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國防自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經歷了清朝後期、北洋軍閥統治和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在這110年間,腐敗的統治階級面對外國的入侵,奉行消極防禦的國防政策,頑固守舊,軟弱無力,致使有國無防。中國近代國防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慘遭欺凌的歷史,也是中國人民反抗列強侵略、尋求民族獨立與解放道路的歷史。
中國近代國防簡史
清朝後期正值資本主義國家完成工業革命、向全球擴張之時,清政府抗擊外國較大的侵華戰爭共有5次,均以失敗告終,被迫與外國列強簽訂了上百個不平等條約,割讓領土近160萬平方千米。
1840年英國以清朝政府禁煙為由對中國發動了鴉片戰爭,清軍因裝備落後、戰法陳舊和指揮不當戰敗。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從此,中國的主權、領土遭到破壞,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56年至1860年,英國不滿足已獲得的利益,聯合法國,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為借口,對中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的清廷被迫與英法兩國簽訂了中英、中法《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與趁火打劫的沙俄簽訂了《璦琿條約》。19世紀80年代初,法國殖民主義者在完成了對越南的占領後,人侵中國西南地區。1884年至1885年中法開戰。馮子材率領的清軍在劉永福黑旗軍配合下,痛擊法軍,取得了鎮南關大捷,導致了茹費里內閣的倒臺。但是在戰場取勝的情況下,腐敗的清政府卻與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將廣西和雲南兩省的部分權益出賣給法國,使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1894年蓄謀已久的日本以清政府出兵朝鮮為由發動了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在豐島海戰和黃海海戰失敗後,于基地威海衛全軍覆沒;清軍在朝鮮和遼東的陸地作戰也一敗塗地。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及其附屬島嶼,賠款白銀2億兩。甲午戰爭的失敗澈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極大地激發了列強瓜分中國的慾望,使中國從此陷入空前絕後的民族災難之中。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奧等8國以保護在華僑民「利益」為借口,組成聯軍發動侵華戰爭。戰敗的清政府被迫與上述國家及比利時、荷蘭和西班牙等11國簽訂了《辛丑條約》。這個條約全面地擴大和加深了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統治,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的傀儡。絕大部分中國領土成了帝國主義的勢力範圍:俄國在長城以北,英國在長江流域,日本在臺灣、福建,德國在山東,法國在雲南,中華民族美麗富饒的國土被蹂躪得支離破碎。
然而,與政府主導的萎靡不振的國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人民群眾自發組織的反帝鬥爭給予了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如廣州三元里人民抗擊英軍的勝利,甲午戰爭末臺灣軍民抵抗日軍占領、擊斃近衛師團長能久親王,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等。這些鬥爭表現了人民群眾抗禦外侮的深厚力量。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澈底廢除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列強為維護其在華利益,紛紛扶植各派軍閥為自己的代理人,加緊對華控制掠奪。先有袁世凱稱帝,後有張勳復辟,各派軍閥以帝國主義為靠山,割據稱雄,混戰不休。直、皖、奉三大派系軍閥先後竊取中央政權,賄選國會議員和總統,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民主革命力量沒有掌握到政權。「二十一條」的簽訂和「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證明了北洋政府與清廷同樣腐敗無能,激起了中國先進分子聯合大眾同仇敵愾、共禦外侮、探索救國新路的決心和勇氣。以「五四運動」為標誌,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發展到了新階段。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中國嶄新的政治力量—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中國革命和救亡圖存鬥爭開始進入新的階段。孫中山先生確立的「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政策使中國民主革命出現了曙光,討伐北洋軍閥統治的北伐戰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可是,蔣介石發動的「四一二政變」斬斷了國共合作,使中國民主革命的政治力量再次夭折。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入侵中國。蔣介石政府卻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大片國土迅速淪陷,從而使日本獲得了豐富的戰爭資源,助長了它的侵略野心。