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籠效應 — 無中生有讓你防不勝防

世界上究竟存不存在無中生有這樣的事情?

1907年,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一天,詹姆斯與卡爾森打賭,他說:「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

卡爾森不以為然地笑道:「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沒過幾天,卡爾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他準備的生日禮物—一個精緻的鳥籠。

卡爾森想起那個賭約,哈哈大笑:「你就別費勁了,我只會把它當成一件漂亮的工藝品。」

不久,卡爾森就發現一件事情:只要有客人來訪,看見卡爾森書桌旁那個空蕩蕩的鳥籠,無一例外地都會問一句:「卡爾森教授,你養的鳥怎麼不在籠子里呢?」

卡爾森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向客人解釋說:「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這是朋友送我的禮物。」

然而,這種回答每每換來的卻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

終於有一天,卡爾森在送走又一個帶著疑惑的朋友後,走進花鳥商店,買了一隻漂亮的鸚鵡,回家後養在了那個鳥籠里。同時,他也微微有些沮喪地承認,他的好友詹姆斯的「鳥籠戰略」成功了!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鳥籠效應」。

鳥籠效應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心理規律,從物質層面探討,它會指引人們在偶然獲得的一件自己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礎上,自覺不自覺地繼續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就像卡爾森,即使他自己長期對著空鳥籠並不彆扭,但每次來訪的客人都會很驚訝地問他這個鳥籠是怎麼回事或者把怪異的目光投向空鳥籠。

卡爾森為了避免每次都要進行解釋,就只能選擇扔掉鳥籠或者買一隻鳥來,但精緻漂亮的鳥籠扔了他會覺得可惜,所以只好選擇後者了。

實際上,卡爾森在最初把鳥籠掛到自己客廳的時候,也許根本就沒想到,他以後的日子會和這個鳥籠糾纏不休。

從精神層面上來說,人們往往會在一些事物面前對牠們下達一個自認為「有用」的判定,於是為了迎合或者鞏固這種判定,自覺不自覺地在思想和行為上做出相應的行為,從而讓一些事情偏離了最開始的初衷。

許多人都經歷過類似的裝修歷程:先是主人頭腦發熱,買了一臺新潮的3D大屏液晶電視。接著,事情就開始沒完沒了。電視這麼新潮,電視櫃不能差了吧;電視櫃檔次上去了,客廳里的沙發和茶几不能不配套吧;傢具、電器都到位了,地板磚怎麼著也不能太次吧·····.

再比如,一些追求時尚和潮流的女孩子,在商場里買了一件新衣服,回家後再看其他的衣物就不順眼了,於是為了搭配這件衣服,不自覺地就會買上款式不同的鞋子、褲子和飾品,這也就是為什麼「女人的衣櫃里,總是少一件」的原因。

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鳥籠效應的影響,也有很多人會良好地利用鳥籠效應。

比如許多商家對鳥籠效應的應有就可以說得心應手。

最典型的就是下面這個「買衛生棉卻買了個遊艇」的故事,雖然只是博君一笑,卻能引人深思。

售貨員是這樣敘述他的推銷經歷的:「一個男士進來買東西,我先賣給他一個小號的魚鉤,然後中號的魚鉤,最後大號的魚鉤。接著,我賣給他小號的漁線,中號的漁線,最後是大號的漁線。然後我問他打算上哪兒去釣魚,他說去海邊。我建議他買條船,所以我帶他到賣船的專櫃,賣給他長六米多的,有兩個發動機的縱帆船。然後他說他的大眾牌汽車可能拖不動這麼大的船。於是我又帶他去了汽車銷售區,賣給他一輛豐田新款豪華型「巡洋艦」。」讓人意外的是,這個男士剛來商場時只是想給老婆買一包衛生棉。

而售貨員卻對他說:「你的週末算是毁了,幹嗎不去釣魚呢?」

當然,事有利弊,鳥籠效應用之得當,也能成為人們生活上的好幫手。如今,但凡有點知識和文化的父母們都想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總是給孩子購買各種書籍,想讓他們能安安靜靜地沉浸到閱讀的世界中。但對於一些不喜靜,對閱讀沒有興趣的孩子,父母們就只能喋喋不休地向孩子重複閱讀的重要性,常常被弄得苦不堪言。

那麼,如果在家裡最顯眼的地方擺上一些兒童讀物,客人拜訪時看到後總是會說「真是個愛讀書的孩子」,或者對孩子提及與兒童讀物相關的問題,那麼羞紅了臉的孩子大都會在客人走後乖乖地端起書本。

這應該就是鳥籠效應最其妙的地方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