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UFO結構看其飛行原理

人們通過對 UFO 飛行姿態、飛行速度和臨近效應等觀察和分析,發現 UFO 的結構與飛行原理,與地球人的飛行器的結構和飛行原理是截然不同的。當然,要真正瞭解 UFO 的結構,最好是解剖墜毀的UFO,但這又被認為是國家的機密,一般人是無法知道其秘密的。

有學者提出 UFO 的結構不同於地球人飛行器的單結構,它是一種二維結構或三維結構,甚至四維結構、五維結構直至多維結構。下面讓我們來領略一下學者們對最常見的二維結構的碟形UFO的剖析,從中獲得一些啟示:

最常見的二維結構的飛碟,一般由上部碟、下部碟、飛碟頂部的外星人駕駛艙、駕駛艙下面的飛碟核心部分(它不僅是二維結構的核心部分,也是二維動力裝置的核心部分)和飛碟中心通道,以及飛碟的著陸架等六個部件組成。

學者們認為,上部碟、下部碟和飛碟核心部分三個部件的結合間隙部分,並沒有相當於地球人類機械裝置或設備的傳動機構銜接部位所使用的類似於滾動軸承、動壓滑動軸承和靜壓滑動軸承之類的零部件。外星人在製造飛碟時是採用了目前地球人類科學技術中最先進的“強磁懸浮技術”(德國和日本等國都已有磁懸浮列車),使得這三個部件的間隙結合部位達到了完美絕倫的結合,並且還可以實現相互間高速旋轉運動。這樣,飛碟在飛行的時候,基本上是一個強磁場組合結構,強磁場所產生出來的電磁波中包含了一定波長範圍內的各種顏色的光波,這與目擊報告中所介紹的光彩奪目的飛碟比較吻合。尤其是飛碟的下部碟,作為一個很大的盤狀轉盤,在高速旋轉時所形成的光霧和上部碟與下部碟結合部位展示出來的一圈極強的紫外光線,都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

飛碟中的駕駛艙是與飛碟的核心部分固聯在一起的,兩者之間不存在相對運動,在飛碟的任何時空狀態下都處於相對靜止。因為在飛碟飛行時,上部碟和下部碟在不同的時空情況下處於各種不同的運轉狀態,要求飛碟駕駛艙要保持相對靜止,以使外星人在每一個時空位置都能準確地觀察周圍環境並且敏捷地操縱飛碟飛行。飛碟駕駛艙的圓弧形頂壁,是由如鋁鎂合金之類的金屬材料或者類似塑膠之類的非金屬複合材料製成,利用二維動力裝置所產生的強磁磁場效應,外星人藉助於一定波長和頻率範圍內的電磁「光」波,直視或者透視星際空間和星球表體,完全不必要像地球人的飛行器那樣,在駕駛艙壁上開幾個視窗,裝幾塊耐溫耐壓的抗震玻璃。曾有闖入飛碟內的目擊者說,在裡邊可以「透明」地看到外面世界,就可能是這個原因所致。

飛碟駕駛艙的正下方有中心通道,便於外星人在飛碟起、降時觀察下面的情況,而且可以經過中心通道進出飛碟。

飛碟的上部碟與飛碟的核心部分外廓、下部碟上凹部分外廓的結合間隙之間,存在極強的強磁懸浮效應,上部碟不僅可以繞著核心部分高速旋轉,也可以隨著下部碟一起繞著核心部分高速旋轉,同時也可以以相同的旋轉速度和相反的旋轉方向相對於下部碟高速旋轉。這樣,上部碟可處於相對靜止狀態,與飛碟核心部分和駕駛艙保持在同樣平靜的位置。外星乘員可以通過中心通道內的艙門進入中部碟部分,以便檢查安置在中部碟的「貨艙」和檢查上部碟中主管飛碟在水準方向(飛碟碟盤的水準方向)實現直角換向、反嚮換向和任意換向時或換向後的加速、減速和勻速旋轉運動或直線運動的動力推進系統。此外,上部碟在作為外星人的「休息艙」、「養料供給艙」、「實驗研究艙」的同時,也是安置武器自衛系統的地方,因為在飛行過程中,上部碟處於相對靜止狀態的持續時間要長一些,而上部碟的內部體積相對於駕駛艙、核心部分和中心通道都比較「寬敞」,武器系統便有足夠的備用空間,並且在工作時不致因為高速旋轉可能帶來的相對誤差影響其發射命中率。

