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的虞國君主昏庸無道,貪欲膨脹,他看上了晉獻公以借道伐虢為要求送來的良馬、寶玉,忠臣宮之奇勸諫說:「虞之與虢,唇之與齒,唇亡則齒寒。」虞國君主卻不以為意,只看到眼前。於是借道給晉國軍隊,晉國軍隊滅了虢國,回來住在虞國的館舍,就乘其不備進攻虞國,虞國君主最終落了個亡國的下場。
相反的例子是,齊景公嗜酒如命,他可以連喝七天七夜不停止。大臣弦章上諫說:「君王已經連喝七天七夜了,請您以國事為重,趕快戒酒,否則就請先賜我死好了。」另一個大臣晏子後來參見齊景公,齊景公向他訴苦說:「弦章勸我戒酒,要不然就賜死他,我如果聽他的話,以後恐怕就得不到喝酒的樂趣了,若不聽的話,他又不想活,這可怎麼辦才好?」晏子聽了便說:「弦章遇到您這樣寬厚的國君,真是幸運啊!如果遇到夏桀、殷紂王,不是早就沒命了嗎?」於是齊景公果真戒酒了。
這兩個例子,表面上看一正一反,一個是臣子勸諫,君王采納,另外一個是沒有采納,因此有了兩種不同的結果。從深層次去看,是兩位國君,一個不懂得節制自己的欲望,一個懂得節制欲望。正是因為懂得節制自己的欲望,所以最後齊景公成了一代明君。
美國科學家麥凱於1925年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把一群剛斷奶的幼鼠分為兩組,分別放在兩只不同的籠子裡喂養。甲組享受「優惠待遇」,每日給它們充足的食物、讓它們飽食終日;而乙組則遭到「歧視待遇」,每日僅提供給它們相當於甲組60%的食物,故意讓它們餓著。
實驗結果大大出乎麥凱的意料:甲組老鼠的壽命難逾千日,沒到中年便「英年早逝」;而乙組時常餓肚皮的老鼠則壽命翻了一番,享盡高年之後才壽終正寢,而且它們的皮毛光滑,皮膚緊繃,行動快捷。更加耐人尋味的是,它們的免疫功能乃至性功能都比甲組的老鼠要高。這就是餓老鼠與飽老鼠效應。
此後,為了論證這一普遍真理,科學家們擴大了實驗的范圍,以相同的方式來對兔子、猴以及蒼蠅等進行類似的實驗,發現所得結果幾乎一致。
我們人類也是生靈,所以必然也難逃「飽老鼠和餓老鼠」這一現象所體現規律的制約。
這個規律的重點詞匯在於「節制」二字,飽老鼠無節制地吃喝,最終導致了短命的悲劇,終歸到底是無節制地欲望在作怪。
然而中國歷史上就存在著許許多多的例子,中國古代的帝王們多是短命的,為何?雖然有各種各樣的解釋,但「飽食終日」是重要原因之一。故有俗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從來紈絝少偉男」。其原因也在於此。
沒有節制,放縱私欲,往往是玩火自焚,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只有懂得節制,才可能做對選擇。俗語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只有學會約束自己的人,只能善於管理自己欲望的人,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台灣作家梁實秋就是一個懂得節制的人,他和朋友們一起吃飯。熏魚端上來了,他不吃;冰糖肘子端上來了,他又說不能碰;什錦炒飯端上來了,他還是說不能吃;最後八寶飯端來時,他說要這個。
朋友提醒他裡面有糖和淀粉,他說:「我當然知道。前面不吃,是為了後面吃啊。因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須節制著、計劃著,把那「配額」留給最愛。」
懂得節制就是給自己心靈加了個閥門,這樣才能保持心靈的平靜,從而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達成自己的目標。其實人在一生中對物質的追求和享受很難有限度的。總是期望能夠獲得一切、享受一切,所以到頭來會沉迷於追求功名利祿的心態裡,會變得世俗不堪,那麼,最終只會迷失自我。
在《智慧書》中,巴爾塔莎·葛拉西安勸誡人們,千萬不要失去節制而「成為一個蠢怪之物」。
