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就是打一針,睡一覺?

謠言:

麻醉科的醫生是最沒有含金量的,只負責打一針就完事了。麻醉時間長短取決於麻醉藥的用量,如果患者清醒了而手術還沒有結束,那就再補上一針就可以了,普通人學習一個星期都可以掌握這門技術。

闢謠:

麻醉對很多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大家都知道手術需要麻醉醫生,但麻醉醫生具體做什麼卻不清楚。在很多人看來,麻醉無非就是打一針、睡一覺,其實這是大眾對麻醉最大的誤區,「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是對麻醉工作的最好概括。

麻醉分為全身麻醉、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等。麻醉看似輕鬆,其實需要有紮實的醫學功底和大量的知識儲備。作為外科醫生來說只需要熟練掌握本專業的手術技術即可,而麻醉醫生來需要對不同外科患者進行麻醉,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患者不僅有外科疾病需要手術治療,同時還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不同的慢性疾病,所以麻醉醫生不僅要掌握各種手術病理生理特點、手術方式與麻醉關係,同時圍術期還要注意患者慢性病帶來的手術風險等諸多問題,以便對患者採取個體化麻醉,讓患者最大獲益,這需要更廣的醫學知識,而其他科室更注重的是本專業的深度。

打完針麻醉醫生能離開嗎?當然不能,打完麻藥只是麻醉醫生工作的第一步。麻醉風險貫穿手術整個過程,有的甚至是致命的。麻醉藥物起效後,患者呼吸、意識、疼痛消失,心血管系統處於抑制狀態,生命不再是平日的言語與歡笑,而是監護儀上的動態變化的心電圖、血壓、血氧等數值和曲線,監測的指標甚至超過10餘種。此時的患者心肺功能是相對脆弱的,特別是既往心肺功能異常的老年患者,一有「風吹草動」,血壓、血氧飽和度可能會迅速下降而生命垂危,通常都是麻醉醫生首先發現並在最短時間內快速處理,保證患者生命安全和手術順利進行,這需要麻醉醫生有豐富的危重症治療經驗和過硬的急救本領。因此麻醉醫生被譽為「無影燈下的生命保護神」,這是「性命相托」的最佳體現。

手術結束後,手術醫生就可以離開了,而此時麻醉醫生依然守護在患者身邊:手術雖然結束了,但麻醉藥物作用依然存在。在甦醒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氣道阻塞、通氣不足等突發致命事件,此時也是全麻過程中危險時期之一,麻醉醫生要等到患者呼吸完全恢復,順利拔出氣管導管,生命體徵正常才能離開。一天當中一臺又一臺手術,手術醫生換了一批又一批,而麻醉醫生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始終堅持到最後。

美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小故事:「我打這一針是免費的」。美國麻醉醫生的收入在行業中是名列前茅的,在一場是否應該給麻醉醫生減薪的電視辯論中,出席這次辯論會的麻醉科醫生說了一句名言:「其實我打這一針是免費的……」全場立刻安靜下來。他接著說道:「我打這一針是免費的,我收的費用,和我拿的薪水,不過是打完針後看著病人,不要讓他(她)因為麻醉或手術出血而死去,並保證他們在手術結束後能安全醒過來。如果你們認為我錢拿多了,也沒問題,我打完針走就是了。」從此美國不再爭論麻醉科醫生工資是否太高的問題了。

麻醉醫學發展到今天,麻醉醫生的工作範圍不僅包含臨床麻醉,同時重症監測治療與復甦和急慢性疼痛診療等二級學門也是麻醉醫生日常的工作內容,另外,麻醉醫生也是舒適化醫療的急先鋒,無痛人流、無痛胃腸鏡檢查、小兒患者影像學檢查(如CT、MRI等)的麻醉等等,麻醉醫生髮揮著關鍵和核心的作用。

瞭解了以上內容,您還覺得麻醉就是打一針、睡一覺那麼簡單嗎?麻醉醫生從事著平凡的工作,也許無驚人的壯舉,也無耀眼的光環,唯有一份執著,那就是謹記「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誓言,讓患者在放心中熟睡、在舒適中甦醒。

闢謠:陳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麻醉科/心內科主治醫師
複核人:袁建虎北京市二龍路醫院麻醉科兼疼痛科主任、主任醫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