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效應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速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一百倍以上,堪稱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動物。然後在跳蚤頭上罩一個玻璃罩,再讓它跳。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後,被重重地彈了回來。連續多次後,跳蚤改變了起跳高度以適應環境,每次跳躍總保持在罩頂以下高度。接下來逐漸改變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後主動改變自己的高度。最後,玻璃罩接近桌面,這時跳蚤已無法再跳了。心理學家於是把玻璃罩打開,再拍桌子,結果跳蚤變成「爬蚤」了。

心理學家通過這個實驗總結出了跳蚤效應,跳蚤在一次次地受到挫折和阻礙之後變得麻木而膽怯,於是調節了自己跳的目標高度,並且適應了它,不再改變。困難和障礙磨滅了它與生俱來的跳躍天分,使牠失去了跳躍的目標,慢慢地變成了爬蚤。

不僅跳蚤如此,人也一樣,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而沒有達到預定目標時,便灰心喪氣,不敢再去追求夢想,不是追不到,而是因為心裡就默認了一個「高度」。

這個「高度」常常使他們受限,看不到未來確切的努力方向。久而久之,形成一種思維定式,一次次喪失唾手可得的機會,最終一事無成。這種現象被科學家叫作「自我設限」。

人們往往會因為在生活中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太低,或者沒有給自己設定一個清晰的目標從而喪失奮鬥的動力,無法發揮自己的潛力最終只能慢慢流入平庸。

下面就有一個很好的例子。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亞海岸籠罩在濃霧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納島上,費羅倫絲·柯德威克涉水進入太平洋中,開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個游過這個海峽的婦女。

那天早晨,海水凍得她身體發麻,霧很大,她連護送她的船都幾乎看不到。時間一個鐘頭一個鐘頭過去,千千萬萬人在電視上注視著她。15個鐘頭之後,她被冰冷的海水凍得渾身發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遊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親和教練在另一條船上。他們告訴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棄。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濃霧什麼也看不到。幾十分鐘之後,人們把她拉上了船。而拉她上船的地點,離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當別人告訴她這個事實後,從寒冷中慢慢復蘇的她很沮喪,她告訴記者,真正令她半途而廢的不是疲勞,也不是寒冷,而是因為在濃霧中看不到目標。

柯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這一次沒有堅持到底。兩個月之後,她成功地游過了同一個海峽。

哈佛大學曾對一群智力、學歷、環境等客觀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做過一個長達二十五年的追蹤調查。

二十五年後,這些調查對象的生活狀況如下:3%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二十五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並向實現目標做著不懈的努力,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頂尖的成功人士;10%有清晰短期目標的人,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是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60%目標模糊的人,幾乎都生存在社會的中下層,能安穩的工作與生活,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餘下27%沒有目標的人,仍在社會的最底層過著動盪不安、時常抱怨的生活。

改變自己處境的人最多,但很少有人將其化為一個個清晰明確的目標,並為之奮鬥不息。或者曾有個目標,但是像那隻玻璃罩中的跳蚤一樣,因為外力的作用,而發生的改變。結果,有許多人都明白自己在人生中應該做些什麼,可就是遲遲拿不出行動來。根本原因乃是他們欠缺一些能吸引他們的未來目標。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洛杉磯郊區有個年僅十五歲的孩子,擬了一個題為《一生的志願》的表格,其中包括:「到尼羅河、亞馬孫河和剛果河探險;登上珠穆朗瑪峰、乞力馬扎羅山和麥特荷恩山;駕馭大象、駱駝、鴕鳥和野馬;探訪馬可·波羅和亞歷山大一世走過的路;主演一部像'人猿泰山」那樣的電影;駕駛飛行器起飛降落;讀完莎士比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譜一部樂譜;寫一本書;遊覽全世界的每一個國家;結婚生孩子;參觀月球·····.」

他把每一項編了號,共有一百二十七個目標。當他把夢想莊嚴地寫在紙上之後,他開始循序漸進地實行。十六歲那年,他和父親到佐治亞州的奧克費諾基大沼澤和佛羅里達州的埃弗洛萊茲探險。他按計畫逐個地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四十九歲時,他完成了一百零六個目標。他的名字叫探險家約翰·戈達德,美國著名探險家,他在自己的一生中獲得了一個探險家所能享有的一切榮譽。正是一個又一個清晰的目標成就了他的高度。

有什麼樣的目標,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萬萬不能像跳蚤一樣在遇到挫折後就對自己進行自我設限,把自己放在原地,那麼就永遠不可能突破自我,甚至連本來可以做到的事也變成了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