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人格量表(NPI)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教授拉斯金於1979年設計的一套自戀測量工具,此後經過歷年修訂,直到21世紀初仍是使用最為廣泛的自戀測量工具,以其為操作性指標的研究表明自戀與自尊、攻擊性呈正相關,並且在親密關係中是消極的概念。
填寫這份由美國加州大學Raskin教授編制的自戀人格問卷,來看看你和你認識的人會是什麼程度的自戀者吧。
在下面每一項題目上,請表明您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或不同意下面的陳述:
.
.
.
.
擴展閱讀-[心理學詞條]自戀
弗洛伊德曾給出「自戀」定義是自己對於自我投注里比多興奮的狀態。有這一表徵情況的個體稱之為自戀人格障礙患者。從里比多的方式來說,也就是他將本來應該投注於自我的對象客體的里比多,反嚮投注到自己身上,這樣病人就無法和別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親密人際關係,並且經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中(當然小資不是這樣的自戀嘍)
但科胡特修正了之前弗洛伊德這個「自戀」的定義,而提出自戀其實就是里比多的本質,或者更直接說自戀其實就是人類的一般本質,每個人本質上都是自戀的。自戀是一種借著勝任的經驗而產生的真正的自我價值感,是一種認為自己值得珍惜、保護的真實感覺。也就是說一般個體的自戀並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們整個社會也是允許適度自戀的,而只有個體過度自戀並超出了社會對於自戀允可的範圍那才是不健康的。
科胡特的合作者兼學生的巴史克提出了一個模型來解釋自戀,他認為自戀的達成其實是可以借用當代認知心理學等理論合理闡述的。自戀是對於自我勝任感的體驗,而這一獲得的迴路開始於大腦的期待型態,然後進行下一步的實施決定,再後付諸行動的實踐—當個體在實際世界中實踐後,會得到反饋,這一反饋則再次輸入大腦,然後大腦將此資訊與之前的期待型態配對。如果輸入資訊與之前的期待型態配對成功,則個體就可能立即獲得自體勝任感的喜悅;如果不能配對成功,大腦就會再次決定、計畫行動、實踐,然後又反饋大腦以求得配對的成功。如果反復沒有辦法獲得成功,大腦則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或修正期待型態、或修正決定、或修正行動方式等方式來使自己,當然也有可能這一修正仍然是無效的或者是失敗的,則個體就可能會放棄這一迴路構成,而以別的方式替代,也有可能澈底放棄。這時候,不合適的迴路調整就可能直接引起自戀的失敗—無法獲得自體勝感或自我價值感,因此就會產生自戀失敗時的暴怒及焦慮,當焦慮過於強大或者失敗時,則個體會體驗到消極的防禦—抑鬱。
《DSM—IV》手冊中定義「自戀型人格障礙」為以下項目:誇大(幻想或行為)、需要他人讚揚、並缺乏同感;起自早期成年時,前後過程多種多樣,表現為下列5項以上:
(1)具有自我重要的誇大感(例,過分誇大成就和才能,在沒有相應的成就時卻盼望被認為是上乘);
(2)沉湎于無限成功、權力、光輝、美麗、或理想愛情的幻想;
(3)認為自己是「特殊」的和獨一無二的,只能與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人們(或單位)所瞭解或共事;
(4)要求過分的讚揚;
(5)有一種榮譽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優厚待遇或自動順從他的期望;
(6)在人際關係上是剝削(占便宜),即: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佔有他人的利益;
(7)缺乏同感:不願設身處地地認識或認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8)往往妒忌他人,或認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8)往往妒忌他人,或認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9)顯示驕傲、傲慢的行為或態度。
以上所顯示自戀性障礙特徵應該和暫時發生的自戀情形不同,例如某個人因為獲得某種程度的成功而變得自大起來一段時間,我們則不能簡單得視為自戀性人格障礙,儘管這兩者似乎有類似。但自戀性人格障礙應該是從童年起到目前一貫的表現,而非暫時、短期的行為。
自戀性人格障礙的形成,在科胡特看來,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嬰兒時期,按照客體關係理論家馬勒等的研究,這一障礙大約形成於一歲半到三歲之間。科胡特認為,每一個個體在其嬰兒期都是有自體自大、誇大傾向的,例如嬰兒稍稍得不到滿足就會大哭等等,在嬰兒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當這一上帝由於被養育者(自體客體)所滿足時,則獲得快樂。如果不滿足,則因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無法實現而暴怒。這一不被滿足的情況其實是在嬰兒養育中經常偶然發生的,但如果養育嬰兒者是長期的如此對待嬰兒的,也就是說嬰兒是長期無法得到誇大的自體自戀滿足的,不能與內部期待配對成功,則嬰兒將失望於外在,大腦則據實際情況放棄這一正常的養育被養育的循環迴路構成,而以自體幻想性循環迴路來替代補償這一自戀之需要。這樣的幻想往往是阻礙了自體瞭解正常自戀的現實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範圍而形成自己獨有和過分的自戀,於是就會有以上自戀性人格障礙的類似誇大性格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