上部碟的強磁懸浮旋轉運動的動力,來源於飛碟的核心部分和下部碟的儲磁部分,由相互間強磁懸浮間隙傳遞過來。當上部碟相對飛碟核心部分做高速旋轉運動時,其外表面的「凸」形輪廓,在星球表層大氣中按照飛碟著陸或向星球球面運動時的速度要求,起著一定的向下部碟方向的作用力。在地球引力場中,重力作用比較明顯,但在其他星球引力場(比如月球引力場)中,引力作用不太明顯,飛碟在降落時就要藉助一下上部碟外表面與外部大氣(或星際粒子)的摩擦向下的「力」的作用。

飛碟的下部碟包括了在星球表層大氣中(或星際真空粒子中)高速旋轉而產生向上升力的「凹」形輪廓表面和產生向下降力的「凸」形輪廓表面。飛碟在運行時,下部碟相對於核心部分高速旋轉的時間要相對長一些。下部碟也可以隨著上部碟一起繞著飛碟核心高速旋轉,同時也可以以相等的旋轉速度和相反的旋轉方向相對上部碟高速旋轉。這時下部碟相對於飛碟核心部分和宇航員駕駛艙「暫時」或「暫態」地相對靜止不動,外星人便可以乘機通過中心通道的艙門進入下部碟體內部,檢查實現飛碟上、下、左、右各方向運動的動力推進系統,也可檢查停放在下部碟中的小飛碟——子碟。由於下部碟內部相對空間較大,可存放很多子碟。又由於下部碟內磁場較強,小飛碟在自動加磁補給中效果會更好。子碟的下部碟內部,主要設置動力推進系統和武器自衛系統。母碟的下部碟內也有武器自衛系統,下部碟的體積大,易受攻擊,武器自衛系統放在下部碟中比較方便自衛或進攻。從目擊報告中提供的資訊分析,飛碟的武器自衛系統主要是鐳射或強電磁束。

下部碟的高速旋轉運動的動力,來源於飛碟的核心部分,通過彼此之間的強磁懸浮間隙傳遞過來。下部碟的表面輪廓面積幾乎占去整個飛碟表面輪廓面積的80%~90%,因而,下部碟要有一個很強的高速旋轉運動的動力支持,並且維持高速旋轉狀態的時間要比上部碟長很多。下部碟的表面輪廓的高速旋轉狀態,不僅是為了在星球表面大氣中克服摩擦阻力並且產生向上或向下的升力或降力,也是為了在星際真空中以亞光速、光速和超光速飛行時克服宇宙粒子的摩擦阻力。

由於下部碟的亞光速、光速和超光速的高速旋轉運動,它在自轉過程中構成了愛因斯坦相對論所定義的「非慣性系」,其表面或內部產生了時間膨脹和空間彎曲的效果。當地球人進入下部碟的時間膨脹區域時,僅僅幾天的有感時間,相對地球的人類已經度過了幾十年時光。因此當這些闖入飛碟的人最後被外星人通過中心通道放回人間時,都會顯得相對年輕。另外,進入上部碟或駕駛艙中的地球人的時間漸進頻率如果與同室的外星人一致,但與地球人類本身的時間漸進頻率不一致,這段相對時間過後,重返地球時,他們本人不會感到太多的時間流逝。基於此理,如果外星人有必要在長期的星際旅行中延長自身的「壽命」,他們就可以「輪班」在下部碟的「冬眠艙」中減緩時間進程。

飛碟的核心部分是飛碟運動和動力的發源地,包括飛碟能源的吸收、儲存、發生和輸出幾個過程。在核心部分有巨大的電磁能,甚至強大到產生磁力線颶風,形成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旋渦中心,這個中心正好是飛碟的中心通道。因此外星人出、入飛碟,子碟與母碟的「合二為一」和「一分為二」等都是與此吸引力和排斥力有關,甚至地球人在中心通道附近時也被迅速磁化,或被吸入飛碟,或被彈出很遠的地方。母碟向子碟補充「燃料」時,也是通過中心通道把能量送到子碟的核心部分。飛碟的核心部分所產生的強大的颶風電磁場,通過中心通道與上部碟和下部碟接合部位的強磁懸浮間隙輸出能量,一般向下部碟輸送的磁能更多,因為下部碟不僅要自身高速旋轉,同時還要帶動上部碟一起旋轉,此外電磁能還作為武器系統的能源,又作為下部碟內部正在「儲磁」的子碟的能源。經計算,一個直徑為10米的二維飛碟的核心部分的電磁能量,可能有幾千至幾千萬高斯的電磁能量。難怪飛碟會產生強大的電磁干擾。

