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和「及笄」分別是什麼

中國古代對不同的年齡階段都分別有不同的專有名詞指代,比如二十弱冠、三十面立、四十不惑等,這些詞都是有來歷的,其背後濃縮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對人生責任、境界的詮釋。中國社會注重群體性,人的存在通過在家族以及社會上承擔的責任來體現,到了某一年齡階段,就要自然而然地承擔起相應的義務。這種義務標誌著個體身份的變遷,垂髫總髮的孩童開始束髮學藝,鬥雞走狗的少年要學會修身齊家等。而在崇尚禮儀的中國古代,身份變遷也是要通過儀式來加以確認的。無論男女,成人無疑是人生角色最大的轉折。弱冠、及笄分別代表男子和女子成人的年齡。

弱冠

《禮記·曲禮上》有言:「二十曰弱,冠。」二十歲的古代男子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古代二十歲的男子體格尚未發育強壯,唐代《孔穎達·正義》中,「二十成人,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也」;《說文》里:冠,弁冕之總名也,此處為動詞,即行冠禮的意思,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孝經·開宗明義章》言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毁傷,孝之始也。」古人自幼蓄髮,男子到了二十歲,束起頭髮,戴上帽子,才算成人了。

傳統文化中對冠禮非常重視,《禮記·冠義》上說:「冠者,禮之始也。」意為冠禮是一切禮儀的開始;《儀禮》十七篇,《士冠禮》居首。弱冠之前的男子只有名,而無字,《禮記·曲禮上》:「男子二十,冠而字。」《禮記·冠義》:「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男子二十歲行過冠禮之後,才可以給自己取「字」,正式踏人成年人的行列。

正是因為弱冠對人生的重要意義,所以冠禮的舉行是非常講究的。《儀禮·士冠禮》對冠禮有非常詳細的所載,男子(一般是貴族)到二十歲,先挑選黃道吉日,通告嘉賓,準備好祭祀天地、祖先的供品,在父親或兄長的主持下,引領行禮之人領進太廟,祭告天地祖先。然後由嘉賓加冠三次,先用黑麻布材質的緇布冠,代表可以參政;接著用白鹿皮軍帽,表示從此要服兵役以保衛社稷;最後用紅中帶黑的素冠,這是古代通行的禮帽,表示從此可以參加祭祀大典。加冠完成後,主人設酒宴招待賓贊,即「禮賓」。「禮賓」後,受冠者入內拜見母親,由賓取「字」,代表今後自己在社會上有其尊嚴。接著再依次拜見兄弟,拜見贊者,併入室拜見姑姊。之後,受冠者脫下最後一次加冠時所戴的帽子和衣服,穿上玄色的禮帽禮服,帶著禮品,根據不同的身份,或者去拜見國君或者卿大夫,或者鄉先生。

從周朝到清代的歷史文獻記錄中都可以見到冠禮的記載,但清末之後,在新思潮的衝擊下,這種儀式逐漸式微最終消失。現在的弱冠一般泛指二十歲左右的男子。

及笄

及笄是女子十五歲時的成人禮。《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古代的女孩子十五歲以後,就可以許嫁、行笄禮了。笄是指古代盤頭髮用的簪子。像到弱冠之年的男子,女子在十五歲時要將頭髮盤起,用簪子束好,《儀禮·士婚禮》稱「女子許嫁,笄而禮之,稱字」,表示女孩子可以出嫁了。

中國古代重男輕女思想嚴重,故及笄之禮並不像弱冠之禮那樣受人重視,文獻中也缺少相應的記載。唐書《通典》上寥寥數語曰:「周制,女子許嫁,笄而醴之,稱字·······笄女禮猶冠男也,使主婦、女賓執其禮······許嫁笄,當使主婦對女賓執其禮,其儀如冠男也。又許嫁者用醴禮之,不許嫁者,當用酒醮之,敬其早得禮······燕則鬈首。既笄之後去之也,猶若女鬈也。」北宋時期,司馬光的《書儀》、朱熹的《家禮》也都記載過相應的儀式。不過,笈禮一般世家大族才有,普通百姓湊不起這個熱鬧。《宋史》中專門關於公主的笈禮的記載,其煩瑣程度令人歎為觀止。

傳統上女子必須在15歲行過笄禮之後才可以被夫婿家以「親迎」之禮接走。未行笄禮的姑娘,不能嫁人。如果一個姑娘長期待字閨中,那麼最遲到了二十歲,不論有沒有許嫁,都要行笄禮以正式確認其成年。《禮記·內則》鄭玄註:「其未許嫁,二十則笄。」也就是說,及笄之禮並非死板地固定在15歲進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