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婆總也想不通,現在的孩子都怎麼啦?有那麼多好吃的都不吃?!想當年,她把兩兒兩女拉扯大,哪有這麼麻煩!那時,孩子們自己都搶著吃,還怕沒得吃呢。現在倒麻煩,每天到吃飯的時候,她就端著碗,跟在孫子後面追著。孫子高興時,吃上一口,不高興的時候,轉了幾圈,才老大不高興地又吃一口。一頓飯下來,一般都要一、兩個鐘頭。像王婆婆那樣餵飯的情景,是現代家庭存在的普遍現象。在孩子的飲食方面,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孩子的吃,不能一任由你說了算,應適當給孩子一些吃的自由,孩子才更能吃。
「吃多少」由孩子自己決定
許多父母都是費盡心機「哄」著孩子把盤子裡的食物吃完,有時甚至不惜威逼利誘,搞得親子關係緊張。其實,父母只要意識到吃飯是孩子對你說「不」的許多事中的一件事,你就會從與孩子的矛盾中解脫出來。
合理地安排孩子飲食首先應信任孩子。「吃什麼」由父母決定,「是否吃」以及「吃多少」由孩子自己決定。如果確信孩子不是生病,他不願吃,就讓他離開餐桌,只是提醒他,只有到下一頓飯時,你才會為他做食物。這時你一定要令行禁止,不能心軟,堅持這樣做,下一次或者再下一次,孩子就會乖乖地坐到桌邊,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因為他太餓了。
你也許會擔心,孩子一餐、兩餐不願吃,會不會營養不夠呢?事實上,有研究表明,無論家長是否強迫孩子吃飯,一天下來,孩子的進食量相差無幾。也就是說,三餐中,某一餐沒有吃夠量,孩子本能的反應會在下一餐多吃。
由於肥胖兒童增多,有的父母或許還會為孩子進食過度而憂心忡忡。其實,任何人,包括孩子都有飽食中樞。孩子會根據體內的飽刺激、食慾和飽膩感來決定應吃多少。把足夠的、選擇好的食物讓孩子吃,教會孩子緩慢而輕鬆地吃。當孩子精神上放鬆,就會有時間去品嚐食物,吃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就不吃了,並不會吃得過飽。如果孩子吃得太快,可適當引志他稍等片刻再吃,此時,不要斥罵孩子,對孩子發洩怨氣,更不要粗魯地禁止孩子吃。
「吃什麼」由父母決定
「吃多少」可由孩子自己決定,但是,由於孩子年齡小,是非對錯的意識尚未養成,因而在食物的選擇方面,卻應該由父母決定。兒童大多隻是憑著自己的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作為父母,就應該積極地誘導孩子選擇那些有益於健康的食物,避免那些可能誘致肥胖和不健康的食物,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人們平時吃的各種食物如米麵、肉類、蔬菜、水果、奶豆食品等,具備了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只有注意孩子進食的多樣性,葷素搭配,孩子才能得到充足的營養物質。有些兒童常常對飯菜挑剔不已,只吃少數幾種自己喜歡吃的飯菜,例如喜歡吃魚肉、蝦等,不願吃白菜、土豆,或者正相反。這種長期偏食的習慣,不僅會引起營養比例失調,造成消瘦、貧血,影響生長髮育,還容易使孩子形成任性、依賴、神經質等性格傾向,絕對不可輕視。
儘早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無論是吃什麼,還是吃多少,都是一種飲食習慣。兒童飲食習慣或食物選擇的觀念最初在1~3歲開始形成,並可能在以後的生活道路上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斷調整直至相對固定。兒童期偏食、挑食、喜歡某些食物等習慣很容易保留到成年以後。讓寶寶建立早期的良好飲食習慣,不僅關係到幼兒現在的營養與健康,而且可使其終生受益。
良好飲食習慣的建立需要父母或其他撫養者的正確引導和配合,應做到以下幾點:(1)在嬰兒期4~6個月的時候,應及時新增各類輔食,從小讓小兒適應和習慣多樣化的食物;(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以身作則,不偏食挑食,給小兒樹立良好的榜樣;(3)控制零食的數量和種類,特別是應控制孩子在飯前吃零食的習慣;(4)父母應正確對待小兒的食慾與食量,嘗試改變烹調方法,設法讓小兒更易接受;(5)小兒對某些喜歡的健康食物,父母應適當給以限量,但可讓小兒對該食物長期保持較好的興趣。另外,培養按時進餐、注意飲食衛生及養成良好的飲食禮儀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