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養生箴言百則

1.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論語》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3.養生必先養德,大德必得其壽。-《中庸》

4.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黃帝內經》

5.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黃帝內經》

6.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 -《黃帝內經》

7.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無恚嗔之心···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 務,以自得為功。-《黃帝內經》

8.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黃帝內經》

9.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黃帝內經》

10.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節樂莫若禮。-《管子》

11.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素問遺編·刺法論》

12.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

13.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 孩。眾人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老子》

1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民至老死不相往 來。-《老子》

15.夫恬儋寂寞,虛無而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故曰:聖人 休休焉則平易矣。平易則恬儋矣。平易恬儋,則憂患不能人,邪氣不能 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莊子》

16.不能說其志意,養其壽命者,皆非通道者。-《莊子》

17.養心莫善於寡慾。-《孟子》

18.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淮南子》

19.太上養神,其次養形。-《淮南子》

20.聖人勝心,眾人勝欲,君子行正氣,小人行邪氣。—《淮南子》

21.得道者生以長壽。-《呂氏春秋》

22.凡養生,莫若知本,知本則疾無由至矣。-《呂氏春秋》

23.物也者,所以養性也,非所以性養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養 物,則不知輕重也。 -《呂氏春秋》

24.凡人三百六十節,九竅、五臟、六腑。肌膚欲其比也,血脈欲其 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氣欲其行也。若此,則病無所居, 而惡無由生矣。病之留,惡之生也,精氣鬱也。-《呂氏春秋》

25.調神氣,慎酒色,節起居,省思慮···為長生之大端。-《華氏中藏經》

26.心不憂樂,德之至也;通而不變,靜之至也;嗜慾不載,虛之至 也;無所好憎,平之至也;不與物散,粹之至也。-《淮南子》

27.勢利不能誘也,辯者不能說也,聲色不能淫也。美者不能濫也, 智者不能動也,勇者不能恐也,此真人之道也。-《淮南子》

28.人之所以不能終其壽命,而中道夭于刑戮者,何也?以其生生 之厚。-《淮南子》

29.喜怒哀樂之發···可節而不可止也,節之而順,止之而亂。-《春秋繁露》

30.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養生者,慎勿失 道。-《養性延命錄》

31.夫常人不得無欲,又復不得無事,但當和心、少念、靜身、損慮, 先去亂神、犯性,此則嗇神之一術也。-《養性延命錄》

32.少不勤行,壯不意時,長而安貧,老而寡慾,閒心勞形,養生之方也。 -《養性延命錄》

33.雖常服藥,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 -《養性延命錄》

34.養生大要,一日嗇神,二日愛氣,三日養形,四曰導引,五曰合 語,六曰飲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醫藥,十曰禁忌。過此以往,義 可略焉。-《養性延命錄》

35.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勞無過極,少無過虛。—《養性延命錄》

36.雖常服藥物,而不知養性之術,亦難以長生也。-《養性延命錄》

37.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抱朴子》

38.未遇明師,而求要道,未可得也。-《抱朴子》

39.天下悠悠,皆可長生也,患於猶豫,故不成耳。-《抱朴子》

40.凡為道者,常患於晚,不患於早也。-《抱朴子》

41.忍怒以全陰氣,抑喜以養陽氣。-《抱朴子》

42.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脩,不可以小損為 無傷而不防。-《抱朴子》

43.人之修真達性,不能頓悟,必須漸而進之,安而行之。-司馬承禎

44.人之所貴者生也,生之所貴者道也;人之有道若魚之有水。-司馬承禎

45.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積微成損,積疾成衰。—《嵇康集》修性以保神

46.安心以全身。愛憎不棲于精,憂喜不留于意;泊然無感,而體氣 和平。-《嵇康集》

47.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 —《備急千金要方》

48.凡心有所愛,不用深愛,心有所憎,不用深憎,並皆損性傷神。-《備急千金要方》

49.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養生要集》

50.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視、久聽。-《養生要錄》

51.善服藥者,不如善保養。 -《養老奉親書》

52.其救療于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

53.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衛生寶鑑》

54.春日融合,當眺園林亭閣虛敞之處,用抒滯懷,以暢生氣。-《攝生消息論》

55.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

56.物來順應,事過心寧,可以延年。-《壽世保元》

57.惜氣存精更養神,少思寡慾勿勞心。-《壽世保元》

58.仁可長壽,德可延年,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也。-呂坤

59.知恬逸自足者,為得安樂本。-《遵生八箋》

60.內外俱有養,則恬愉自得而無耗損之患,故壽亦可以百數。-《類經》

61.我命在我,不在天。-《仙經》

62.養生以不傷為本。-《仙經》

63.若能任理而不任情,則所養可謂善養者矣。-《醫說》

64.景世安樂長壽,長壽生於蓄積。-《十問》

65.養生之法有四:曰寡慾,曰慎動,曰法時,曰卻疾。-《養生四要》

66.勞形按影皆非道,鍊氣吞霞更是狂。 -《悟真篇》

67.夫心者,萬法之宗,一身之主,生死之本,善惡之源,與天地可 通,為神明之主宰,而病否之所由系也。-《壽世青篇》

68.精、氣、神,養生家謂之三寶。-《理虛元鑒》

69.戒暴怒以養其性,少思慈以養其神,省言語以養其氣,絕私念以 養其心。—《續附·養生要訣》

70.神強者長生。—《彭祖攝生養性論》

71.人借氣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 -《姥姥恆言》

72.老人之情,欲豪暢,不欲郁郁開,可以養生。 -《類修要訣》

73.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養心要語》

74.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不易白。-《醫先》

75.暴喜傷心,暴怒傷肝,暴恐傷腎,過哀傷肺,過思傷脾。-《養生四要》

76.養心莫善於寡慾。欲不可縱,欲縱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衰。-《養生四要》

77.善養生者,先除慾念。-《男女紳言》

78.事從容則有餘味,人從容則有餘年。-《呻吟語》

79.養心無別法,只寡言、少食、息怒數般。-《浪跡叢談》

80.大喜蕩心,微抑則定;甚怒煩性,稍忍即歇。—《退庵隨筆》

81.人但知過怒過哀足以害性,而不知過喜過樂亦足以傷生。-《退庵隨筆》

82.琴醫心,花醫肝,香醫脾,石醫腎,泉醫肺,劍醫膽。-《幽夢續影》

83.人生如天地,和煦則春,慘郁則秋。-《醫述》

84.心胸裡頭能撐船,健康長壽過百年。-諺語

85.看一個醫生不如交一個朋友。-諺語

86.心樂為良藥,神傷致骨枯。-諺語

87.不氣不愁,活到白頭。-諺語

88.說說笑笑,通通七竅。-諺語

89.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諺語

90.笑口常開,青春常在。-諺語

91.遇事不惱,長生不老。-諺語

92.千保健,萬保健,樂觀方才是關鍵。-諺語

93.一日三笑,人生難老;一日三惱,不老也老。諺語

94.生氣催人老,快樂變年少。諺語

95.遇怒不要惱,遇難莫急躁。-諺語

96.常樂常笑,益壽之道。 -諺語

97.房寬地寬,不如心寬。-諺語

98.知足者常樂,善笑者長壽。-諺語

99.要活好,心別小;善制怒,壽無數。-諺語

100.笑口常開,百病不來。-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