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第一次以-阿戰爭

如果說從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到50年後以色列國的誕生是一個奇蹟的話,那麼,這個新生的猶太人國家能夠生存下來,並取得迅速的發展,不能不說是又一個奇蹟。確實,建國初期的以色列所面臨的形勢是極其嚴峻的:周圍阿拉伯鄰國的敵視和發動的戰爭,委任統治結束後留下的一片混亂,巨大的財政經濟困難,百廢待興的國家生產建設,初創的政治法律體系,亟待安置的相當於本國人口的新移民,等等。面臨如此巨大的困難和挑戰,以色列國家和人民為生存進行了艱苦的努力,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們依靠自己的意志和智慧,依靠世界各地猶太人的幫助,同時也較好地利用當時的國際環境,終於為自己贏得了一片生存的空間。

阿拉伯國家出兵巴勒斯坦

以色列國宣布成立後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五個阿拉伯國家宣布對以色列發起「聖戰」,相繼派兵進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這次戰爭也被稱為第一次阿一以戰爭或者巴勒斯坦戰爭,而以色列人則稱其為獨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

其實早在英國正式結束委任統治和以色列宣布成立之前,戰爭就已經開始。巴勒斯坦的阿拉伯武裝和由敘利亞出面召集、由志願人員組成的「阿拉伯解放軍」,自1947年底以來就一直在同哈加納等猶太武裝進行戰鬥。但由於以色列建國和各阿拉伯國家正式宣布出兵巴勒斯坦,整個戰爭的性質便發生了變化,從巴勒斯坦內部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戰爭,變成了以色列與各阿拉伯國家之間的戰爭。阿拉伯聯盟政治委員會稱,這次出兵是臨時性,「無意于占領,在解放巴勒斯坦以後,入境的部隊都將撤離,並將巴勒斯坦交給它的合法居民,讓他們選擇他們所要求的制度。」

戰爭爆發時,阿拉伯國家在人數、裝備上都佔有明顯的優勢。阿拉伯國家出動的總兵力約為4萬人(其中伊拉克近1萬人,埃及8,000人,外約且7,500人,敘利亞5,000人,黎巴嫩2,000人,巴勒斯坦2,500人,其他國家志願人員組成的阿拉伯解放軍約5,000人),有坦克40餘輛,各類飛機約150架,裝甲車近200輛;而以色列方面共有各類軍事人員近4萬人,但實際上戰鬥力較強的只有哈加納的突擊隊—帕爾馬赫,此時約有5,000名成員,另外就是伊爾貢和萊希,加在一起約有3,000多人,重武器則只有一輛坦克,20多架輕型飛機和兩輛裝甲車。

參戰的阿拉伯國家的參謀長曾在大馬士革製訂了一個協同作戰的計畫。根據這一計畫,黎巴嫩和敘利亞的軍隊將在巴勒斯坦北部行動,占領太巴列、薩費德、拿撒勒和阿富等地;精銳的外約旦的阿拉伯軍團和伊拉克軍隊從加利利南面渡過約旦河後便嚮西直取海法;埃及軍隊從巴勒斯坦南部向特拉維夫挺進,最大限度地把猶太人的力量從海法方向吸引過來。然而戰爭開始後,由於阿拉伯國家各有打算,缺乏協調,這一計畫並未能得到有效的實施。

戰爭的初期階段

阿拉伯國家宣稱牠們發動的是保衛宗教聖地、消滅猶太復國主義、幫助巴勒斯坦阿拉伯兄弟建立國家的「聖戰」。由於有備而來和先發制人,再加上軍事力量上的優勢,阿拉伯方面在戰爭初期攻勢凌厲,掌握著戰場上的主動權。埃及軍隊從南嚮北,不斷推進,很快就逼近了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伊拉克軍隊從中路越過約旦河,一度挺進至距地中海只有十英里的圖勒卡姆;外約旦的阿拉伯軍團則在英國指揮官的率領下占領了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城的大部分地區;敘利亞和黎巴嫩軍隊從北部進入巴勒斯坦後,也步步嚮南深入。新生的以色列國面臨著巨大的危險。

