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謙 心血管內科
體檢發現動脈內有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表現,也是心肌梗死、腦梗死的風險信號。該怎麼預防這些風險事件的發生呢?
在沒有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時候,我們就要注意預防風險因素。有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之後,還要注意盡量使斑塊變穩定。斑塊在血管內就像一座火山,如果是死火山就不會造成很大危害,如果是活火山,那危害就大了,我們應盡量要使活火山變成死火山,避免死火山變成活火山。
具體應該如果做呢?建議從以下幾個因素進行干預。
使斑塊本身變成穩定斑塊
我們把動脈斑塊比作「餃子」,如果「餃子」皮薄肉厚就容易破,形成動脈血栓而堵塞動脈,就有可能引起心肌梗死、腦梗死等風險事件。
如果把「餃子」變成皮厚餡少的「餃子」,那就不容易破了。將肥胖、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吸菸及缺乏運動等風險因素控制好,斑塊就不易變成不穩定斑塊,特別是膽固醇高者,使用他汀類降脂藥能使斑塊變穩定。
減少斑塊破潰的機會
雖然有些「餃子」的皮比較薄,但如果不給它加壓的話也不一定會破。斑塊破潰的風險受體內就是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如果情緒激動、過度勞累,血壓會發生波動,就可能使血管內血流的剪切應力產生改變,「餃子」的薄皮就破了。
患者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控制好自己的血壓,這樣也能減少斑塊破潰的機會。
藥物方面可以使用β受體阻滯劑,能夠平穩血流動力學;降壓藥物建議使用長效製劑,尤其是長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斷劑(ACEI/ARB)類。因為若使用短效降壓藥,血壓可能在下一頓服用前就已經升高了,而長效降壓藥更能使血壓保持在一個較穩定的水準。
預防血栓形成
另外,斑塊破潰以後就會出現血栓。血栓形成的負荷越小,造成的危害也會越小,因為負荷小了後,管腔狹窄的加重就減輕了。怎樣才能減輕血栓形成的負荷呢?就是長期使用抗血小板藥物。
動脈中血栓的形成,最關鍵的是血小板,把血小板抑制住,不讓血小板活化,血栓的負荷就會減少。所以,有了動脈粥樣硬化後就要長期使用抗血小板藥物,預防血小板突然破潰所激發的血栓形成。最常用、最經濟實惠的抗血小板藥物就是服用腸溶阿司匹林,慢性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都需要長期服用腸溶阿司匹林進行預防性治療。
血壓、血脂控制更嚴格
出現斑塊,說明有動脈粥樣硬化了,這個時候的預防就是二級預防。有些指標的控制要求會更嚴格,比如對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準要求降得更低,血壓要求控製得更低。如果沒有斑塊,相對來說這些指標要求會低一點。
也就是說,二級預防對於要求達到的目標會更嚴格,在這一點上會改變治療的決策。比如,有了斑塊以後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劑量會增加,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