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品種眾多,每一種藥物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不同的病症需要選用不同的中藥來配伍治療。所謂“四氣五味”,就是指藥物的性味,包括藥物的藥性和滋味兩個方面。
寒、熱、溫、涼, 四氣作用
中藥的“性”又稱為“氣”,是古代通用、沿襲至今的名詞。因此,“四性”也就是“四氣”,指的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反映了藥物對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的作用傾向。寒涼和溫熱是對立的兩種藥性;寒與涼之間、熱與溫之間藥性相同,僅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溫次於熱,涼次於寒。
我們通常可以根據“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和“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針對病情用藥。一般來說,寒涼藥大多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性病證;溫熱藥大多具有溫中、助陽、散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寒性病證。此外,還有一些藥物的藥性較為平和,稱為“平”性。因為平性藥沒有寒涼藥或溫熱藥的作用來得顯著,所以實際上雖有寒、熱、溫、涼、平之氣,往往仍稱“四氣”。
辛、甘、酸、苦、鹹,五味療疾
所謂“五味”,是指藥物有辛、甘、酸、苦、鹹五種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療效。入口而知味,入腹而知性。“五味”不僅是藥物味道的真實反映,而且是對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可以說,“五味”是建立在藥物功效的基礎上的,已經超出了味覺的範圍。根據前人的論述,結合臨床實踐,“五味”所代表的藥物作用和主治病證如下:
辛
能散、能行,即具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辛味藥多用於表證及氣血阻滯之證。
甘
能補、能和、能緩,即具有補益、和中、調和藥性和緩急止痛的作用。甘味藥多用於正氣虛弱、身體諸痛及調和藥性、中毒解救等。
酸
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酸味藥多用於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腸滑、遺精滑精、崩帶不止等症。
苦
能泄、能燥、能堅,即具有清瀉火熱、泄降氣逆、通泄大便、燥濕、堅陰等作用。苦味藥多用於熱證、火證、濕證、喘咳、嘔吐、便秘等。
鹹
能下、能軟,即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鹹味藥多用於大便燥結、痰核、癭瘤等症。
在“五味”以外,還有淡味和澀味。
淡
淡而無味,有滲濕、利尿的作用。滲利水濕、通利小便的藥物,大多數是淡味。
澀
有收斂止汗、固精、止瀉及止血等作用。
由於淡味沒有特殊的味道,故一般將它和甘味並列,稱“淡附于甘”;同時,澀味和酸味的作用類似。因此,中藥雖然有七種味道,但習慣上仍稱“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