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喬哈利窗口」進行自我探索、自我認知

在古希臘帕爾納索斯山南麓阿波羅神廟的一根巨大的石柱上,刻著蘇格拉底的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盧梭稱這一碑銘「比倫理學家的一切巨著都更為重要,更為深奧」。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進行自我探索、自我認知呢?在此,我們再介紹一種常見的方法:「喬哈利窗口」。

Joharl 這個詞是從該理論的創始人Joseph Luft和 Harry Ingrtam 兩人的名字中截取的; 「窗」是指一個人的心就像一扇窗,普通的窗戶分成四個部分,人的心理也是如此。在和朋友互相給予反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同時也可以使朋友之間更加深人地瞭解彼此。

美國心理學家喬瑟夫和哈利提出了關於自我認知的窗口理論,被稱為「喬哈利窗口」(Johari Window)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對自己的認識是一個全面的不斷探索的過程。每個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見圖)。

公開的我:代表自己和別人都瞭解的部分,對初次交往的朋友而言,這個區域就可能很小;對於自己的父母,這個區域可能變得很大,這個區域的大小視對方對你瞭解的多少而異。

脊背的我:代表自己看不清而別人卻一目了然的部分,也就是所謂的個人盲點,通常是我們不自覺的瑕疵或怪癖、習慣等缺點。有自知之明並常常自我反省的人,這個區域比較小。虛心接受師長或親友的指點是縮小盲目區的有效途徑。

隱私的我:代表自己很清楚而他人不瞭解的隱秘部分。我們自己的秘密、弱點都不願讓別人知道,因為暴露這個部分可能使自己受到傷害或鄙視。唯有當我們很信任對方不會出賣、傷害自己的時候,才會開放自己的隱藏區。所以,這個區域的大小視個人對他人的信任程度而定,愈能信任他人的人,我們的隱藏區就愈小。

潛在的我:代表自己和別人都不清楚的部分,這個區域有多大是個未知數。經過自己的省思或特殊際遇,我們可能會突然間有所頓悟,發現自己的潛能或潛藏的一些特質,有些部分需要通過心理諮詢、測驗工具來開發,有些部分可能是永遠不會察覺的。

上述四個部分,重點是瞭解「潛在的我」和「脊背的我」這兩個部分。

「潛在的我」是影響一個人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因為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許多研究表明,人類只發揮了極小部分的大腦潛能。如果一個人能夠發揮一半的大腦功能,將能輕易學會40多種語言,背誦整套百科全書。蘇聯心理學家奧托指出:「一個人所發揮出來的能力,只佔他全部能力的4%。」控制論的奠基人N.維納指出:「可以有把握地說,每個人即使他是做出輝煌成就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自己大腦的潛能還不到百億分之五。」由此可見,認識與瞭解「潛在的我」是自我認識的重要內容之一。

「脊背的我」是準確對自己評價的重要方面。如果一個人誠懇地、真心實意地對待他人的意見和看法,就不難瞭解「脊背的我」。當然,這需要寬廣的胸懷,否則,就很難聽到別人真實的評價。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