米、醇香的玉米酒等各種形式,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重要主糧時,水稻、小麥、玉米為三大主糧的中國糧食種植結構也最終定型,並助力中國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

參考文獻:

[1].蕾切爾·勞丹.美食與文明[M].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20.

[2].李霖.煙酸醯胺與癩皮病[J]. 中老年保健, 1997,(3):45.

[3].美國NIH官網:https://history.nih.gov/pages/viewpage.action?pageId=8883184

[4].Prabhu D. Pellagra a review exploring causes and mechanisms, including isoniazid-induced pellagra. Photodermatol Photoimmunol Photomed. 2021 Mar;37(2):99-104.

[5].孫長顥.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第八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6].鹹金山.從方誌記載看玉米在中國大陸的引進和傳播[J].古今農業, 1988(1):104-116+123.

[7].張祥穩,惠富平.清代中晚期山地廣種玉米之動因[J].史學月刊, 2007, (010):34-38,72.

[8].王保寧,朱光湧.從抵制到接受:清代浙江的玉米種植[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9,34(1):108-117.

[9].陳學存.中國大陸常見營養缺乏病的研究(下)[C]// 營養健康新觀察(第十八期):食品安全專題. 2003.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