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得性無助效應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後,盟軍解救了數以十萬計的集中營倖存的人,讓他們陸續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但心理學家對其中一些倖存者進行心理救助時卻發現一個現象:這些倖存者們拒絕別人的關心,也失去了鼓勵自己的勇氣。而當災難再次來臨的時候,他們仿佛對加諸於自身的苦難習以為常,只是低下頭來去接受折磨和痛苦,從前的反抗精神通通被消磨成了逆來順受。

那麼,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這就要歸罪於習得性無助效應了。

習得性無助效應最初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塞里格曼提出的。1967年,二十一歲的塞里格曼做過一個經典實驗。他起初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鳴器一響,就給狗施加難以忍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於是只能在籠子里狂奔和驚恐哀叫。多次實驗之後,實驗者在給電擊前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倒地呻吟和顫抖。它本來可以主動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效應。

為什麼受過電擊的狗會變成這樣,連驚恐哀叫的本能都沒有了呢?

塞里格曼由此得到啟發,他認為這條狗在此之前已經形成了把蜂鳴聲和電擊聯繫在一起的條件反射,但問題是這條狗在學會把某個音調與電擊聯繫起來時已經接受過多次的電擊,儘管此前它曾無數次地掙扎,卻從來也沒有逃脫過電擊。現在換了一個新的情景條件,它能夠逃脫電擊了,但還是像以前一樣,似乎自己無論做什麼也逃不脫電擊的厄運,所以也不跑,也不掙扎,而是待在籠子里哀號,等待著電擊的來臨。

通過這個實驗,賽里格曼最後總結出了心理學上的習得性無助效應,他後來又於1975年在大學生身上進一步論證了「習得性無助」的特性。他把學生分為三組:讓第一組學生聽一種噪音,這組學生無論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組學生也聽這種噪音,不過他們通過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組是對照,不給受試者聽噪音。

當受試者在各自的條件下進行一段實驗之後,即令受試者進行另外一種實驗:實驗裝置是一隻「手指穿梭箱」,當受試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側時,就會聽到一種強烈的噪音,放在另一側時,就聽不到這種噪音。實驗結果表明,在原來的實驗中,能通過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以及未聽噪音的對照組受試者在「穿梭箱」的實驗中,學會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使噪音停止,而第二組受試者,也就是在原來的實驗中無論怎樣努力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他們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處,聽任刺耳的噪音響下去,卻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

塞里格曼的這個實驗充分證明了習得性無助效應不僅僅適用於動物,在人類的身上同樣也是適用的,而對習得無助性效應最常見的描述則是:一個人消極地面對生活情況,經常沒有意志力去戰勝困境,而且相當依賴別人的意見和幫助。

在諸多造成習得無助感的成因當中,最顯而易見、可預測的是大環境的改變,如戰爭、饑荒、旱災都會造成一個人出現習得無助感。

現代社會中容易造成習得無助感的環境有:精神病院、孤兒院或是安寧療養機構。在現實生活中,那些長期經歷失敗的兒童、久病纏身的患者、無依無靠的老人,他們身上常常會出現「習得性無助」的特徵:當一個人發現無論他如何努力,無論他幹什麼,都以失敗而告終時,他就會覺得自己控制不了整個局面,於是他的精神支柱就會瓦解,鬥志也隨之喪失,最終就會放棄所有的努力,真的陷入絕望中。

而當人類陷入絕望後而得到習得無助感時,他們通常會從兩個角度來處理問題,首先他們也許會認為問題影響了生活中的每個層面。其次,也是最可怕的一點,他們也許會認為問題是不可能被改變的。他們害怕改變,更不會嘗試著去改變。

就比如女人喜歡鬧分手,其目的是讓男人挽留,等到真要分手了,男方做出了決絕的事情,甚至是劈腿,女方卻怎麼也下不了狠心,甚至要千方百計地挽留了。

當然,有些人會說:「這時愛情,因為愛他呀,所以不想要他離開。」然而,這不完全是事實,事實是:你不敢離開他,你習慣了跟他在一起,他的好與不好你都已無比熟悉,你害怕重新去適應新的人,你捨不得那些與他在一起的時光,你對他的付出,已讓你深深自卑,你害怕去爭取更好的生活,害怕遇到更好的人,害怕分手的痛苦。真實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你並不是真的離不開他,而是你害怕分手之後的那些未知,也正是那些未知,一次次把你嚇了回來。

在兩個人的相處中,「習得」的是無助,那些「我不敢」就是玻璃門,一次次把分手的打算反彈回來,最後忘記了自己本來有衝出籠子的力量。

如上面的例子一樣,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中。放棄,是從失敗中「習得」的,大部分的人會在玻璃門的面前放棄理想,安靜地在現實的牢籠里度過一生,從而破罐子破摔。

那麼,我們該如何擺脫習得性無助效應呢?其實只需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擁抱改變。要相信你的生活實際上可以變得更好。如果你仍然很難接受這一觀點,那問問你自己你所做的事是否有可能讓你的生活變得更糟。如果你的生活可能因為你的行動而變得更糟,那沒理由不會變得更好。

第二,換個視角。如果你的朋友正處於類似的情況,你會不會鼓勵她去客觀地思考她的處境並採取合適的行動?你會給她什麼建議?

第三,考慮不同的觀點。根據塞里格曼博士所說的,「樂觀的人傾向于把麻煩解釋為短暫的,可控的,並且是針對某一特定情況的。悲觀的人,正好相反,相信他們的麻煩會持續永遠,破壞他們所做的所有事,並且是不可控的」。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能改變自己的心態,就不可能被習得性無助的效應所左右。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得面對改變,做好以上幾點,就能擺脫習得性無助效應,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