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Google會在AI時代繼續保持獲取資訊的領先地位嗎

“在科技領域,年滿25歲絕非易事,Google通過專注創新和保持領先地位,實現了這一里程碑。它將如何應對互聯網的下一個時代同樣令人著迷。”

為慶祝25歲生日,Google發佈了專門的紀念壁紙。9月4日,搜尋引擎Google迎來25歲生日。

Google是一家在搜尋引擎領域具有卓越地位的公司,其搜尋引擎擁有廣泛的用戶群體和強大的技術基礎。雖然AI技術的發展會改變資訊獲取的方式,但穀歌在AI時代仍然有機會保持其獨特的地位,但這也取決於多個因素:

AI技術整合: 穀歌一直在積極投資和整合人工智慧技術,例如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電腦視覺等。這些技術可以用於改進搜尋引擎的品質和效率,以提供更精確、個性化的搜索結果。

大資料和使用者回饋: 谷歌擁有龐大的使用者資料庫,可以利用使用者的搜索歷史和回饋來改善搜索演算法。通過深度學習和資料分析,穀歌可以不斷優化其搜索結果,使其更符合用戶的需求。

新興技術: 穀歌在新興技術領域也有投資,如語音辨識、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這些技術可以用於創造更豐富的搜索體驗,包括語音搜索、AR搜索等。

競爭對手: 儘管穀歌在搜索領域有領先地位,但其他公司也在積極發展AI技術。競爭對手可能會不斷嘗試挑戰穀歌的地位,因此穀歌需要不斷創新和提高。

隱私和倫理問題: 隨著AI技術的發展,隱私和倫理問題變得更加重要。如果穀歌能夠處理這些問題,並保護用戶的隱私,它可能更容易在AI時代獲得用戶信任。

總的來說,雖然AI技術將改變資訊獲取的方式,但穀歌擁有在這個領域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的潛力。然而,這需要持續的創新、投資和應對新興挑戰的能力。穀歌將需要不斷適應技術和市場的變化,以確保其在AI時代繼續保持獨特的競爭優勢。

回顧Google的歷史,1998年,斯坦福大學學生拉裡·佩奇(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在攻讀博士時發起一項研究專案,並由此創辦Google,從而徹底改變了互聯網資訊的分發方式。如今,每個人都無法想像沒有搜尋引擎該如何生活。

然而,25年過去了,Google正面臨一系列人工智慧相關的挑戰,這些挑戰對Google自身及其催生的傳統搜尋引擎們構成了生存威脅。

從圖書館到PageRank

在Google誕生以前,人類獲取資訊的方式持續發生著變化。

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學者們9月5日撰文紀念Google誕生。文章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們普遍認為,成功的戰後城市應該具備開放的資訊獲取能力。20世紀50年代,民眾的資訊來源主要由當地圖書館提供,圖書館館員成為一種“人類搜尋引擎”,幫助人們快速準確地查找資訊。但是,即使館員動作再快,也需要大量勞動力和基於目錄的搜索流程,現在只需要幾分鐘查找的資訊,當時需要幾個小時、幾天甚至幾周。

到了20世紀90年代,“圖書館”的概念擴展到了個人電腦和線上資訊服務,但這些檢索系統非常複雜,只有經過培訓的專家才能進行搜索,而消費者則為結果付費。由於提供了昂貴的訂閱服務,商業搜索公司蓬勃發展。

1993年萬維網推出後,網站數量呈指數級增長。圖書館提供公共網路訪問,圖書館館員教使用者線上查找資訊,但搜索系統面臨著爆炸式增長的內容量和大量新使用者。

20世紀90年代末,佩奇和布林在宿舍裡開發了一種新的搜尋引擎演算法對網站進行排名,被稱為PageRank,通過計算頁面中的網路連結來提供結果。Google的演算法非常複雜,不僅將搜索查詢與頁面內的文本相匹配,而且還與連結到該頁面的其他文本(被稱為錨文本)相匹配。

隨著這種演算法被證明優於當時的其他演算法,谷歌很快成為網路上最受歡迎的搜尋引擎。人們喜歡Google搜索框的簡潔優雅,以及檢索結果頁面新穎而高效的呈現方式。根據統計機構StatCounter的資料,2023年8月,Google的全球市場份額占到了約92%,緊隨其後是微軟的Bing,占約3%。

精簡的歷史書

Google的名字源自數學術語“googol”,指的是數字1後面跟著100個0,選擇這個名字反映了創始人希望整理大量資訊的願望。

多年來,Google與類似搜尋引擎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塑造了線上搜索、交流和互動的方式。

2006年,《牛津詞典》添加“google”一詞作為動詞,表示在互聯網上搜索資訊,無論使用哪種搜尋引擎。同年,Google推出了線上平臺Google趨勢(Google Trends),為瞭解Google每年在全球進行的數萬億次搜索提供了一個視窗。每年年底,Google都會發佈“年度搜索”,總結當年吸引全世界關注的最重要事件、人物和趨勢。