1937年日軍又製造「盧溝橋事變」,實施對華全面侵略,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中國共產黨高舉團結抗日的旗幟,主動與國民黨再度合作,組成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積極配合政府軍正面戰場的作戰,在敵後戰場實行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歷經14年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終於贏得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抗擊侵略者的完全勝利。然而,蔣介石背信棄義,不顧人民盼和平、求安寧的政治願望,發動了消滅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的內戰,妄圖實施獨裁統治,中國建立聯合政府、實現民主政治的努力又一次失敗。中國共產黨被迫進行自衛戰爭,經過近4年的解放戰爭,人民軍隊越戰越強,終於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於1949年10月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終結了長達110年的中華民族有國無防的屈辱歷史。
中國近代國防成就
中國在近代被列強轟開了國門,雖然守舊勢力頑固,但是內外形勢的壓力和有識之士的努力還是推動了中國社會的一些變革,在國防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募兵製取代了世兵制
兩次鴉片戰爭和中法戰爭的失敗,使清朝統治集團看到了自身武器裝備的落後和八旗、綠營兵戰鬥力的日下。1851年後為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咸豐皇帝下令各地編練鄉勇。曾國藩在湖南從團練中以三倍綠營兵的軍餉招募、編練湘軍,李鴻章在安徽從團練中招募淮軍。湘軍還實行淘汰制,選擇智勇、品行兼優者為統兵將領。湘軍、淮軍逐漸成為清軍的主力。這樣,募兵制實際取代了八旗、綠營兵的世兵制。此後直到國民政府時期仍主要是募兵制。募兵製為訓練近代軍事技術的軍隊、保障軍事人才來源提供了保證。
2.初步建立了近代軍事工業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掀起洋務運動,引進西方技術、設備建立近代軍工企業,如安慶修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國民政府時期,民間資本的投入,使全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主要是紡織和印刷業)具備了一定的規模。蔣介石打內戰的需求和美國的軍事援助,客觀上使國民黨軍工企業的規模和分布有所擴大,尤其是裝備維修企業的數量和種類有所增加,並培養了相應的技術人才,如南京的汽車維修企業和無線電企業。
3.建立了近代陸、海、空軍隊和近代國防體制
購買西方槍炮編練自強軍,使清軍有了近代陸軍;引進西方軍艦編練「三洋」水師,清軍建設了近代海軍。中日甲午戰爭中海陸軍戰敗,清政府始知軍制落後,遂撤兵部,成立陸軍部,並「仿用西法,編練新軍」,對兵員年齡、體格、文化提出了嚴格要求。民國時期,國民黨成立軍事委員會和國防部,頒布《兵役法》,按照近代編制組建軍、師、旅、團等陸軍建制部隊和集團軍等野戰機動兵團,建設炮兵、工兵、通信兵和少量海、空軍的多軍兵種合成軍隊。仿照西方建立黃埔軍校等各級各類軍校,培養軍事指揮人才和技術人才,使中國國防實現了近代體制的轉變。
4.初步掌握了近代戰爭的戰術
清朝後期陸軍雖然使用來復槍和野戰火炮,但是仍然受到古代操法陣形的影響,甲午戰爭後編練新軍才開始學習運用散兵戰術。蔣介石統治時期,國民政府通過美國軍事顧問指導和派遣軍官留學等方式,學習西方資產階級戰爭理論,逐步掌握了使用機械化兵器的技能,初步掌握了近代戰爭的戰術。中共領導的人民軍隊在反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戰爭中也掌握了打近代戰爭的作戰方法,形成了一整套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以小米加步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中國近代國防思想
中國近代國防歷史雖然是中華民族的屈辱史,但是國防思想在吸取西方先進理論和改革圖新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建設國防的思想
魏源在對西方的堅船利炮優勢進行深入研究後,他在林則徐主持編譯的《四洲志的基礎上編著了《海國圖志》,在書中他首次提出了「師敵之長技以制夷」的國防建設新觀點,進一步又指出:「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倡導學習西方製造戰船、兵器的先進技術和養兵練兵之法,「盡得西洋之長技為中國之長技」,並提出了中國的海權思想。李鴻章提出發展近代工商業為軍隊建設提供財力,「欲自強,必先裕餉;欲浚餉源,莫如振興商務」。
2.實行海防塞防並重的防衛思想
鴉片戰爭後局勢的發展改變了晚清政府固有的重北輕南、重陸輕海的防務思想,林則徐、魏源等人強調海防的重要。1866年,清廷採納了左宗棠提出的「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師不可;欲整理水師,非設局監造輪船不可」的建議,設福州船政局,後興建馬尾船廠,開始中國近代海軍建設。19世紀70年代,邊疆危機四起,尤其是新疆阿古柏受英殖民者慫恿叛亂,形勢緊急。清政府內部出現海防塞防大討論。左宗棠認為新疆為邊陲重地,西北屏障,「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京師。西北臂指相聯,形勢完整,自無隙可乘」。清政府終於採納了他提出的海防塞防並重、海軍陸軍同時發展的思想,從而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把海防提到與塞防同等重要的地位。
3.產生了綜合國防的思想
民國時期著名軍事理論家蔣百里認為,國防的基本力量由兵力、武力、國力三個層次構成。從根本上說,兵力之源在武力,武力之源在國力。國力是人力、地理、物質生產力、機械運動力和政治力五者的綜合體。在國力綜合體之中,政體和制度堪稱「原動力」。蔣介石也認為國防既包括軍事國防,也包括經濟國防和精神國防。楊傑則認為「國防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各種力量的結晶」,政治建設是國防建設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設既是實現國防現代化的必備條件,也是加強國家戰鬥力的手段。國防是整體的、不可分的,國防建設必須同國家其他方面的建設同時並舉,始終寓於國家建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