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效應 — 自我認知中的盲區

很多人都有這種體會,旁觀某些事物時,對於其中的規律和原理看得非常清楚。但一旦事情到了自己的身上,往往就「當局者迷」,自己倒不知道怎麼做才好。

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找來二十五個相互瞭解的熟人,請他們每個人分別根據九個標準,即文雅、幽默、聰明、愛交際、愛清潔、美麗、自大、勢利、粗魯,對所有人,包括自己在內排名次,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和其他二十四個人進行評價。這樣,每一個人的每一個方面都有一個自我評價,還有二十四個他人做出的評價。經過統計分析發現,這二十四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誇大優點和掩飾缺點的傾向。例如,有一個人自以為自己的文雅程度應該名列前茅,可是把其他人在這方面給他評定的名次平均一下,他的「文雅」程度僅列第二十幾名。還有一個人,給自己「愛清潔」的品質的名次比他人給他的平均名次提前了五名,對「聰明」和「美麗」的程度的評價都提前了六名,而對自己「勢利」「自大」「粗魯」程度的評定卻比別人評得低,他定的名次比別人給他定的後退了六名。

從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和看法與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更有難度。

有一個古代笑話是這樣的:一位官差押解一個犯了法的和尚上京。住店時,和尚藉機把他灌醉,又給他剃了個光頭,然後逃之夭夭。官差醒來後,發現屋中少了一人,大吃一驚!繼而一摸光頭卻又高興地說:「幸好和尚還在!」可隨之又困惑起來,「可是,我在哪裡呢?」

當然,一個理智正常的人,大概不至於鬧出不知「我在哪裡」的笑話。這個故事的寓意在於:人要真正認識「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國宋朝著名的文學家蘇東坡曾經寫過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詩,恰到好處地說明瞭這種情況。

對「自我」這個猶如在自己手中的東西,人們往往難以正確認識,從某種意義上講,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現實往往要更困難。因此社會心理學家將人們這種難以正確認識「自我」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蘇東坡效應」。

常言道,「人貴在有自知之明。」然而,我們每個人從懂事起就嘗試著認識自己,總會思考類似於「我們從哪兒來」「我是誰」之類的問題,而隨著年齡稍長,我們又會思考「我有著什麼樣的性格」和「我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之類的問題,這都屬於自我認識的範疇。

對自己的認知越完善的人,就越能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和性格,而對自己有足夠瞭解的人,才能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而做出正確的抉擇和判斷。

二十世紀初,有位叫拉賽爾·康維爾的美國牧師,以「藏寶石的土地」為題在美國巡迴演講,他的演講在整個美國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據說他舉行了多達六千場次的演講,大概內容是:從前印度有個叫阿里·哈弗德的富裕農民,為了尋找埋藏寶石的土地而變賣了家產,出外旅行,最終窮困而死。可是,此後就有人從他賣出的土地裡發現了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石。康維爾引用這個真實的故事,並用大量的實例說明,人們向他所尋求的,恰恰是自己手中的東西。這就是一個對自我認識的問題,也是「蘇東坡效應」所折射出來的哲理。

從這裡可以看出,蘇東坡效應給了我們三大啟示:

第一,很多人不能客觀地認識自己。

一個人最大的劣勢是什麼?有的人覺得是自己家庭貧窮,有的人則認為自己沒有高學歷,還有的人可能認為自己的相貌不夠出眾······這些都是人們在當代社會競爭中的劣勢,但對於既成的客觀事實,一些人能很快調整心態,認清自己的不足,激發進取的信心,從而改變了自己不良的現狀。而有一部分人卻是怨天尤人,牢騷不斷,卻從來沒有去嘗試接受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加的頹廢,直到澈底沒落。

第二,通過別人來充分認識自己。

「認識自我」一直是縈繞在人們心頭的一個難題。古希臘戴爾波伊神托所的人口處矗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認識你自己」五個醒目的大字,然而認識自我並非單純要靠自己,有時候藉助別人來認識自己,往往更為客觀、公正。

第三,最好的聽眾是自己。

想要認識自己,就要與自己進行深入的對話。這種對話是在內心深處的拷問和反省,是是與非的相互抗爭,也是自己思想鬥爭的根本形式。

克服「蘇東坡效應」的辦法,是深入「此山中」以探明自身,跳出「此山外」概括自己。簡而言之,就是要從微觀和宏觀這兩個視角的結合點入手。

我們可以將自己的頭腦設想成一個廣播電臺,它用兩種差不多功率的頻道向我們播送通訊,一個是A頻道,另一個是B頻道。

早上,上司把你叫到他的辦公室里,他肯定了你的工作,同時也為改進工作提出了幾項重要的建議。晚上你回到自己家裡,自然要想起當天所發生的事情。在這個時候,如果你把頻道調到A,「播音員」大概就會用如下的腔調向你說:「要當心,他想要給你穿小鞋呢!」可如果你把頻道調到B,「播音員」就會這樣說:「他對你的建議是正確的,對你是一片好心······」

在這種情況下,你聽哪個頻道的話,其心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如果長時間把頻道對準一個,就會越發被它吸引,改換頻道就會越發困難。

人們頭腦中存在的兩個「頻道」,社會心理學稱之為「主我」和「賓我」。人們在與其他人交流的同時,也需要自我的內嚮交流。當「賓我」向「主我」發出行動的命令時,「主我」或是唯命是從,或是拒不執行,當「主我」向「賓我」就某事提出質疑時,「賓我」或是對答如流,或是悶聲不響。人們常說的思想矛盾、自我鬥爭,就是「主我」與「賓我」所產生的對立狀態。

在現今社會中,如果想要瞭解認識自我,避免蘇東坡效應的發生,唯一的方法便是「深入此山中」去仔細探查。比如,營銷大王史玉柱說過,「誰消費我的產品,我就要把他研究透。一天不研究透,我就痛苦一天」。而且他對別人說他是營銷之神給出的回應是:「營銷是沒有專家的,唯一的專家是消費者。你要搞好的策劃方案,你就要去瞭解消費者。」而且他之所以能夠在後來的網游界取得成功,也和他骨灰級網路遊戲玩家的身份是分不開的。

先認識自己,從微觀和宏觀這兩個「視角」的「結合點」上去對準「焦距」,全方位地審視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長處,這樣才能生活中揚長避短,避免「蘇東坡效應」。

認知自己,知道自己的優與劣,是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制定自己的目標,長遠的方向,則是認知自己的作用。克林頓年輕時立志要當美國總統,並始終不渝為之奮鬥,最後實現了自己的目標。雖然不是每一個想當總統的人都能成為總統,想當老闆的人都能有自己的企業,但你只要努力奮鬥,就一定會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