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蟲效應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把許多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上,使其首尾相接,圍成一圈,在花盆周圍不遠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松葉。

毛毛蟲開始一個跟著一個,繞著花盆的邊緣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又一天過去了,這些毛毛蟲還是夜以繼日地繞著花盆的邊緣在轉圈,一直到第八天,在幾條「勇敢領袖」的帶領下,牠們才離開了花盆邊緣。法布爾在做這個實驗前曾經設想:毛毛蟲會很快厭倦這種毫無意義的繞圈而轉向牠們比較愛吃的食物,可是毛毛蟲並沒有這樣做。導致這種悲劇的原因就在於毛毛蟲習慣於固守原有的本能、習慣、先例和經驗。毛毛蟲付出時間,但沒有任何成果。其實,如果有一個毛毛蟲能夠破除尾隨的習慣而轉向去覓食,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後來,科學家把這種喜歡跟著前面的路線走的習慣稱之為「跟隨者」的習慣,把因跟隨而導致失敗的現象稱為「毛毛蟲效應」。

毛毛蟲效應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不論是在科研方面還是在商場上,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上,盲從和模仿的例子是數不勝數的。

比如一些中小型的服裝廠和食品廠,牠們幾乎不設有研發部,而是有一個特殊採購部,特殊採購部的員工的主要職責就是在市場上採購銷量最好的衣服款式或是食品類別,然後帶回廠里讓技術人員模仿其研發出類似的產品,再貼上自個兒廠里的標籤。這便是所謂的「山寨」貨,也正是毛毛蟲效應所導致的特殊現象。山寨多了,創新就少了,而缺乏創新精神的企業是有著致命的缺陷的,它無法抵抗競爭的洪流,最後只能逐漸走向消亡。

而懂得突破毛毛蟲效應的人,卻往往能取得成功。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自幼酷愛書法,古代著名書法家各種書體他都臨摹,經過一番苦練,終於和前人寫得幾乎一模一樣。但是大家對他的字並不怎麼欣賞,他自己也很著急,比以前學得更加勤奮,練得更加刻苦了。

一個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寫起字來,寫著寫著,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氣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說:「你有你的身體,我有我的身體,為什麼不寫自己的體,寫別人的體?」

鄭板橋猛然從這句話中受到啟發:各人有各人的身體,寫字也各有各的字體,本來就不一樣嘛!我為什麼老是學著別人的字體,而不寫自己的體呢?即使學得和別人一樣,也不過是別人的字體,沒有自己的風格,又有什麼意思?

從此,他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用作畫的方法寫字,終於形成了雅俗共賞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石鋪街體」,成為清代享有盛譽的著名的書畫家。

我國臺灣地區的首富、臺塑集團的創始人王永慶,在十五歲小學畢業之後,到一家米店去做學徒。第二年,王永慶用父親借來的兩百元錢作為本金開了一家很小的米店。因為資金量太少,他只能在一條比較偏僻的巷子內租一間非常小的鋪面。那時,一些老字號的米店分別占據了周圍非常大的市場,而王永慶的米店開得最晚,規模也最小,更沒有什麼知名度,毫無優勢可言。剛開張期間生意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如何才能夠打開銷路呢?王永慶覺得如果想讓米店在市場上立足,就一定要具備一些他人所沒有或者做不到的優勢才可以。王永慶仔細思考以後,終於找到了突破口—提高米的質量與服務質量。

在當時,大米的加工技術還比較落後,裡面混雜了很多米糠、沙粒和小石頭等,買賣雙方都見怪不怪了。

這時,王永慶就多了一個心眼兒,在每次賣米之前都揀乾淨米里的雜物。因此,他的米比別的店裡的米更受顧客歡迎。不過,沒多久,此法就被競爭對手模仿了。

但是,王永慶很快又想到了更好的銷售方法。那時,客戶都是自己去買米,自己運回家中。這對年輕人而言算不了什麼,可對一些老年人來說,就非常不方便了;可是,當時年輕人都忙于生計,工作時間又長,不方便去買米,於是買米的任務常常只能由老人來承擔。注意到這一細節的王永慶,就打出了送貨上門的服務招牌。這個方便顧客的措施,又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在那個時代,根本還沒有送貨上門一說,增加這一服務相當於一項創舉,為王永慶帶來了十分可觀的利潤。但沒多長時間,其他米店也都開始對顧客送貨上門服務了。

這時,王永慶已想好了一個新的方法,他用一個本子詳細記錄了顧客家有幾口人、每月吃多少米、什麼時候發工資等。算算顧客的米應該吃完了,不用顧客上門,他就主動把相應數量的米送到顧客家中,等到顧客發工資的日子,再上門收米錢。

但沒多久,這一方法又被他人模仿了。

可是,這並未影響王永慶的生意,因為這時他又比其他人多了一個舉動:每次給顧客送米時,並不是送到就算了,他還幫別人把米倒入米缸中。倘若米缸內還有米的話,他就把舊米倒出來,把米缸刷乾淨之後再倒入新米,最後把舊米放在上面。如此一來,就不必擔心米因為存放太久而變質了。王永慶這個別出心裁的舉動深深地打動了他的顧客,競爭對手也不易模仿,因為真誠的心是很難被模仿到的。那些買過王永慶米的顧客都鐵了心要專買他的米,並把自己的感動經歷告訴了更多的人,最終為他贏得了更多的客戶。

王永慶從不盲目跟從,也沒有局限於舊有的習慣模式。同種米,他讓質量不同;同是送米,他讓細節不同;同是賣米,他讓顧客的感受不同。

如果將他比作毛毛蟲,那他就是毛毛蟲里的異類,因為在大家都在同一列隊伍里繞圈圈時,他能夠看清楚正確的方向;就算只是賣米,他也能夠創造出異樣的輝煌。

所以,只有打破毛毛蟲效應,敢于創新,敢做人群裡的「異類」,才能收穫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