以色列臨時政府組織了頑強的抵抗,幾乎所有能參加戰鬥的人都被動員起來了。戰爭開始時,猶太武裝最突出的問題是軍火不足,據說在三萬多哈加納成員中,有步槍的人還不到一半。但本——古里安等猶太領導人早在宣布建國前就已派出人員前往歐洲和美國搜集和採購軍火,同時自己也加緊了武器彈藥的生產。當時國外猶太同情者為以色列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問題並不在於外匯的缺乏,而在於如何採購到所需要的物資並及時地將其運到以色列來。隨著軍火的不斷補充,以及經過對新移民的軍事訓練,以色列方面參戰的人數逐月增加。更重要的是,以色列人深知他們在這場戰爭中是沒有退路的,一旦失敗,他們的國家,甚至整個民族都將面臨滅頂之災,只有背水一戰,才能保住新生的國家,維繫猶太民族的生存。正是這種「置死地而後生」的處境,使以色列軍民保持著極高的戰鬥士氣。儘管許多士兵已連續戰鬥了五、六個月(自1947年底即開始了同巴勒斯坦阿拉伯武裝的軍事爭奪),身體已極度疲憊,但卻仍然鬥志高昂。

戰爭的第一階段從5月16日到6月11日進行了四個星期。在以色列人的殊死抵抗下,南部埃及軍隊對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的推進被遏制住了;但在中部地區,以色列軍隊同精銳的阿拉伯軍團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後來以軍被迫放棄了耶路撒冷舊城,在民兵的協助下集中力量據守新城;特拉維夫方面的以軍也不惜犧牲,打通了一條增援耶路撒冷新城的山間公路,最後終於保證了在戰爭結束時耶路撒冷新城仍處於猶太人的控制下;由於北部的加利利是猶太人較早開發的地區,以色列在這一帶有不少農業定居點和城鎮,防守力量相對較強,伊拉克和敘利亞、黎巴嫩軍隊只佔領了少量定居點和制高點後,攻勢就被阻止了。在戰爭的頭四個星期里,以色列死亡的人數將近1,200人。由於有從國外運來的重武器和自己增加生產的槍支彈藥,加上人員的及時補充,以色列軍隊的戰鬥力並沒有受到多大削弱。但總的來說,以色列面臨的情況仍很危急,本—古里安向以駐聯合國代表埃班發出急電,希望美國出面安排停火,以便使以色列「有幾個星期的喘息時間來重新組織和裝備軍隊」。

戰爭爆發後,聯合國很快便召開了特別會議,研究調停問題。但由於美、蘇、英等大國在政治上的立場不同,直到5月30日各方才達成了一項決議,要求交戰雙方停火四周,並委派瑞典紅十字會會長伯納多特伯爵擔任聯合國巴勒斯坦調停人。經過伯納多特的斡旋,阿以雙方同意從6月11日起停火四個星期。

阿拉伯國家間的矛盾與分歧

停火期間,阿以雙方都抓緊時間進行休整,補充人員、裝備和軍火。但相比之下,以色列人在此期間的軍火和人力補充工作要比阿拉伯人迅速和有效得多,他們利用世界各地猶太人那裡募集到的錢,從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等國購買了飛機、坦克和火炮等重武器;同時加緊了軍事人員的徵募和訓練。由於英國根據聯合國決議停止了向阿拉伯國家供應武器,埃及、外約旦等國只有自己到歐洲市場上去採購,獲得的武器不僅質量低,而且來得慢。

阿拉伯各國軍隊士氣普遍不高,他們原先沒有料到會遭到猶太人如此猛烈的抵抗。一些埃及士兵原來甚至沒有想到要去打仗,他們以為只是去接管英國人撤走後留下的一片真空地帶,可以在那裡輕而易舉地獲得戰利品,因此他們的士氣根本無法與以色列軍隊相比。更重要的是,阿拉伯各國領導人在政治上各有自己的打算,在軍事上缺乏協調行動。事實上,直到戰爭爆發的兩天前,阿拉伯各國才決定出兵,並推舉外約旦國王阿卜杜拉為阿拉伯聯軍的總司令。各支阿拉伯軍隊既沒有經過訓練,也沒有聯合作戰的計畫,一些人甚至不知道他們要去幹什麼。

