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習的犯罪

行為主義(心理學)以條件反射作用與社會學習原理來解釋與研究人類的反社會行為、犯罪行為。行為主義犯罪心理學的核心觀點體現為強調犯罪行為的後天習得性以及犯罪態度、犯罪行為模式習得的客觀性機制。自20世紀60年代起,以班杜拉為代表的一批學者提出了社會學習理論,形成了新的新行為主義時期:以S—O—R為核心法則;以社會觀察學習與自我效能感為核心概念。

社會學習的犯罪理論以攻擊性行為為研究對象探討人類越軌、犯罪行為的影響因素與發生機制:攻擊行為與犯罪行為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通過直接經驗、間接經驗的學習獲得的行為模式。

攻擊行為的獲得機制

攻擊行為獲得的途徑有三種:觀察學習、親歷學習和生物學因素的作用。觀察學習是獲得攻擊行為的主要途徑,通過觀察學習過程中的榜樣行為的注意、示范行為的保持、行為模式的生成(動作復現)與攻擊動機等環節,漸漸習得攻擊行為技能,了解攻擊行為的後果,形成對攻擊行為的一般態度。

個體攻擊行為觀察學習的榜樣源於以下三個方面:

  • ·家庭成員。對於兒童和青少年而言,父母的攻擊行為方式是他們直接學習的榜樣;兒童和青少年在接受懲罰的同時,也學會了懲罰的方式。當父母有違法犯罪行為時,兒童和青少年則更容易受其影響,更易以暴力或欺詐的方式來應對自己遇到的社會挫折事件。
  • ·社區成員。社區文化氛圍與具體成員的行為對個體的影響很大。在一個暴力行為、色情文化泛濫的社區中,暴力犯罪、性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並不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 ·大眾傳播媒介。現代社會大眾傳媒在短時間內可以傳播大量的信息。通過電影、電視、書刊與新媒體(互聯網等手段),行為人可以接觸到很多的攻擊行為方式,它們能夠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擴大榜樣的范圍,又具有豐富的形象性與快捷便利的特點,對人的影響特別大。例如,近年來,學者們對於電視節目中的暴力現象對人的攻擊行為的影響進行了更為精細的研究,發現它的影響至少在四個方面是很突出的:直接傳授了攻擊行為的方式;弱化了個體對攻擊行為的抑制力量;對暴力事件失去敏感性而變得習以為常;產生了對攻擊行為的誤解,以為攻擊行為是生活中的必然行為。因此,過多暴力事件的電視節目或者網絡視頻,更可能提高暴力犯罪發生的比率。

攻擊行為的親歷學習是直接經驗的強化,個體通過一系列試誤過程掌握攻擊行為技能,也是個體通過對攻擊行為過程與結果的體驗而

形成攻擊行為的技能。由於攻擊行為具有高度的危險性,研究者很難設計精密的實驗來研究個體習得攻擊行為的試誤過程。有的學者則采用對兒童人格發展變化的個案觀察結果分析兒童是如何通過試誤而獲得攻擊行為方式的。

帕特森等的研究發現:在日常情境中,性情溫順的兒童往往被動地承受來自富於攻擊性同伴的各種不當對待,但在某種特殊場合會奮起反抗,並意外地獲得了成功而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久而久之,這種偶然但成功的反抗經驗,不僅增加了他們自衛的反侵犯性,而且使他們日後變得更主動地侵犯別人。他們從被動地承受別人攻擊到主動攻擊別人,經歷了一系列試誤的過程,偶然的成功體驗強化了攻擊行為模式,而那些從未反抗或者反抗失敗者、一直逆來順受的個體則沒有習得攻擊行為。

生物學因素在攻擊行為的獲得機制中,主要體現為個體差異性的生物學因素影響到主體對環境刺激因素產生有意識認知加工的過程,如對特異刺激的偏好選擇、認同(其同化與順適的程度與速度方面的影響)、主體心理加工(如強烈的期待心理)與環境因子的交互作用,以及內在的無意識機制下神經生理活動對產生攻擊性行為的誘發等方面。這會影響行為主體在攻擊、犯罪類型、犯罪方式及攻擊的強度、持續性、改變難易程度等方面的差異。犯罪的生物學因素在攻擊行為的獲得機制,在精神疾病、無明確犯罪動機的攻擊行為案件中表現得更為突出。近二十年來的現代犯罪生物學派以及犯罪人格理論在實證研究中更為具體地探索了神秘的生物學因素(如「戰斗基因」「雄激素」等)對攻擊行為、犯罪行為的作用機理。

攻擊行為的啟動機制

在獲得攻擊行為方式的前提下,個體攻擊行為的實際發生還要依賴一些特定情景下的誘發因素。厭惡性啟動者、激勵性啟動者、示范性啟動者、脅迫性啟動者與妄想性啟動者,他們的啟動機制各不相同。

