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是中醫學上特有的術語,人體分為「邪氣」和「正氣」兩種。「邪氣」能引發疾病,包括外感六淫、疫癘,內傷七情、飲食、勞逸,以及外傷、蟲獸傷等,只有兩氣平衡,身體才達到健康狀態。正氣又簡稱為「正」。中醫學所論的「正氣」有著廣泛而豐富的內涵,從發病機理的角度來說,正氣是指人體的形體結構、精微物質及其產生的機能活動、抗病能力、康復能力,以及人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調控能力之總稱。精、氣、血、津液是正氣所概括的物質,人體各組織器官則是這些重要物質存在的結構基礎。
正氣有兩種作用:一是抗禦外邪,預防疾病,或疾病發生後驅邪外出;二是自身調節控制,以適應環境的變化,維持生理平衡,或病後自我修復,恢復健康。中醫發病學認為如果正氣旺盛,氣血充盈那麼病邪難於侵人,疾病無從發生。即使有邪氣侵襲人體,正氣即起來抗邪。如若體內有著強盛的正氣,則病邪難於侵入,或侵入後即被正氣及時消除,一般不易發病,即使發病也較輕淺易愈。自然界中經常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致病因素,但並不是所有接觸的人都會發病,此即是正與邪相較量的結果。當正氣不足,或邪氣的致病能力超過正氣的抗病能力的限度時,就會表現為邪盛正衰,正氣無力抗邪,邪氣人侵後又不能及時將其驅除出去,對機體造成的損傷無力儘快修復,及時調節紊亂的機能活動,於是發生疾病。
邪氣是存在於外在環境中的,或人體內部產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各種因素的總稱。在六淫、疫癘、七情、飲食失宜、痰飲和瘀血這些情況中,牠們有的是一些物質性的致病原,有的是一些損傷性的作用因素。致病原侵入人體時會與正氣相搏,使人體生理功能發生紊亂,導致發病;而損傷性的作用因素,則先造成人體結構及其功能活動的損傷,當這些因素消除以後,其損傷的結果依然存在,機體尚未將其修復,從而疾病產生。
中醫學十分重視正氣在發病中的主導地位,認為「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豪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致病邪氣是無處不在的,只要人體的正氣充足,縱然有邪氣的存在,也是不能傷人發病的。一旦體內正氣不足,身體的免疫能力就會下降,或者邪氣的致病能力超過正氣的抗禦能力時,外邪才會乘虛侵襲而發病。因此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而邪正的盛衰變化,對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和轉歸,都有重要的影響。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是正氣與邪氣相互鬥爭的過程和結果。如果正氣充沛,則人體有抗病能力,疾病就會減少或不發生;若正氣不足,邪氣旺盛,疾病就會產生和發展。因此,治療的關鍵就是要改變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扶助正氣,祛除邪氣,使疾病向痊愈的方向轉化。
對於氣來說,還有兩個概念,分別叫作「扶正」「祛邪」。扶正就是使用扶正的藥物或其他方法,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以達到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目的。適用於正氣虛為主的疾病,是《內經》「實則瀉之」的運用。根據不同的病情,臨床上有益氣、養血、滋陰、壯陽等不同的治療方法。祛邪就是祛除體內的邪氣,達到邪去正復的目的。適用於邪氣為主的疾病,是《內經》「實則瀉之」的運用。臨床上根據不同的病情,而有發表、攻下、清解、消導等不同方法。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聯繫、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扶正是為了祛邪,通過增強正氣的方法,驅邪外出,從而恢復健康,即所謂「正盛邪自祛」。祛邪是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損害而達到保護正氣,恢復健康的目的,即所謂:「邪去正自安。」因此運用扶正祛邪的治則時,要認真仔細分析正邪力量的對比情況,厘清主次,決定扶正或祛邪,或決定扶正祛邪的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