埃及的法魯克國王對發動這場戰爭的態度最為積極,因為此時他剛成為阿拉伯世界的領袖,急於發揮自己的領袖作用。巴勒斯坦阿拉伯領導人、耶路撒冷大穆夫提侯賽尼此時也在開羅,他的目的是依靠法魯克國王的幫助,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他自己的政府。外約且國王阿卜杜拉長期以來一直覬覦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地區,他想利用這次戰爭儘可能多地占領巴勒斯坦土地,建立一個「大約旦王國」,然後再與猶太人妥協講和。阿卜杜拉的目的顯然同法魯克和侯賽尼是相互衝突的,埃及軍隊進入巴勒斯坦後,一支部隊沿海岸線向特拉維夫挺進,另一支部隊則向耶路撒冷靠攏,其目的與其說是增援外約旦軍隊,還不如說是前來爭奪地盤和監視阿卜杜拉的行動。敘利亞的目的也是想搶占地盤,參與對巴勒斯坦的瓜分。而黎巴嫩、伊拉克從一開始對參戰就不很熱心,牠們出兵更多的是服從阿拉伯聯盟採取的統一行動。

停火以後,各國之間的矛盾又有了新的發展。阿卜杜拉訪問了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提出讓巴勒斯坦阿拉伯區同外約旦合併的計畫,但卻沒有得到埃、沙等國的支持,他便單獨採取行動,爭取了納沙希比家族等巴勒斯坦地方勢力對合併計畫的支持。隨著四個星期的結束,各國在是否繼續停火的問題上也存在著嚴重的分歧。

以色列國防軍的組建

以色列宣布建國後,在軍事上仍暫時保持著原來格局。除了哈加納外,還有2,000多名屬於猶太復國主義修正派伊爾貢的武裝人員,以及極端的右翼民族主義軍事組織「萊希」的400多名成員。這兩支武裝都有自己的組織系統和政治綱領,牠們都力圖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不願受臨時政府的控制。但本—古里安認為,為了保證對阿拉伯國家的勝利,必須儘快建立一支統一的國家軍隊;即使將來國家政權穩固之後,也不再允許有屬於政治黨派的武裝力量。

在本—古里安的堅持下,臨時政府於5月26日正式頒布命令建立以色列國防軍,這個命令規定進行普遍徵兵,禁止除國家軍隊之外的任何武裝組織的存在。但是,由於戰爭以及伊爾貢和萊希成員的反對(哈加納中也有人表示反對,認為這是本—古里安在奪取軍權和搞政治清洗),這個命令頒布後並沒有能夠馬上實施。帕爾馬赫和伊爾貢都被允許保留一個隸屬於總指揮部的臨時分指揮部,以協助臨時政府逐步收編各自的成員,但要求牠們停止私自從國外獲得武器和製造武器。然而,一場內部危機加快了以色列國防軍組建的步伐。

6月20日,伊爾貢不顧臨時政府的禁令,私自用一條名為「阿爾塔列納號」的輪船從國外運來了一批武器(5,000支步槍和250挺機關槍)和800名志願人員。本—古里安對伊爾貢公然違抗禁令十分惱火,當要求對方投降的命令遭到拒絕後,下令向該船開了火,結果有16名伊爾貢分子被打死,數十人被受傷,船隻也被燒毁。另外數十人被逮捕,以貝京為首的其餘伊爾貢分子又重新轉人地下活動。當時公眾對這次「猶太人的內戰」反應非常強烈,紛紛對本—古里安提出指責和抗議,但他不為所動,仍堅持自己的強硬態度。9月17日,幾名萊希組織的成員在耶路撒冷郊區暗殺了聯合國調停人伯納多特及其助手,引起了公憤。臨時政府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所有伊爾貢成員在24小時內自行解散,交出武器,以個人身分加入國家軍隊。伊爾貢被迫接受了這一命令,從此結束了同政府對抗的歷史。

