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患者選擇哪種體外受精技術更具價效比

2024年2月5日,《柳葉刀》線上發表了中國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傑院士帶領下,聯手浙江大學黃荷鳳院士,歷經5年多時間完成,涉及全國8個省份10家生殖醫學中心的一項多中心、開放、隨機對照實驗研究成果。經研究證實:在非嚴重男性因素不育患者中,與常規體外受精技術(常規IVF)相比,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技術(ICSI)技術不僅不能提高第一次移植後的活產率,且獲得的可利用胚胎數較少、移植率較低、後續觀察到的累積活產率也相對較低。

兩項技術孰優孰劣

目前,全球約有1200萬例試管嬰兒誕生,中國每年約有30餘萬例試管嬰兒誕生。常規體外受精技術(常規IVF)和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技術(ICSI)是體外受精的兩種主要技術手段。常規IVF技術精卵是在體外自然結合受精,ICSI技術是直接將精子注射入卵母細胞胞漿內進行受精的顯微技術。

ICSI技術於1992年首次成功運用於臨床,治療物件為嚴重男性不育患者。但該技術在國際上逐漸被廣泛應用於各類不孕患者。目前,歐美國家使用率近70%,一些中東地區國家的使用率甚至高達90%以上。我國由於對各項輔助生殖技術使用適應證的規範管理,ICSI使用率遠低於歐美等國家,為40%左右,但實際臨床治療成功率,不相上下。

不過,中國的ICSI技術使用率與歐美等國家相比,相差如此懸殊,循證醫學的依據在哪裡呢?

這其中的關鍵問題是:若不使用ICSI技術,非嚴重男性因素的不育症患者,即輕中度少弱精患者,是否會降低受精率,影響成功率?另外,ICSI技術的擴大使用,是否會影響子代安全性?

面對這一重要的臨床問題,不僅困擾著臨床醫生,同樣困擾著不孕不育患者。為此,研究人員在知情同意的原則下,共有2329對不孕夫婦參與此研究專案,1154對夫婦和1175對夫婦被隨機分配到常規IVF治療組和ICSI治療組。主要結局指標為第一次移植後活產率,次要結局指標包括受精率、受精失敗率、移植率、流產率、早產率、低出生體重率等。

規範ICSI技術適應證

研究結果發現,兩組夫婦的主要結局指標,即第一次移植後活產率,分別為33.8%和36.6%,無顯著差異。在次要結局指標上,ICSI治療組的可利用胚胎數較少、移植率較低。而在受精率、受精失敗率、流產率、早產率、低出生體重率等其他次要結局指標方面,無顯著差異。

此外,研究團隊還隨訪了本次體外受精治療週期的後續移植及妊娠情況。研究發現,在隨機後12個月內進行胚胎移植的所有研究物件中,ICSI治療組累積活產率為44.5%,低於常規IVF治療組的50.9%。持續隨訪觀察至2023年8月31日,ICSI治療組的累積活產率為46.7%,仍低於常規IVF治療組的52.6%。

喬傑表示,與常規IVF技術相比,ICSI技術需要透過顯微操作,將精子注射到卵母細胞胞漿內。此實驗室操作繞過了精卵結合的自然選擇過程,不僅相對復雜,且治療費用也相對較高。因此,無論從有效性、安全性,還是從經濟性考慮,常規IVF技術均應被推薦為治療非嚴重男性不育患者的最佳方案。

仍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業內專家表示,本研究進一步提高了輔助生殖技術的規範性和安全性,規範了ICSI技術適應證,避免技術濫用,並有效降低了不孕治療費用,有助於讓更多的不孕夫婦和家庭受益。

巴西坎皮納斯Androfert生殖中心 Sandro C. Esteves教授及丹麥奧胡斯大學斯基沃市醫院生殖中心生殖內分泌專家Peter Humaidan教授在同期述評文章指出,該研究為生殖醫學從業人員在治療非嚴重男性不育症領域提供了一級(Level 1)證據,即證據級別最高,可強烈推薦給所有臨床人員。同時,研究也將為國際指南提供了最佳循證醫學依據。

同時,上述述評文章也提出,隨著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全球廣泛採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常規精液分析方法和男性不育症評估有待進一步革新,還需考慮精子DNA或表觀遺傳缺陷、內分泌引數、生活方式、環境暴露、藥物和解剖學病理等因素。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3)02416-9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