厭惡性啟動者:

  • ·暴力毆打的身體傷害。
  • ·言語威脅與侮辱。
  • ·生活條件的惡變。
  • ·行為目標受阻。
  • ·遭受故意阻撓。

激勵性啟動者:

  • ·行為人對攻擊行為的主觀積極性預期。人類攻擊行為的絕大部分是由這些行為預期的積極結果促進的。

示范性啟動者:

  • ·示范作用的暗示:攻擊行為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 ·抑制解除:榜樣的示范作用減輕或解除觀察者心理上的恐懼感和罪惡感。
  • ·情緒喚醒:別人的攻擊行為能夠喚起觀察者的相應情緒,從而增加其攻擊行為。
  • ·刺激增加效應:別人的攻擊行為企圖通過刺激增強效應,增加觀察者攻擊的可能性。

脅迫性啟動者:

  • ·訓導性唆使者:強迫的命令。
  • ·懲罰的規則。

妄想性啟動者:

  • ·精神疾病患者的超價觀念。
  • ·被害妄想。

攻擊行為的保持與自我調節機制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個體攻擊行為得以保持,除了攻擊行為產生的外部強化(攻擊得到直接或間接的好處、獎賞)之外,對攻擊行為的替代強化(他人攻擊行為後果對觀察者的影響力)與自我強化(攻擊者對自身發生的攻擊行為的認可與內心接納),也同樣發揮著助長的作用。外部強化、替代強化與自我強化三者交織在一起,相互作用,共同激發著行為人的攻擊心態。

攻擊行為外部強化指攻擊行為所導致的直接有利的結果,包括實物報酬(犯罪人通過搶劫、偷竊而獲得的財物)、社會贊許(如犯罪成功之後在犯罪團伙中獲得了更高的地位、權勢或同伙的贊揚)、排除痛苦(如擺脫威脅或者侮辱的痛苦遭遇),以及被害人的痛苦表現(如在報復性犯罪中,被害人的痛苦會強化犯罪人的行為;在特定的施虐型變態犯罪人身上更是如此:被害人越是體現出痛苦,對犯罪人越是一種興奮性的刺激,犯罪的傷害性就會越強)。

攻擊行為的替代強化指實施攻擊行為、犯罪行為受到獎勵或懲罰的後果對觀察者的影響。例如,法律通過嚴懲犯罪人而對潛在犯罪人有威懾作用,但有的犯罪人通過精心策劃與反偵查技術成功地逃脫了法律的懲罰,則會對潛在的犯罪人有強化、助長作用。在法治不健全的社會中,觀察學習的這種消極效應更為明顯。

攻擊行為的自我調節,指行為人根據自己設立的行為標准與行為預期,以自我獎罰的方式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節。這種自我行為的標准與道德教育、自我教育的效果(如自我譴責、良心不安等)以及特定的精神文化有關。如在一個崇尚武力的攻擊性文化中,包括犯罪行為在內的攻擊行為的成功,個體自然會因此感到驕傲與自豪,否則就會體驗到強烈的恥辱而預備雪恥(可誘發進一步的犯罪行為),單純的武力文化成了保持與調節攻擊性行為的內在源泉。

因此,攻擊行為(包括犯罪行為)就是通過這些心理機制而獲得啟動並保持下來的,行為主體在攻擊行為的學習過程和誘發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見,行為主義以條件反射原理與社會學習原理為基礎,以模仿機制、條件反射原理、差異交往一強化理論、社會學習理論來解釋犯罪、預防犯罪及矯正犯罪行為。其中,核心的觀點為犯罪行為是後天習得的,也可以通過對犯罪行為人、環境的干預而使犯罪行為、犯罪人得到有效控制與改造;其中核心概念是犯罪行為強化(正強化與負強化)與懲罰(正向懲罰與負向懲罰)。

行為主義犯罪心理學理論的重要貢獻在於以客觀化實證的方法探索犯罪行為的形成過程與機制,開創了犯罪心理學科學化的發展道路,並在司法實踐中進行犯罪預防與犯罪人改造的檢驗,也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成果。例如,行為分析成為現代犯罪心理畫像技術的主導性策略;又如,導致攻擊行為的情緒喚醒時間、攻擊技能、預期的結果、行為與價值觀念的一致性等要素可以直接應用於人類暴力犯罪行為的預防與犯罪人改造,以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為基礎的西方改造環境中的「代幣制」也實際地發揮了積極效果。行為主義仍然是當今西方心理學與

犯罪心理學理論的主流。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尤其是早期階段)排斥人類道德、情感、自我意識等高級心理現象,這是一個研究方向和內容上明顯的缺陷。這種以動物研究取向、機械決定論的傾向,以及忽視人類文化差異、特定情境的影響力等方面的問題,引起了研究者的抨擊與研究方向上的反省。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