10月初,本—古里安發布了取消帕爾馬赫指揮部的命令,正式將其改編為國防軍前線師。至此,所有的黨派武裝都被取消,最終完成了以色列國防軍的組建。

以色列轉守為攻

在停火期間,聯合國調停人伯納多特提出了一個解決衝突的新方案,提出將巴勒斯坦與約旦合併組成阿一猶聯邦國家。這個新方案不過是英國和外約旦長期以來追求的目標,因此它立即遭到以、阿雙方的反對。7月9日,戰鬥重新爆發。四個星期的停火使雙方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改變。以色列在補充了軍火和兵力後,力量大增,軍事人員已達到6萬多人。而阿拉伯方面儘管也補充了一些人員和武器,但缺乏協調、各自為陣的情況卻依然如故。重開戰端後,以色列已開始轉守為攻,在幾天的時間裡便從外約旦軍隊手中奪取了下加利利的臘姆拉、盧德等地,拓寬了特拉維夫與耶路撒冷之間的走廊,並迫使特拉維夫以南的埃及軍隊後撤到內格夫地區。到7月18日根據聯合國決議第二次停火時,以色列已在10天的戰鬥中奪得了1,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7月18日到10月15日第二次停火期間,以色列的戰鬥力得到了更一步的加強,總兵力已達9萬多人,並有了一些飛機和艦艇,還有不少來自美、英、法、加拿大等國的志願人員,在人數和武器裝備上都遠遠超過了阿拉伯軍隊。而阿拉伯方面的內訌卻進一步加劇。9月20日,埃及控制下的阿拉伯聯盟宣布以侯賽尼為首的「全巴勒斯坦阿拉伯政府」在加沙成立,外約旦的阿卜杜拉國王立即予以反擊,並於10月初在安曼召開了巴勒斯坦人和約旦人代表會議。出席會議的巴勒斯坦代表宣布不承認加沙政府,表示要效忠阿卜杜拉國王。三個月後,外約旦政府正式宣布與它控制下的約旦河西岸地區合併,改名為「約旦哈希姆王國」,阿卜杜拉自稱「全巴勒斯坦國王」。此舉受到了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譴責。阿拉伯陣營完全陷人了爭吵和分裂之中。

此時儘管戰爭仍然還在進行,但阿拉伯國家的失敗已成定局。

停戰協定

本—古里安等以色列領導人明白,如果僅維持長期停火而不是正式停止戰爭,不僅在軍事上對以色列非常不利,而且在財政上也會給以色列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因此必須爭取同有關阿拉伯國家簽訂正式的停戰協議,同時要爭取在停戰前儘可能多地奪取土地。他們很快就制訂對阿拉伯軍隊實行各個擊破的作戰計畫。10月15日,以軍借口埃及人違反停火,在南部發動了針對埃軍的「約夫」戰役,很快就把埃軍逐出了內格夫大部分地區。10月28日,以軍又在北部發動了代號為「希拉姆」的軍事行動,將受敘、黎支持的「阿拉伯解放軍」澈底趕出了上加利利地區。與此同時,以色列與外約旦已達成了一項默契,雙方保證在耶路撒冷停火。12月22日,以軍又在南部發動向埃軍的進攻,迅速嚮南穿越內格夫沙漠,把埃軍殘部趕入狹窄的加沙地帶,並越過邊界進人西奈半島。

以色列在戰場上的勝利,迫使埃及同意停戰並與以色列進行談判。在聯合國新調解人本奇博士的主持下,雙方於1949年2月24日在羅得島達成了停戰協定,規定了停火邊界。隨後,黎巴嫩(3月28日)、約旦(4月3日)、敘利亞(7月20日)也分別同以色列簽訂了停戰協定,對停火時的界線作了一些調整。伊拉克雖然拒絕參加談判,但表示接受約以協定。這樣,斷斷續續持續了大約一年時間的第一次以一阿戰爭以阿拉伯國家的失敗和以色列的勝利而告結束。

在此次戰爭中,以色列付出的代價是極為沉重的:共死亡6,000人(其中包括近2,000名平民),受傷15,000人。當時以色列的人口為65萬,也就是說差不多每10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陣亡,每40個人中就有一人受傷。阿拉伯方面的傷亡人數更多,陣亡15,000人,受傷25,000人。戰爭結束時,以色列控制下的土地為20,850平方公里,比原來聯合國分治決議規定的面積多出了6,000多平方公里,占整個巴勒斯坦面積的80%。巴勒斯坦的其餘地區分別被約旦和埃及占領,其中約旦河西岸被約旦兼併,加沙則在埃及的控制下,而聯合國分治決議中規定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卻沒有建立起來。

據聯合國統計的數字,大約有65萬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逃離了以色列占領地區,作為難民流落在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以及約旦、埃及、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國家。具體分布情況是:在約旦控制下的巴勒斯坦阿拉伯部分(即約旦河西岸)有25萬人,埃及控制下的加沙地帶有14萬人,黎巴嫩有10萬人,敘利亞8萬人,約旦6萬人,埃及7,000人,伊拉克5,000人。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