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飲食與政治聯繫起來,是中國古代獨特的飲食理念。這種聯繫首先體現在治國原理上,我們的祖先很早就認為治理國家與飲食烹飪的原理是相通的。
商代伊尹「負鼎俎,以滋味說(商)湯,至於王道。」歷代傳為美談。《老子》中也有:「治大國烹小鮮。」韓非子闡釋道:「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宰,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虛靜而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治理大國要十分小心謹慎,如同烹飪小魚那樣不可隨便攪動之。
《周禮》以「冢宰」為天官之首,即百官之長。這裡的「冢」就是「大」的意思,「宰」就是調和膳羞之名。此冢宰亦能調和眾官,故號「大宰之官」。「宰」遂成為官吏的統稱,上至最高政務長官宰相,下至邑里的主管,意思是說官長需要具備廚師「調和」五味那樣的本領。
而在《論語》中,「食」字出現41次,「政」字41次,這種巧合從側面反映出在孔子看來飲食與政治之間具有的微妙的等同地位。這種入世正統與食物之間的關聯,不禁讓人好奇,為什麼政治這種大道會和我們現在吃飯這種小事聯繫在一起呢?其實,在古人看來,飲食之道並不是小事,人不可一日無食,民以食為天。飲食這種事情是每個人都會有接觸,並且都會有體會的。比如,酸甜苦辣的滋味,再比如冷熱溫度的影響。談論飲食不僅容易讓人引發共鳴,同時,還能夠將一些晦澀難懂的道理通過這種人人皆知的方式表現出來。而政治的敏感性就在於有很多話題不是很容易在公開場合直接表述,同時,政治哲學本身也是一門很深奧需要自己去體悟的學問。所以,很多時候,人們用飲食來進行政治的比喻,就會顯得讓人更容易理解。而有一些人則是非常善於運用這個技巧。
莊周也善於用飲食之道來比喻政治,他在論證戰國變法的合理性時說:「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禮義法度,其猶相、梨、橘、柚耶,其味相反,而皆可於口。故禮義法度者,應時而變者也。」(《莊子·天運》)他用山楂、梨子、橘子和柚子雖然味道不同,但都可口,來比喻變法的合理性,也是一段巧妙的政論。
後來的治世能臣都很善於將飲食和烹調的原理提到哲學高度,與政治相通,這種方法通俗易懂、易於接受,非常容易達到諷諫君王的目的,晏嬰就是一個精於此道的政治家。有一次,齊景公患病,魏國的邱據來探病,認為病是鬼神作怪,是祝、史失職于鬼神,勸齊景公誅殺祝固和史嚚,景公聽信,為晏嬰勸止。晏嬰說:人主修德則民信神享,天下安寧,神不降禍,誅殺祝、史是沒用的。有一次,景公遊獵歸來,邱據又來拍馬屁。景公又在晏嬰面前誇讚邱據,說邱據與他最能「和」。晏嬰說:邱據與你是「同」不是「和」。接著就用一段烹調理論去開導景公:「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點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勸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勸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十(擾)······今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晏子春秋·外篇第七章》)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和」是五味通過水濡火烹而相濟成美味;「同」只是單一滋味的相加,是無濟於口味的,為政之道也一樣,搞一言堂,熱衷於清一色,不是國家之福。這段著名的烹調理論,也是一段出色的政論。
晏嬰又是一位老練的外交家,有一次,他訪問楚國,就運用一個飲食典故,反擊了楚王對齊國的凌辱。《晏子春秋·內篇》記載:晏嬰出師出國,楚王賜酒于晏嬰,兩人喝得酣暢的時候,有人捆了一個人上前來,楚王於是問,下面被捆著的是什麼人啊。捆著那人的官吏說,這個人是齊國人,因為偷竊罪而被抓了。楚王輕視地看了一眼晏嬰,說,你們齊國人都喜歡幹這種偷雞摸狗的事情嗎?晏嬰回答說,小臣聽說,橘這種水果生在淮南,在本地,這種水果非常甘美可口,於是有人就將橘移栽到了淮北,但是,誰知道種到淮北之後,味道大不如前,除了只是葉子長得有點兒像之外,味道十分苦澀不好吃。楚王您想,為什麼會這樣呢?那就是水土不同的原因了。現在有人生在齊國的時候,沒有犯偷竊罪,而到了楚國就成了小偷,難道是出國的水土格外能養出善於盜竊的人來嗎?這個故事表現了晏嬰出色的外交才能,他引「南橘北枳」的典故,反擊了楚王的惡意挑釁,很體面地為齊國完成了一次政治出使。
飲食與政治的聯繫還表現在為官者與民眾在飲食上的差別,古禮規定統治階級按照不同等級享受不同的肉食:「天子日食少牢,諸侯日食特牲,大夫特豕,士特豚。」也就是說,士以上可以享受公家供應的肉食,故將統治者稱為「肉食者」。而「古者,庶人糲食藜藿,非鄉飲酒腰臘祭祀無酒肉。」就是說普通百姓一年只有重大節日或祭祖祀神的時候,才能夠吃肉。故將平民視為「蔬食者」「藿食者」。春秋時「有東郭祖朝者,上書于晉獻公曰:「願請聞國家之計。」獻公使人告之曰:「肉食者已慮之矣,藿食者尚何預焉?」,為官者可以享受「食肉之祿」「在官治事,官皆給食。」這也說明另一種飲食文化與階級層次之間的關係。
古人經常將飲食與教育聯繫起來。因為古代的教育是「學而優則仕」,於是形成了將勤學—從政—肉食聯繫起來的社會思想和教育觀念。五代時魏州人劉贊,父為縣令,每食,其父「自肉食,而別以蔬食食贊于床下,謂之曰:「肉食,君之祿也。爾欲之,則勤學問以干祿,吾肉非爾之食也。」」「由是(劉)贊益力學,舉進士。」社會上形成了「學業未成,不聽食肉」的風氣。
正如那句西方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你吃什麼就像什麼)」揭示的那樣,飲食實踐蘊含著許多哲理,不僅為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多方面提供借鑑和比喻,而且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一個民族的思維範式和行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