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戰也稱「電子對抗」。電子對抗是隨著電子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而逐步發展起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雷達的廣泛應用促進了電子對抗的發展。1943年6月,英軍在空襲德國漢堡的戰鬥中首次使用箔條干擾物。1944年6月,英、美軍隊在法國諾曼底登陸戰役中,綜合運用了各種電子對抗手段,對順利登陸起了重要作用。20世紀60年代以來,電子對抗技術,特別是機載電子干擾系統,在對付高空偵察飛機和干擾防空飛彈制導系統方面已成為有效的戰爭手段。
無形戰場的對抗與搏殺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在地中海游弋的英國「格羅斯特」號巡洋艦發現了兩艘德國巡洋艦後,用無線電向海軍軍部報告,企圖調集艦隻予以消滅。德國巡洋艦偵聽到「格羅斯特」與英海軍軍部之間的無線電通信聯繫後,立即實施無線電噪聲乾擾,破壞了英艦的監視和跟蹤,安全逃到土耳其水域。這是戰爭史上首次成功地運用電磁波干擾敵方通信,以電子干擾代替槍炮作戰的電子鬥爭。電子對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槍炮聲中宣告誕生。
電子對抗,是為削弱、破壞敵方電子設備(系統)的使用效能,保護已方電子設備(系統)正常發揮效能而採取的各種措施和行動的統稱。電子對抗的主要內容包括電子對抗偵察、電子進攻和電子防禦等。
電子對抗偵察,是電子對抗的基礎,它為電子干擾和火力打擊指示引導目標。電子進攻主要有電子干擾和摧毁輻射源兩種作戰手段,它是電子對抗的「軟殺傷」手段。根據干擾形成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有源干擾和無源干擾。摧毁輻射源,指專門對敵電磁輻射源進行物理破壞和摧毁的新型武器裝備和手段。如反輻射飛彈,它能夠利用敵方雷達輻射的電磁波來發現、跟蹤雷達,引導飛彈飛向目標雷達,直至殺傷或摧毁之。它是電子對抗的「硬殺傷」手段。
電子防禦,則是為防止己方電子設備輻射的電磁信號及其戰術技術參數被敵方偵悉,消除或削弱敵方電子干擾對己方電子設備的有害影響,避免遭受反輻射武器破壞而採取的綜合措施。
走向戰爭前臺的電子對抗
電子對抗的產生和發展是電子資訊技術逐步被用於軍事鬥爭的必然結果。
西元1888年,德國科學家赫茲發現了電磁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無線電的創始人馬可尼便攜帶他發明的無線電報機應召到義大利軍隊服役,從此,人們就開始掌握並利用電磁波。
今天我們所熟悉的無線電通信、廣播、電視、衛星遙感、遙測、遙控等都是電磁波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我們把電磁波按波長劃分為長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紅外光波、可見光波、紫外光波等。在這些波段上,分別工作著通信系統、雷達系統、光電系統、武器控制與制導系統等,牠們依託的都是電磁波,只不過具有不同的頻率和波長。
進入新世紀,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並廣泛運用於軍事領域,電子對抗已開始成為一種嶄新的作戰樣式。
在作戰地位上,電子對抗由作戰保障手段上升為重要的作戰手段。在打擊目標上,電子對抗由最初干擾敵戰術目標,逐漸成為破壞敵方戰役目標的重要手段。在作戰行動上,電子對抗由最初相當獨立的戰術行動,逐漸成為近年來世界局部戰爭中的戰役作戰行動。在作戰力量構成上,電子對抗由最初的通信對抗、雷達對抗、光電對抗等單一作戰力量,發展成為陸、海、空、天、電一體,軟、硬兼施的多種力量結合的戰役作戰力量。在作戰方法上,電子對抗由單個設備之間進行的單一對抗,發展為電子對抗系統和電子系統之間的系統對抗。
