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諱」作為中國禮儀文化中一種特殊禮俗,具有嚴格的要求。人們必須無條件做到對於王者的名字避諱,對於天下的賢能者避諱,對於自家長輩的避諱。時刻嚴格警醒自己,不得直接說出或寫出帝王或尊長的名字。
「名諱」最初起源於西周時期,當時的避諱作為社會的整體意志,要求不得直呼君主或尊長的名諱,但避諱一直都還沒有形成整套制度,只是簡單要求不出現完全相同的名字即可無須避諱。到了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統的大秦帝國之後,天下歸一,政局鞏固,皇權至上,皇帝的名字被要求不得直接稱呼,連通了嬴政名諱的「正月」也有了「端月」之說。在那個以封建大家庭為基礎的宗族禮法社會,尊長的名字也與君主一樣不得輕易書寫,必須避開帝王或尊長之名。秦漢之後,皇權和宗法制度日益加強,避諱的要求甚至被明文寫進國家法律。到了唐朝,法律就明文規定,凡是直呼皇帝名字的人就是犯了「大不敬」之罪,所以,稍在言語上有不注意的觸犯,輕則遭受驅逐,重則承受刑罰,甚至可能一言就導致誅家滅族的大難。古代的臣民的言論就被如此禁錮。後來,不但對皇帝的名字要避諱,連地方長官、朝廷諸臣的大名也得避諱,不能直呼其名,連同音字也不得提及。「名諱」逐漸就成為我國古代的重要禮俗之一。
由此而產生的名諱的悲劇也不在少數,比較典型的就是唐代大詩人李賀。他才高八斗,少年便才華橫溢。只因父名「晉肅」,而「進士」的「進」字與其父的「晉」同音,犯著家諱,便終身失去參加進士考試的機會,最終嘔心瀝血,英年早逝,留下一段段華美的詩文讓後世感嘆其淒涼。
有趣的是,由這種名稱禁諱,我們現在能看到很多名諱字詞,而這種名諱字詞也讓中國文字帶上了更為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名諱字就是指中國古代迴避君主和尊長的名字而改寫的字。因歷代流傳,而沿用久遠。其中,部分名諱字是產生於古人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如清聖祖康熙帝叫玄燁,清代人便以「元」字代「玄」,以「煜」字代「燁」。還有用同義字或近義字作代替而產生名諱字,如秦始皇嬴政時以「端」代「正」,漢高祖劉邦時以「國」代「邦」。巧妙地將名諱字改讀也是古人的妙招,如孔子名丘,奉其為聖的知識人就將「丘」讀作「某」的讀音。當然,用形似字代替名諱也是古人採取的方式,而將名諱字書寫成缺筆畫的字也有異曲同工之意。而與故意改寫或故意錯寫相似的做法就是增加偏旁,構成新字或是將漢字的部件組成拆開成字。甚至還有為名諱而自己將雙名刪字為單名的簡便做法。當然,也有不按任何根據產生的特殊名諱字詞,明太祖朱元璋立國號為「明」,讓「明州」避國諱而改成了「寧波」,這個名諱產生的稱呼一直沿用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