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藥有沒有毒副作用?
在很多人眼裡,中藥意味著純天然藥物,無毒副作用,以至於不少病人熱衷於服中藥。難道中藥真的沒有毒副作用嗎?
有人認為,中藥多是“草根樹皮”,一般沒有毒性,即使有毒,問題也不大,對身體沒有影響。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的確,中藥大多數來源於植物類藥材,部分是動物和礦物。凡是目前應用的傳統藥物,通過歷代醫家臨床總結、篩選,確實有毒的品種不多,如能正確應用,是比較安全的。但畢竟還有一部分含有毒性的中藥,有的甚至毒性很強,如果用之不當,輕則可出現不良反應,重則也可危及生命,決不可輕視。
我國歷代醫家,對於使用毒性中藥,都是非常謹慎的,曾在不同醫籍中,都作過多次詳盡記載。如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的序中記有:“若用毒藥療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這說明凡使用毒性中藥,必須從小劑量開始,如果疾病不愈,逐漸增量,以免中毒。再如,後漢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對毒性中藥的應用,更為慎重,凡用有毒藥物,均在“註腳”上注明炮製要求。如巴豆:去皮、心、熬黑。商陸根:熬。芫花:熬。瓜蒂:熬黃。附子:炮,去皮,破八片。半夏:湯洗等。又如,明代李時珍為了引起後世醫家對毒性中藥的警惕,他在《本草綱目》的編寫體例中,特將含有毒性的植物類藥材,另列為“毒草類”。如將大戟、芫花、甘遂、商陸、狼毒、烏頭、附子、續隨子、澤漆等,並列一起,又將每種不同的毒性反應,詳盡敘述,這樣歸類方法,便於後世學習和掌握。上述記載,都是前人在應用有毒中藥的問題上從不同角度提示後人切切注意的,不可忽視。
2.中藥產生毒副作用的原因
①藥物本身具有毒性:如朱砂是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口舌生瘡的主要藥物,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但朱砂是汞的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硫化汞,進入體內的汞,主要分佈在肝臟、腎臟、可引起肝腎損害,並且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直接損害腦細胞組織。過量服用或沒有正確服用朱砂,導致中毒,表現為噁心、嘔吐、口中有金屬味、口腔黏膜充血、齒齦腫脹、溢血、腹瀉、腎臟損害、肌肉震顫以及心、腎、肝、小腦等臟器損傷,嚴重時會導致全身極度衰竭而死亡。
馬錢子毒性較大,主要用於風濕麻痹、麻木癱瘓、跌打損傷、小兒麻痹後遺症、類風濕性關節痛等。如果炮製不當或過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反應,表現為頭痛、頭暈、煩躁、呼吸增強、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難、呼吸加重、瞳孔縮小、胸部脹悶、呼吸不暢、全身發紫,甚至導致驚厥,昏迷、窒息而死。
②過量服用藥物:部分中藥在一定的劑量內對人體無毒,但超過安全劑量也會產生毒性作用,對身體造成損害。如果盲目服用中藥,不僅不能治療疾病,甚至可能加重症狀或導致新的疾病出現等現象。如人參,能大補元氣,藥材本身不具有毒性作用,有些人便購買大量人參服用,結果不僅沒有達到強身健體的“奇效”,反而出現了發熱、咽痛、吞咽困難、鼻出血等嚴重不良反應。
3藥物不對證:部分藥物的不良反應是由於不對證引起的,也就是服用了錯誤的藥物,這樣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反而加重了病情,甚至出現新的症狀。這些新的症狀是藥物的誤用導致的。因此,患病不能盲目吃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服用藥物,一旦出現不良反應,立即停藥並告知醫生。
3.兒種藥物配伍後產生毒副作用
中醫關於藥物聯合使用時的注意事項較多,如從古至今一直沿用的“十八反”、“十九畏”歌謠中,明確指出了多種中藥不可同時使用,如人參、藜蘆不可同用,甘草與甘遂、海藻不可同用,等等。這類藥物配伍使用能產生毒副作用,臨床上須慎用或禁用。
4.中藥毒副作用的防治方法
①合理用藥。部分藥物毒副作用的產生是由於超量、超時服用等用法不當而出現的中毒現象,合理用藥,可以避免這類中毒現象的發生。合理用藥包括:服用安全劑量的藥物、依據症狀用藥、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或依據藥物說明書用藥,切忌長期使用、過量使用、濫用藥物。
②炮製不當的中藥、製劑不當的中藥、偽劣中藥都可能引發毒副作用,
來自 褚晨宇. 中藥治病,邊學邊用[M].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