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冠心病患者而言,康復治療就是目前國際上推薦的有效方法。例如,對於無嚴重併發症的心肌梗死患者,康復治療可以從住院的第2、3天就開始介入,早期運動可以從患者肢體的被動活動開始。
1.有氧運動對冠心病有益
冠心病運動康復,通過規律的有氧運動調節體內交感神經系統及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降低靜息時收縮壓和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外周血管的緊張度,增加心排出量,改善冠脈系統供血。同時,使膽固醇水準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比值增加,穩定斑塊,延緩或阻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另外,有助於提高冠狀動脈對心臟缺血時產生的舒血管物質的敏感性,擴大冠狀動脈和毛細血管口徑,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的形成加大血流量,改善心肌營養。也可加強心肌對脂肪酸和乳酸的利用和氧化,提高心肌對氧的利用率,減輕危險因素的威脅。
2.適合冠心病的康復運動
冠心病患者運動能緩解癥狀,做些簡單的活動,可進行中等強度的步行、慢跑等有氧訓練。有人觀察16分鐘跑3000米或26分鐘跑5000米,可使血中的膽固醇降低350毫克/升。還可配合太極拳、氣功等,心率一般控制在130次/分左右。
(1)步行與慢跑。步行簡便易行,宜在優美環境中進行。對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效果最好。即慢步為1~2千米/小時,散步為3千米/小時,快步為5千米/小時,疾步為6千米/小時,慢跑為8千米/小時。每分鐘步行100步以上者 可使心率達100~110次/分。
一般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每次15~30分鐘,中間休息1~2次,每次3~5分鐘,以後可逐漸增加步行速度和持續時間,直至3~5千米/小時,步行30分鐘休息5分鐘,每日2次,持之以恆。
也可用下面方法步行:①步行400~800米路,3~4分鐘走200米,休息3分鐘;②步行兩段1000米平路,用18分鐘,走1000米,休息3~5分鐘,再走1000米;③2000米平路,其中有5~10度坡度的路100米,再用25分鐘走1000米,休息8~10分鐘,再走1000米。
慢跑雖然容易取得鍛鍊效果,但因其跌倒外傷較多,也曾有猝死的報道。因此,對老年人、心功能有明顯損害、體質較差者,不可貿然從事。
步行時應選擇平坦路,步幅均勻,步態穩定,呼吸自然,防止跌跤。
(2)走跑交替。每天1~2次,每次走跑距離2000~3 000米,時間為20~30分鐘。先步行1分鐘,然後跑半分鐘。反復交替進行。
(3)游泳。體力較好,原來會游泳,具有條件,能長期堅持者,可以從事游泳鍛鍊。據報道,游泳可使攝氧量增高,為6.5~8.9運動強度不等。游泳前要做好準備活動,以免時間過久,引起肌肉痙攣和心絞痛發作。
(4)太極拳。太極拳動作舒松自然,動中有靜,對合併高血壓冠心病者更為合適,簡化太極拳運動量較小,心率只能達到90~105次/分。
(5)氣功。運動量太小,適于病情較輕或配合其他體育活動應用。
3.冠心病運動鍛鍊有禁忌
千萬注意,在心絞痛發作和心肌梗死病灶尚未修復時期不要運動。
(1)不穩定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冠心病合併心功能不全時,不適合做體育鍛鍊。若要做運動鍛鍊,須經醫務人員評價後進行。
(2)每次運動的持續時間應根據每個患者的運動耐受情況而個體化處理。一般是熱身運動5~10分鐘達到靶心率,中等強度15~20分鐘,再進行5~10分鐘的整理運動,每週訓練的次數國際上多採用3~5天的頻率。
(3)運動量要達到一定的閾值才能產生訓練效應,一般認為每週的運動總量為2.9~8.4千焦(相當於10~30千米)。每週運動量小於2.9千焦只能達到維持身體活動水準的目的,不能提高運動能力。
(4)鍛鍊最好與家人或朋友結伴而行,這樣能夠互相照顧,保證安全。每次外出鍛鍊時,應隨身攜帶保健盒(急救盒)。
〔專家提醒〕冠心病老人運動要避開「高峰期」,將運動時間安排在下午或晚上。「高峰期」是指上午6—9時,該時段為冠心病的高發期。由於人的交感神經活性較高(交感神經興奮意味著心率會加快,血壓會增高),從而引起心肌細胞活動的不穩定,容易發生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