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軍事通信對抗

無線電通信對抗,是敵對雙方利用普通的無線電通信設備及專門的通信對抗設備,在無線電通信領域內進行的電磁鬥爭。目的在於截獲敵方無線電通信情報,阻礙或削弱敵方無線電通信,保障己方無線電通信設備有效地工作。

認識在戰爭實踐中加深

世紀之交,海灣的硝煙,科索沃的烽火,在引起人們對未來戰爭發展模式和走向深深思索的同時,也對通信對抗在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要瞭解什麼是通信對 抗,就要從無線電通信說起。

無線電通信是個耳熟能詳的名詞。遨遊太空的飛機、奔馳原野的坦克、乘風破浪的軍艦、潛航大洋的潛艇,哪一樣都離不開通信,通信技術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海灣戰爭的頭一天,美、英、法等國出動了1300多架次飛機,在夜暗掩護下,對伊拉克上千個目標實施了高密度、高強度的轟炸。可是人們不禁要問:在數百萬平方千米的廣闊戰區,是靠什麼協調指揮七八個國家的70多萬陸、海、空軍戰役行動的?

原來,他依靠的是叫C3I的系統作為指揮核心。這個系統集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為一體,其中的通信系統就像一個看不見的鏈條把探測系統、指揮中心緊緊地連在一起。這個系統主要由探測系統、指揮中心和通信系統三部分組成,分為戰略和戰術兩大類:戰略C3I系統包括戰略預警系統、指揮中心和戰略通信系統,通過多種通信手段提供資訊傳輸交換,包括通信衛星、國防氣象衛星、全球定位衛星系統、高頻單信道地面與機載無線電系統等。戰術C3I系統是指戰區級以下戰術部隊使用的系統,包括陸、海、空軍的戰術C3I系統,它多種多樣,有分有合。戰術通信系統如美軍的「TRI—TAC」,英軍的「松雞」系統,法國的「里達」系統等。通信技術也用於精確定位和制導,如美軍的「戰斧」巡航飛彈等在採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制導技術後,命中精度大大提高。可以說,沒有C3I系統,就沒有現代化戰爭。C3I系統使人所描繪的「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比喻成了現實。然而,有了它也不等於就擁有了一切,有矛就有盾,有通信就有通信對抗。

資訊戰具有明顯的雙刃性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占據資訊優勢的一方,雖然易於獲取進攻的主動權,但是對資訊技術的依賴性也更強,通信中斷所造成的後果也更加嚴重。破壞、干擾對方的資訊傳輸,同時保證已方資訊流的暢通,這是通信對抗的目的。

通信對抗可分為通信偵察、通信干擾和反干擾。通信偵察是指搜索、截獲敵人的通信信號,給干擾機提供所需要的資訊。通信偵察不僅要分析對方電臺信號的頻率和其他一些參數,而且要用交叉定位的方法測定對方電臺的方位,給通信干擾提供情報。它的歷史可

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當時有的人出於好奇,用頻率相同的電臺竊聽敵方通話,或者發頻率相同的信號干擾敵方通信。當時,雖然沒有明確地作為一種作戰手段,實際上已經是電子戰的萌芽了。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出現了專門的電子對抗人員並走向了專業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軍竊聽到德軍飛艇要轟炸倫敦,便利用無線電欺騙技術,誘使德軍的飛艇迷失方位而被擊落。這便是通信對抗的成功之作。

「制高點」爭奪日趨白熱化

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發現,當一個人和你說話時,你能聽得見;但當多個人同時和你說話時,你反而什麼也聽不清。簡單地說,通信干擾用的就是這個原理。它用頻率相同的干擾信號阻塞敵方的通信,或施放頻帶很寬的干擾噪聲減弱敵方的通信能力。在作戰中,針對敵方各種無線電通信裝備,用各種不同的偵察干擾裝備來對付。牠們工作在不同的頻段上,從各種作戰平台上對敵方通信進行著縝密的偵察和強烈的電子干擾。如:用偵察衛星、通信干擾飛機、電子偵察船、通信干擾車、通信干擾無人機、背負式干擾機、擺放式干擾機等。還有干擾短波通信的裝備,干擾超短波通信的裝備,干擾中繼通信的裝備和干擾對流層通信的裝備等。在科索沃戰爭中,美軍動用了3架EC—130H專用通信干擾飛機,牠們輪流升空壓制南聯盟的指揮通信,導致了南軍陷于被動境地。

電磁優勢是高技術條件下戰爭的「制高點」。這方面,高技術的競爭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干擾與反干擾圍繞著時間、空間、頻率、調製樣式、網路結構進行著你死我活的鬥爭:通信方採用跳頻技術不斷改變發射頻率,躲避對方的干擾;干擾方則實時截獲和監測,快速改頻,跟蹤干擾。通信方採用擴頻技術,降低頻譜幅度,把信號藏在「噪聲」里;干擾方則採用「相關處理」技術,提取和干擾其信號。通信方綜合採用擴頻和高速跳頻技術;干擾方則採用「多頻點攔阻式干擾」。通信方採用「自適應天線技術」控制電磁波髮射的方向;干擾方則加大功率從天線旁瓣干擾或採用分布式干擾。通信方不斷變化信號樣式;干擾方則針對不同調製方式採用自適應干擾。通信方改樹形通信結構為網狀結構,不斷改變資訊傳輸路徑以提高抗毁性;干擾方則針鋒相對,追蹤和攻擊其網路節點·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矛越來越鋒利,盾也越來越堅固。當前,武器裝備正在向精確化、智能化、遠程化、小型化和資訊化方向發展,數字化部隊和數字化戰場建設應運而生,電子戰一體化作戰體系新概念正在形成。

今天,高技術的競爭已經引起了未來作戰空間和作戰模式的根本性變化。許多軍事專家認為,19世紀是海戰,20世紀是空戰,21世紀是電磁戰。

電磁戰場已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後的第五維戰場,「未來戰爭沒有制電磁權,就沒有制空權;沒有制空權,就沒有海上、地面作戰的主動權」。目前,一方面包括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與偵察在

內的C4ISR系統正在不斷發展和完善,各部隊、軍種,各作戰平台和戰鬥勤務系統將實現資訊互通和共享,資訊傳輸和交換將更多地依靠衛星和空中平台實現。另一方面,通信電子戰技術發展的重點之一,是積極有效地干擾衛星通信,阻斷其資訊鏈,從而切斷武器裝備的資訊傳輸。

人類的智慧孕育的資訊化軍隊,就像一個怪物,指揮控制中心是它的頭,各種飛機、潛艇、坦克等作戰平台等是它的腿,各式火炮、飛彈、火箭等是它的拳,預警和成像偵察衛星、雷達、夜視器材、聲吶等是它的眼,情報系統則是它的耳,而通信系統就是它的神經。人類的智慧同樣會創造出相應的對抗辦法,使通信系統失靈。神經系統失靈,就可能兩眼失明、雙耳失聰、手腳不便,嚴重時則全身癱瘓,甚至變成「植物人」。總之,在「電磁戰爭」的時代,通信對抗作為一個看不見的「殺手」,將神秘地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