由於飛碟的核心部分是強磁動力裝置,因此,當飛碟飛臨電廠或高、低壓輸變電系統時,強大的磁力線會造成一個電廠、一個基地甚至於一個大城市停電。要使一輛汽車的發動機系統或一架飛機的武器電控系統失靈,更是輕而易舉的事,它只要把高能電磁束像高壓水龍頭一樣噴射出來就可以了。

另外,當飛碟降落在地球表面時,從中心通道“湧”出來的飛碟的“靜態磁能”,使中心通道下面對應著的農作物,呈與靜態磁能的旋向一致的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均勻偏倒。這種現象與目擊報告中圓圈狀的麥田痕跡有很大的關聯。一般來說,圓圈的直徑大小正好是飛碟中心通道的直徑。但對於不知飛碟結構的地球人來說,會對麥田怪圈的出現感到十分神秘奇怪,這主要是因為中心通道“湧”出來的飛碟靜態磁能,不但把麥田上的麥子順著磁場的旋轉方向“壓”倒,而且不會產生很多的放射性微粒或幾乎沒有放射性殘餘可查。

當外星人經過具有核心部分強大的靜態磁能的中心通道走出飛碟時,就已經自動給其身體及各系統補充磁能。他們不僅可以自身磁離子化以實現穿牆走壁,“飄”然而出,也可以把地球人磁離子化,使地球人瞬間消失。他們只要用目光送來一絲電磁波就可治癒地球人身上的病灶。他們也可以用相同頻率的靜態磁能與地球人大腦反應時的腦微電脈磁場相融合,起心靈感應作用,從而解決了外星人與地球人之間的語言翻譯,當他們面對英國人時英國人的心靈裡便會感應出外星人在說英語,當他們面對俄國人時,俄國人卻“聽”到了外星人在說俄語。但人們發現,飛碟的主人一般不大願意與人類更多地接觸,這可能是更多的接觸會消耗掉他們的磁能以致影響他們飛碟的起飛。

飛碟在不同星球表面降落時,根據著陸點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使用著陸架。飛碟在起飛時,可由其中心通道「湧」出來的強磁能量束產生升力起飛,也可由飛碟外廓的高速旋轉,利用飛機機翼的升力原理來上升。究竟用哪種方法,這要看著陸點的環境和周圍大氣密度以及上升速度的要求而定。飛碟起飛後,把著落架收回到中心通道在合適的位置放好,這一點和地球人類飛機收放起落架的道理類似。

中心通道是母碟向子碟輸送磁能的「臍帶」,也是飛碟「吞食」磁力線的消化系統。

飛碟的動力裝置是飛碟的心臟,它通過吸收、儲存、激發和輸出強磁能量,產生飛碟各部件的強磁懸浮和高速旋轉運動。飛碟的特殊的動力裝置,可實現直角換向、反嚮換向和任意換回這樣一些特殊功能,這決非地球上的任何一種動力裝置可比擬。這樣的二維、三維甚至多維動力裝置是依靠強磁能量產生強磁內動力來推動飛碟旋轉和運行的。而這樣的強磁磁能設備決不是繞幾個線圈接上幾萬伏甚至幾十萬伏高壓電就可以實施的簡單設備。

至於飛碟結構與動力裝置的製造原材料是什麼?動力裝置的強磁化能源是由飛碟從各個星球上吸取?還是由飛碟在飛行中從星際空間的磁化離子或者星際電磁場中捕捉?還是各飛碟間一級一級由大向小地超時空傳遞?這些都是地球人類需進一步探索研究的課題。飛碟的結構和動力裝置絕不同於地球人的飛行器,它涉及到多學科的內容:包括電磁理論、引力場理論、材料科學、天體物理學及愛因斯坦相對論等。地球人類要仿造出一架外星人的飛碟,恐怕還要經過無數次的科學實驗,經歷無數次的失敗。相信地球人類總有一天會製造出一架可與UFO媲美的飛行器,而這個時間已離我們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