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和尚沒水吃規律

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廟,廟裡只有一個和尚,他每天擔著水桶去山下挑水吃。過了一段時間,來了另一個和尚。兩個人了,於是,原本一個人的挑水改成了兩個人抬水。又過了一段時間,來了第三個和尚,三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想要別人去山下挑水或抬水.於是他們互相推諉,最後都沒水吃。

有人便總結說: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這就是三個和尚沒水吃的規律。雖然這三個倒霉的和尚最後都沒水吃了,但是這個故事卻成了中國社會心理學的啟蒙者。

心理學家們發現,當群體一起完成任務或者完成任務有他人在場的時候,個體所付出的努力要比單獨完成任務時更少,個人活動的積極性和效率都會大打折扣,而且還有「群體越大,幹活越少」的趨勢。

最早發現這個現象的是一個叫瑞瓊曼的法國人,他在1913年的時候進行了一個拔河的實驗。他要求被試者分別在單獨的與群體的情境下拔河,同時用儀器來測量他們的拉力。結果發現隨著被試人數的增加,每個被試者平均使出的力減少了。一個人拉時平均出力六十三公斤,三個人的群體拉時,平均出力是五十三公斤,八個人時是三十一公斤。這種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時,群體人數越多個人出力越少的現象,後來在其他人的實驗中也得到證實。這些現象不僅在實驗室里能看到,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

在歐美一些國家,私有土地占總農用地的1%,但產量卻是農業總產量的27%;在匈牙利,農民們則曾在13%的自有耕地上生產出了全國三分之一的農產品;在中國,自1978年土地承包責任制,農作物的總產量每年遞增8%,這一速度是過去二十六年裡平均增幅的兩倍多。家庭收入直接和產量掛鉤,大家的生產積極性立馬就上來了,整個國民經濟水準也是迅速地提高。

那麼,這三個和尚沒水吃的規律該如何突破呢?

其實三個和尚沒水吃的故事還有續集,他們的廟裡來了個新方丈,方丈見他們沒水吃的可憐兮兮的模樣,於是給他們出了三個主意,由於從寺廟到水井的距離比較長,所以一個和尚挑會比較累,於是方丈便讓這三個和尚商量,用接力賽的形式去挑水,每人挑一段,第一個和尚從河邊挑到半路,停下來休息,第二個和尚繼續挑,又轉給第三個和尚。這樣一搞接力賽從早到晚不停繼續挑,大家都不累,水很快滿了。這是協作的方法,也可以叫作「機制創新」,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個辦法。

第二個辦法就比較有趣了,方丈把他的三個和尚徒弟叫來說,我們立下廟規,引進競爭機制,三個和尚都去挑水,誰挑水多晚上吃飯加一道菜,誰挑得少,吃白飯,沒菜。於是三個和尚都拚命去挑水,一會兒水缸就滿了。這個辦法叫「管理創新」,三個和尚唯恐晚上吃不到菜,紛紛積極地挑水。

第三個法子就是最聰明的法子了,這三個和尚嫌天天挑水太累,於是想了個辦法,他們見後山上有竹子,於是就把竹子砍下來連在一起,做成一個運水的軲轆。第一個和尚負責把水從水井裡用軲轆搖上去,然後第二個和尚專管倒水,而第三個和尚在一邊休息。三個和尚輪流換班,一會兒就灌滿了,這叫「技術創新」。

由此可見,要解決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問題,方法還是有很多的。有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等,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三個和尚沒水吃的規律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同樣的道理,要解決現代社會中的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問題,也是有很多方法的,但最核心的理念還是在於合作,而好的合作需要好的途徑,只有好的途徑,也才能促成其高效率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