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適當運動,極大延長壽命

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適當的運動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有效方法。有的學者說「生命在於運動」,揭示了生命的一條規律—動則不衰。巴甫洛夫長壽的秘訣,一是靠勞動鍛鍊,二是靠遵守生活制度,三是節制菸酒。可見,運動對人健康長壽是多麼重要。然而癌症患者能不能進行體育鍛鍊呢?

首先,要增強參加體育鍛鍊的信心和勇氣。許多癌症患者認為,反正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參加鍛鍊還有什麼用呢?這種認識是極其錯誤的,癌症病人不僅應當參加體育鍛鍊,而且有此鍛鍊項目對癌症病人是很有意義的,比如參加慢跑,有人分析,慢跑後每天獲得氧的供給比乎時多8倍,慢跑還可以使人流汗,汗水可以把人體內的鉛、鍶、鈹等致癌物質排出體外,並能提高人體製造白細胞的能力,因此,慢跑可以預防癌症。

癌症病人經過臨床綜合治療以後,需要增加營養,參加適當的體育活動,儘快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對疾病的康復大有益處。通過體育鍛鍊,不僅能改善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還能改善神經系統功能,提高機體對外界刺激的適應能力,解除病人大腦皮層的緊張和焦慮,有助於休息和睡眠,在參加體育鍛鍊之前,應請醫生較全面地檢查一次身體,做到充分瞭解自己,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狀況的運動項目,在參加體育鍛鍊的過程中,要善於自我觀察,防止出現不良反應,並定期複查身體,以便調整鍛鍊方法。另外,如果遇到體溫升高,癌症病情復發,某些部位出現出血傾向,白細胞低于正常值等情況時,最好停止鍛鍊,以免意外發生。

在腫瘤病人的康復運動中,首先值得推薦的就是散步。它運動量不大且簡便易行,不受時間、空間等條件限制,除臥床不起的病人外,所有的腫瘤病人都可選擇這種運動方式。

癌症患者運動的五項原則

(1)個體化原則

要根據病人的年齡、病情和體質,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

(2)分段性原則

癌症患者的運動療法可分為幾個階段。第一階段:長期臥床或手術後臥床的癌症患者,可以做些不費太多力氣的簡單動作或臥位氣功鍛鍊,各種形式有節律的重複動作都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第二階段:當癌症病人可以起床活動時,可以適當地進行散步、站位氣功等運動鍛鍊,增加運動強度,提高體力儲備,為恢復正常活動創造條件。第三階段:當癌症病人可以整日離床時,可以增加運動量,逐漸延長散步距離和時間,進行太極拳、郭林新氣功等運動方式鍛鍊,以便加強體力,促進恢復健康。

(3)全面性原則

要注意全身運動與局部運動相結合,這樣才能發揮其康復醫療的最大作用。一般以全身運動為主,局部截肢或伴有腦血管病的患者,還應配合相應的局部運動和功能鍛鍊。

(4)漸進式原則

運動要循序漸進,逐步加大運動量。在開始時,運動量要小,隨著病人機體功能的改善,運動量可逐漸加大。達到應有的強度後,即維持在此水準上堅持鍛鍊。防止突然加大和無限加大運動量,以免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特別是臥床病人,要想恢復原來的體力活動,一般需要經過相當一段時間。

(5)持續性原則

運動鍛鍊對癌症的康復具有一定效果,但亦並非一日之功,只有長期堅持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尤其進行郭林新氣功、太極拳等運動鍛鍊時,堅持不懈方能取得療效。

癌症患者鍛鍊張弛有度

各種劇烈運動如快跑、爬山、打球、武術等都不適合癌症患者鍛鍊。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狀況,選擇適宜的鍛鍊項目。

患了癌症要無所畏懼,想象自己仍和正常人一樣,和家人或好友結伴走出家門,到運動場上去。可以和癌症病友一起鍛鍊,可以在跑道上慢跑或緩行,可以打太極拳或練氣功,也可以在草地上隨著樂曲跳舒緩的健身舞。運動能一掃憂愁,使人精神振奮,情緒愉悅,大腦神經系統功能得以正常發揮,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得到加強,從而使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功能進一步提高。

強身健體有步驟

第一步:外在肢體的鍛鍊以走步、健身操為主,應作為患者的輔助鍛鍊方法,要注意的是身心要放鬆、同時盡量不要心神散漫。

第二步:內在氣血的鍛鍊以具有戰鬥精神的太極拳、郭林氣功及瑜伽為主,應作為患者得癌初期的主要鍛鍊方法,實現奮力抗擊癌魔的目的。每日必須鍛鍊,體會氣血暢通、內臟強健的感覺。

第三步:會得癌的情況,想到有的癌症患者鍛鍊太極拳和氣功也沒用的情況後,使我意識到應該有一個比以上兩階梯更高層次的鍛鍊方法,要將現實生活中的人生觀、社會觀、大健康觀融入到具體的鍛鍊中去,將癌症心理學的認識融入到鍛鍊中去。

我覺得,無論鍛鍊方法有多麼好,鍛鍊時的狀態有多麼好,如果他的思想中仍有諸多煩惱和壓抑無法釋懷、C型性格不改變的話,鍛鍊結束後又恢復了原來的適合得癌的身心狀態,就會大大抵消鍛鍊的效果。因此,我想到將現實生活觀念與氣功太極甚至一般走步做操結合起來的鍛鍊,即身心合一的鍛鍊。

散步,最好的鍛鍊方式

散步可以不拘季節,隨時可行。春踏芳草地,夏步小河邊,秋賞荷花淀,冬行松林間,各得其趣,散步又散心。

散步也不受空間限制,無論在鄉間的田野小路上緩緩漫步,或是在城市林蔭道上信步而游,那廣闊的空間,綠色的環境,清新的空氣,都會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散步也有學問,古人云:「散步者,散而不拘之所謂,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須持一種閒暇自如之態。」

下面介紹一下散步的要領:

①衣著要寬鬆,鞋襪要合適,若年老體虛,可拄杖而行,以保安全。②散步要從容不迫,怡然自得,摒棄一切雜念。

③步履要輕鬆,有如閒庭信步,使百脈疏通,內外協調,以達周身氣血平和。

④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時間可長可短,做到形勞而不倦,勿令氣乏喘吁。

⑤散步時間:一是清晨散步,置身花草樹木之間,則可爽精神可調氣血。二是食後散步,古人認為:「飯後食物停胃,必緩行數百步,散其氣以輸于脾,則容易而鐵腐化。」三是睡前散步,可使精神放鬆,促進睡眠。其他時間,亦可散步,貴在堅持,久必獲益。

術後活動要循序漸進

肺癌手術後早期活動非常有利於促進整個患者機體功能的康復,早期活動可促使呼吸加深,有利於肺擴張和分泌物排出,防止肺部併發症;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傷口癒合,防止血栓形成;促進胃腸蠕動,防止腹脹、便秘;促進排尿功能的恢復,防止尿瀦留。

手術後早期臥床時在未拔除胸腔引流管之前,或因其他原因限制活動時,應在床上經常做下肢屈伸運動;患肢上肢可做上舉、觸摸頭頂及對側耳朵的練習,也可以用健側手握住患側手腕做上舉動作。

應鼓勵患者早期起床活動。一般情況下,胸腔引流管在術後48~72小時拔除,拔管後離床活動,可在室內或走廊慢走散步、自己用餐、去衛生間,每天按訓練計畫活動術側上肢,使術側上肢儘快恢復功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