制勝法寶與無形利劍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無論和平時期、危機時期還是戰爭之時,電子情報偵察一刻也未停息。在空中、海上、陸上作戰之前和作戰進行過程中,實施強大的電子進攻,摧毁敵「大腦神經網路」系統,讓對方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聽,有嘴無法交流資訊,有腦無法思考更不能指揮四肢動作,這時他雖然「身體」依然健壯,但已經成為一個「植物人」。在海灣戰爭空襲行動開始的前5小時,多國部隊從陸地、空中聯合對伊軍雷達、偵聽和通信等系統實施猛烈的電子干擾,致使伊軍雷達迷盲,通信中斷,制導失靈,指揮不暢,處於一片混亂之中。
現代戰爭打的是飛彈戰、立體戰、電子戰。在飛彈戰中,電子對抗可掩護己方飛彈突防,提高突防成功率,同時可干擾敵方各種制導方式的飛彈攻擊,破壞、削弱和降低敵飛彈的攻擊效果。受到干擾的飛彈猶如無頭的蒼蠅,毫無戰鬥力。在空間戰中,電子對抗可有效破壞敵偵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定位衛星的工作效能,進而影響聯合作戰的整體效能,是奪取太空「制高點」的重要「撒手鐧」。
走出電子戰的誤區
自1904年日俄戰爭雙方首次採用無線電通信及對抗措施後,隨著電子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如今的電子對抗已經成為現代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受到世界各國軍隊的青睞。不過,在認識到電子對抗重要性的同時,一些人對其性質、機理及手段等也有一些模糊認識,這些都是思想上的誤區,需要澄清和修正。
誤區之一:電子對抗只是單個設備之間的較量
電子對抗出現在戰場之初,其形式確實比較單一,使用的載體也比較簡單。幾部電臺、一兩架電子對抗飛機就可以完成一次無線電干擾或電子偵察、電子壓制任務。而當戰爭發展到系統對系統、體系對體系的今天,電子對抗早已不是單個設備之間的較量,而是整個系統間的激烈角逐。
可以說,如今的電子對抗已滲透于作戰行動的各個維度、各個時節、各個層次、各個武器平台之間,是一種典型的系統和體系間的對抗。這是因為,隨著電子、資訊和微電子等技術的發展,電子對抗裝備的研發進程不斷加快,並呈現出系統化、規模化特點。與此同
時,對現行武器平台進行資訊化改造,加裝電子設備和傳感裝置等,也成了世界各主要國家軍隊的普遍做法。比如,美軍目前的坦克、裝甲車、飛機、艦船等作戰平台都加裝有各類電子設備和傳感裝置,並與C4ISR 系統聯網,實現了作戰兵器與指揮系統的高度融合。在此情況下,電子對抗顯然已不是,也不能是單個設備間的較量。
誤區之二:電子對抗只是一種軟殺傷手段
電子對抗是在電磁這個無形領域內展開的,不管是電子偵察、電子進攻,還是電子防禦,都不像常規作戰行動那樣刀光劍影、血肉橫飛,似乎是一種典型的「兵不血刃」的軟殺傷行動。但是,隨著電子對抗重要性的不斷增加,各種作戰手段及設備的介入,無疑使之擺脫了以往「軟」的形象,開始具有越來越多「硬」的一面。
目前,電子對抗中「硬」的一面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反輻射攻擊。也就是利用反輻射飛彈、反輻射無人機等反輻射武器來攻擊並摧毁敵各種輻射源。這種對抗方式已在近幾場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中得到廣泛運用。二是電磁脈衝攻擊。即利用定向能武器所釋放的高能電磁脈衝,摧毁和破壞敵資訊系統中的各種電子設備,使其完全喪失效能。據稱,海灣戰爭時,美軍的「戰斧」巡航飛彈就曾發射過電磁脈衝彈頭,這種彈頭能夠將常規彈藥的能量轉換為射頻能量脈衝,對於破壞伊拉克防空系統的電子設備和指揮控制中心
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常規火力打擊。就是利用坦克、火炮、飛彈等常規火力攻擊敵方的各種電子設備和資訊系統,對作戰實體進行澈底摧毁,使其完全喪失戰鬥力。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特別是各種新概念武器的出現,未來電子對抗中的「硬殺傷」行動還會進一步擴展,並顯現出更大的作戰能量來。
誤區之三:電子對抗只是一種保障性行動