而節制的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為心靈設個閥門。有了它,欲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夠被擋在心門之外,人才會變得寧靜。只有心靜了,我們才能有正確的想法和願望,才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接下來,我們要了解另外一個類似的效應—「布利斯效應」。
你知道NBA球員是怎麼練球的嗎?據說凱爾特人隊後衛雷·阿倫每天在實際三分球訓練之余,都會加練二十分鐘的「虛擬投籃」,而他前不久也打破了NBA的三分球總進球數記錄。其實他的這種練球方式正是巧妙地遵從了心理學上的布裡斯定律。
布利斯定律指的是:花費較多時間為一次重要的工作做一個事前計劃,那麼做這項工作所用的總時間就會減少。該定律由美國行為科學家艾得·布利斯提出,他通過行為實驗證明:行動之前進行頭腦熱身,構想要做之事的每一個細節,梳理心路,然後將它深深銘刻在腦子裡,當行動時,便會得心應手。
心理學家們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將志願者分為三組,進行不同方式的籃球投籃訓練。第一組每天練習實際投籃,不加任何熱身和准備,這樣持續二十天,最後把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的成績記錄下來。第二組則在這20天內不做任何投籃練習,同樣也是記錄第一天和第二十天的成績。第三組在記錄下第一天的成績後,每天花20分鐘進行想象中的虛擬投籃,如果不中,他們便在想象中糾正出手方式。實驗結果表明:第二組的成績沒有絲毫長進,第一組的進球數增加了24%,第三組的進球數增加了26%。
而這個實驗結果,和我們通常認為的「只有不斷練習實際投籃才能改善手感以增加投籃命中率」的想法有些出入,行為心理學家給出的結論是:在做事前先進行「頭腦熱身」,計劃好每一個細節,梳理思路,並把它們爛熟於心,這樣在實際行動中,就會得心應手。研究表明,制訂計劃的人的成功率是不制訂計劃的人的3.5倍;成功實現目標的人群中,事先制訂計劃者高達78%;堅持計劃的人實現目標的概率為84%;而中途改變計劃的人實現目標的概率為16%。
日本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山田本一正是通過「智慧」而贏得了比賽的冠軍。他在自傳中寫道:「每次比賽前,我都要乘車將比賽的路線仔細勘察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一家銀行,第二個標志是一棵樹,第三個標志是一座公寓······這樣一直到賽程終點。」
外企白領小喬則就是一個不懂得計劃的人,而她在最近恰恰是吃了無計劃做事的苦頭。這天清晨,小喬如往常一樣第一個來到辦公室,她的桌子上亂七八糟,被各式文件填得滿滿的。她隨手抽出一本,開始忙碌起來。做了十分鐘,有同事陸續進門,她和對方打招呼,聊了一會兒之後,打斷的工作被撿起來,但小喬轉換了內容,去做另外一份報表。上午,陸續收到各式郵件,來一封小喬就停下手上的工作看一封······中途發呆、聊天、打電話和瀏覽網頁若干次。
下午臨下班前,主管詢問小喬上周安排的一項工作進度如何,她才意識到這項工作只是起了一個頭,就被埋沒在其他工作及聊天、發呆和瀏覽網頁中。主管追問,她不知如何回答,因為她根本沒有考慮過「做什麼、怎麼做」······主管當然很生氣,後果也很嚴重。最後竟然將她給辭退了。
小喬被辭退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她不懂得為自己手頭要做的事情定下合理的計劃,她若是以這樣的處事方法長期生活下去,只可能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弄得一團糟。
而布利斯定理啟示我們:計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事之前沒有計劃,行動起來就變得盲目,甚至會出現一盤散沙的現象。只有在事前擬好了詳細的行動計劃,梳理做事的步驟,做起事來才會得心應手,才會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