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輪效應 — 對對方認知的偏差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北平,十八歲的陸小曼成了社交界的名媛。她多才多藝,熱情大方,笑容明豔,體態輕盈,聲音柔美,令無數人為之傾倒。當時有許多青年才俊追求陸小曼,最終,她于十九歲那年嫁給了畢業於清華大學且在美國西點軍校攻讀過軍事的青年才俊王賡。

徐志摩與王賡同是梁啟超的學生,於是徐志摩成了王家的常客。由於王賡專注於工作和前途,因此他常要徐志摩陪伴陸小曼,兩人一起游長城、逛天橋、喝茶品詩······愛情的火花很快在他們之間進發了。

徐志摩被陸小曼迷得神魂顛倒,為她背棄了好友,拋棄了結髮妻子,不顧一切地向她求婚。

徐和陸的相戀在當時引發了巨大的轟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初見時那種如膠似漆的甜蜜逐漸消磨。兩人也發現,在實際生活中,彼此也有著較大的分歧。陸小曼每天過午才起床,下午會客,晚上大多在跳舞、打牌、聽戲中度過。

為此,徐志摩常常婉轉地勸告陸小曼,但效果不大。進而,陸小曼對生活的態度引起了徐志摩父親的不滿,便在經濟上與他們夫婦一刀兩斷。

徐志摩不得不同時在光華、東吳、大夏三所大學講課,課餘還趕寫詩文,以賺取稿費。但即便如此,卻依舊不能滿足陸小曼的揮霍,以致讓自己負上了債務。後來,陸小曼甚至學會了抽鴉片,導致徐志摩心緒紊亂,最終在奔波任教的途中死於飛機事故中。

在這個淒美的愛情故事裡,有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效應—暈輪效應。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首次提出。他認為,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徐志摩與陸小曼的結合毫無疑問地體現出了暈輪效應的強大力量,他們互相都覺得對方身上全是優點,沒有任何缺點。但這些優點,很難說不是因為暈輪效應的擴大。

在徐志摩看來,一個如陸小曼般美麗動人的名媛應當有與外貌相稱的智慧和品格,從而花盡心思地瘋狂地追求,身兼數職以滿足她的消費觀念,結果卻弄得自己心力交瘁。

暈輪效應也被稱之為「光環效應」,因為這就好像颳風天氣前夜月亮周圍出現的圓環(月暈),其實呢,圓環不過是月亮光的擴大化而已。

如果認知對象在一開始就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好」的光圈籠罩著,並被賦予一切好的品質;如果認知對象一開始被標明是「壞」的,他就會被「壞」的光環籠罩著,他所有的品質都會被認為是壞的。

當我們看到某個明星在媒體上爆出的一些醜聞時總是很驚訝,而事實上我們心中這個明星的形象根本就是他在銀幕或媒體上展現給我們的那圈「月暈」,而他真實的人格,我們卻是不得而知的,僅僅是通過銀屏,通過八卦來推斷。

美國心理學家凱利以麻省理工學院的兩個班級的學生分別做了一個試驗。上課之前,實驗者向學生宣布,臨時請一位研究生來代課。接著告知學生有關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況。其中,向一個班學生介紹這位研究生具有熱情、勤奮、務實、果斷等品質,向另一班學生介紹的資訊除了將「熱情」換成了「冷漠」之外,其餘各項都相同。而學生們並不知道,兩種介紹間的差別是:下課之後,前一班的學生與研究生一見如故,親密攀談;另一個班的學生對他卻敬而遠之,冷淡迴避。可見,僅介紹中的一詞之別,竟會影響到整體的印象。學生們戴著這種有色鏡去觀察代課者,而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暈輪。

在人際交往中,暈輪效應會導致我們對對方認知的偏差,以至於我們不能夠全面地客觀地認知對方,從而引發許多麻煩和不便。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暈輪效應的弊端呢?

首先,我們不能以貌取人;其次,不要把自己的看法強加在別人的身上:最後,和對方接觸時不要輕易下結論。如此,才能避開暈輪效應的弊端,全方位地去瞭解一個人。

事實上,暈輪效應也有能發揮優勢的一面,它在求職面試和營銷學上就能夠發揮神奇的作用。求職者在準備參加面試前要圍繞自己的目標或目的,從時間、地點等方面來仔細考慮自己所應選擇的著裝、儀態形貌及舉止應答風格,以便給主試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利用暈輪效應出擊。

小劉是個專科生,和一群本科生、研究生一起到某外貿單位應聘,他知道如果就那樣簡單地遞交簡歷,肯定沒有一點希望。於是,他想了個點子,在中午招聘人員吃午飯時,他拿了一張全英文版的畫報在招聘臺前,有滋有味地在那幾閱讀。當招聘人員被彩色畫報吸引過來之後,他就用流利的英語給他們講畫報上有趣的故事,當然最後的結果是,招聘人員收下了他那只有「專科」學歷的簡歷,他也成功地被招進了這家單位。

所以說在生活中要警惕暈輪效應的一斑窺豹作用,但是也要學會合理利用暈輪效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在生活中處於有利地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