在電子對抗出現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它一直是作為一種保障行動出現在戰場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電子對抗手段單一,主要以偵聽和測向為主,偶爾使用電子干擾,也僅局限於通信對抗範圍之內。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無線電技術尤其是導航、雷達技術的發展,電子對抗的範圍由通信對抗擴展到了雷達對抗。20世紀五六十年代,電子對抗技術發展較快,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專用電子對抗飛機,一些戰鬥機上也開始配備較完善的機載自衛干擾系統。但無論哪樣,它那時只是一種保障性的作戰手段和行動。
1982年的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軍隊把電子對抗技術和電子戰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一舉將敘利亞19個地空飛彈陣地全部摧毁的勝利。此戰,是現代電子戰的典範,也使電子對抗作為一種致勝的打擊行動首次在戰場上凸顯出來。此後,從海灣戰爭到伊拉克戰爭的數次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中,電子對抗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並從以往的保障性行動變成了重要的作戰行動,也就是既保障己方兵力兵器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戰效能,又通過軟殺傷和硬摧毁來削弱敵方電子設備以及兵力兵器效能的發揮。因此,如今的電子對抗已經從輔到主,顯現出日漸強勢的攻擊能力和重要地位。
淺談電子對抗試驗場
電子對抗試驗場是專門用於在近似實戰條件下進行電子對抗戰術訓練和對電子對抗設備進行試驗、鑑定的場地。電子對抗試驗場通常設在敵方不易偵察和對外界電磁干擾影響小的內陸地區。試驗場占地廣闊,場內主要配備:
(1)各種仿造的敵性國家軍用雷達、通信電臺、光電設備或其模擬設備;
(2)電子對抗信號環境模擬設備,它每秒可產生上百萬個脈衝的雷達信號和上千部通信電臺信號;
(3)用來裝載電子對抗設備或供對抗試驗用的各種電子設備的飛機、艦船、火箭和特種車輛;
(4)各種測試儀器設備,其測量範圍和測量精度應滿足承擔各種任務的要求;
(5)大型自然環境試驗設備,可對整套電子對抗裝備按軍用標準進行溫度、濕度、衝擊、振動、鹽霧、黴菌等各種環境試驗;
(6)大型微波暗室,內部可放入整套電子對抗裝備進行試驗,而不產生電磁信號洩漏。
電子對抗試驗場承擔的任務主要有:利用各種模擬設備,模擬敵性國家某一地區電子設備的配置情況,形成具有特定戰術背景的近似實戰的信號環境,對飛行員及各種戰勤人員進行電子對抗戰術訓練,提高其電子對抗作戰能力;在近似實戰的條件下研究和演練新的電子對抗戰術;對電子對抗裝備的研製樣機進行各種試驗,對電子對抗裝備定型或批量生產產品進行鑑定。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佛羅里達州建立了陸軍航空兵電子對抗試驗站。20世紀60年代,美空軍在內華達州用機載電子對抗設備與模擬的蘇聯雷達進行對抗試驗。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空軍在內利斯基地建立了龐大的電子對抗試驗場,搜集和仿製了蘇聯對空情報雷達、炮瞄雷達和地空飛彈制導雷達共百餘部,
配置在三個區域,模擬蘇聯在東歐的防空部署,主要用於檢驗機載電子對抗設備掩護作戰飛機突防的有效性,以及在近似實戰的電磁威脅環境中訓練飛行員,提高電子對抗作戰能力。20世紀80年代中期,北約在法國和西德建立了電子對抗訓練場,其配備與美國空軍內利
斯電子對抗試驗場相似,電磁威脅輻射源是移動式的,可以分布在整個訓練場地。主要用於飛行員在逼真的電磁威脅環境中進行電子對抗訓練。
電子對抗試驗場的發展趨勢是:提高試驗場自動化水準,試驗數據的採集、處理、分析、存儲、顯示的全過程以及仿真模擬等均採用計算機完成;發展智能化的專家系統,輔助試驗人員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