根據半島電視臺的整理,2003年至2022年全球排名前五的搜索詞中,包括大衛·貝克漢姆(2003)、海嘯(2005)、世界盃(2006、2014、2018)、奧巴馬(2008)、邁克爾·傑克遜(2009)、iPad(2010)、江南Style(2012)、納爾遜·曼德拉(2013)、埃博拉(2014)、馬來西亞航空(2014)、唐納德·特朗普(2016)、iPhone 11(2019)、新冠病毒(2020)、烏克蘭(2022)和伊莉莎白女王(2022)。

這100個搜索詞所屬的類別有:人物、名人、政治家(38 次),科技產品(27次),體育賽事(15次),災難、事故(8次),電影、電視劇、歌曲(7次)。這些搜索詞幾乎匯總成了一本精簡的歷史書。

廣告定價民主化

除了極大便利人們查找資訊的方式,Google還顛覆了廣告和行銷行業。行銷行業媒體Campaign最近就Google對該行業的影響採訪了眾多業內人士。總部位於瑞典的人工智慧廣告公司BrightBid的首席行銷官凱特·考克斯(Kate Cox)表示:“據我們所知,行銷行業的現狀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Google。” “它發明瞭一項技術,使行銷人員能夠直接瞭解客戶的購買意圖,並找到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來利用這些資料。”在過去25年裡,這種模式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

美國行銷公司HubSpot的銷售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馬克·巴里(Mark Barry)表示,Google實現了廣告定價民主化,Google Ads可讓用戶在即時競價中設置自己的預算,“Google Ads不僅改變了遊戲規則,還創造了廣告和技術領域的範式轉變。”

Google Ads是Google開發的廣告服務產品,通過使用Google關鍵字廣告或Google遍佈全球的內容聯盟網路來推廣網站,廣告客戶在其中通過競價向網路使用者展示產品或服務等,廣告可以展示在Google搜索的結果中,也可以展示在其他網站和YouTube視頻中。

而收購全球最熱門視頻網站YouTube,則是Google的一個里程碑時刻,它成功地讓YouTube轉型為一家變現巨頭,推進了全球創作者經濟的蓬勃發展。

AI時代的挑戰

這些年來,Google的業務已經遠遠超出搜索範圍,推出了Gmail、Google Drive、Google Calendar、Pixel設備等數百種產品和服務,涉足社交網路、辦公軟體、雲服務、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領域。

但並非所有產品都取得了成功。Killed by Google(被Google殺死)網站列出了288個Google的退役項目,包括遊戲平臺Stadia、廉價VR耳機Google Cardboard和RSS閱讀網站Google Reader等。

Killed by Google網站列出了288個Google的退役項目。

現在的問題是,Google能否在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世界中保持其無所不在的地位?

去年11月底,聊天機器人ChatGPT推出後,科技界立刻就意識到:生成式人工智慧顛覆了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將直接危及傳統搜尋引擎的商業模式。

前Google廣告團隊負責人斯裡達爾·拉馬斯瓦米(Sridhar Ramaswamy)曾表示,ChatGPT的使用從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用戶點擊帶有廣告的Google連結。而廣告在2021年為Google掙取了2080億美元,占其母公司Alphabet總收入的81%。與此同時,谷歌每年向蘋果和三星等設備製造商支付數百億美元,使谷歌成為手機上的預設搜尋引擎,這些交易有待續簽,與ChatGPT深度合作的微軟正在對Google構成競爭。

擁有深厚人工智慧研發基礎的Google也不甘於落後,在發佈類似ChatGPT的聊天機器人Bard後,Google又在今年的I/O開發者大會上首次透露了正在開發大型語言模型Gemini。據稱,今年4月“Google大腦”與Alphabet旗下的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合併後,專注於Gemini的開發,由高層直接參與,布林重回公司親自指揮,目標是推出比OpenAI的GPT-4能力更強的大模型。

澳大利亞媒體製作了一段回顧Google歷史的視頻。“大多數人都知道,現代機械飛行是由萊特兄弟實現的。沒有人記得,甚至可能不知道,美國政府儘管擁有科學和商業領域最聰明的頭腦,擁有無限的資源來解決這個問題,但行動卻不夠快。因此,問題不在於Google是否有潛力主導人工智慧驅動的未來,而在於他們是否能足夠快地抓住時機。”HubSpot的巴里說。

隨著Google繼續將生成式人工智慧功能引入搜索,結果頁面頂部的快速資訊摘要將變得常見,而不再依靠使用者自己挖掘資訊。但在大語言模型的“幻覺”問題沒有解決前,人工智慧仍然無法徹底顛覆搜尋引擎。

“在科技領域,年滿25歲絕非易事,Google通過專注創新和保持領先地位,實現了這一里程碑。它將如何應對互聯網的下一個時代同樣令人著迷。”美國媒體企業Zefr的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高級副總裁艾瑪·萊西(Emma Lacey)表示。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