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侏羅世昆蟲潛葉行為的早期演化研究獲新進展

中国大陆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永傑與首都師範大學教授任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員Conrad C. Labandeira合作,在中侏羅世昆蟲潛葉行為的早期演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描述了侏羅紀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多種潛道型別。相關成果發表於《新植物學家》(New Phytologist)。

許多昆蟲具有潛葉行為,即昆蟲在葉片內取食葉肉而不破壞葉片上下表皮。這類具有潛葉行為的昆蟲常被生態學家和古生物學家作為模式生物用於研究植物、昆蟲和天敵三者的種間或群落關係、物種間的協同演化和生物地理學等。昆蟲的潛葉行為可追溯到距今2.4億年的早三疊世前。然而,對昆蟲潛葉行為的早期演化,尤其是作為三疊紀至白堊紀之間的重要中間環節的中侏羅世昆蟲潛葉行為的演化仍缺乏系統的認識。

研究人員對我國儲存最完好的侏羅紀時期的生物群——內蒙古寧城燕遼生物群九龍山組地層三千餘塊植物化石進行了研究,並在道虎溝地層中發現了大量昆蟲潛道記錄,首次補充了中侏羅世燕遼生物群的昆蟲潛葉行為記錄,提供了三疊紀至白堊紀昆蟲潛葉行為演化的重要中間環節,完善了早期昆蟲潛葉行為演化歷史,極大地豐富了早期昆蟲與植物互作關係尤其是內寄生關係的多樣性。

該研究首次描述了侏羅紀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多種潛道型別,這一發現支援並驗證了寄主植物的結構形狀對潛道形態具有影響,甚至可能大於早期寄主植物的屬種差異對潛道形態的影響。透過深入分析8種潛道型別形態特徵以及中侏羅世存在的昆蟲類群,並對比現生潛道及潛葉昆蟲類群,確認昆蟲的蟲體大小、食性特徵、化石記錄或分子鐘分歧時間,總結出燕遼昆蟲群的早期潛葉昆蟲類群主要存在於鞘翅目、鱗翅目以及膜翅目類群。

該研究結果為進一步分析不同潛葉昆蟲的多次獨立起源提供了線索,也為探索早期潛葉昆蟲的演化提供了重要化石證據。此外,該研究透過綜合分析侏羅紀時期的古環境特徵、寄生性昆蟲類群情況、寄主植物功能形狀,並將所有潛道化石記錄投影到對應時期的古大陸板塊上,認為中侏羅世潛葉行為的快速多樣化主要由大量可利用的寄主植物資源驅動,同時微環境和天敵效應也具有一定的影響。

相關論文資訊:https://doi.org/10.1111/nph.1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