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與御醫

太醫

太醫在漢代就設立官職。唐、宋時期在太常寺設有太醫署或太醫局,遼也設有太醫局,金朝開始稱太醫院。元代的太醫院已經成為獨立機構,負責醫療、製作禦藥。明代太醫院則已經有了分科。清代太醫院設于順治元年(1644年),在正陽門以東的東交民巷內。後來由於《辛醜合約》的簽訂,東交民巷被劃歸使館區,因此在地安門外另建了太醫院。地安門的皇家太醫院,如今就隱沒在地安門東大街111號、113號、117號這3個相鄰門牌背後的尋常宅院中。今地安門東大街113號院是當年太醫院的“先醫廟”,供奉醫祖三皇“伏羲、神農、黃帝”的景惠殿尚保存完整。

御醫

清太醫院為五品衙門

清太醫院為獨立的中央醫療機構,為帝后及宮內人員看病、製藥,也擔 負其他醫藥事務。太醫院中的官吏和醫務人員均稱為太醫,而且都是漢人。太醫院中的最高官位院使僅是正五品。

皇帝病情屬於國家機密

御醫雖然常年給皇帝及後宮看病,但絕對不允許對外露出一絲風聲,因 為皇帝的身體健康與否,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安定,需要嚴格保密。若是皇帝患病,御醫治療無效,以致死亡,御醫們就會遭殃。如同治帝 死後,太醫院左院判李德立、右院判莊守和均被立即革職,戴罪當差。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