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是穴」就是當醫生拿捏病人某一敏感的部位時,病人隨即喊出「啊」的聲音,以示疼痛的反應,因此形象地取名「阿是穴」。阿是穴又叫做天應穴,以壓痛處為穴,沒有固定的部位。這類穴位是在一定的病理狀態下出現的。在《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中寫道:阿是穴名為天應穴,不是穴。《千金要方》:「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雲阿是,灸刺皆驗,故日阿是穴也。」臨床觀察,在一定情況下按壓阿是穴能出現固定穴不能起到的作用,而且顯示出很好治療效果,特別是在以疼痛為主症的某些病症時,尤為明顯。另阿是穴已廣泛地應用於臨床,按圧阿是穴不僅有治療作用,而且對某些疾痛也有診斷作用。早在《靈樞經·官能篇》中就有了記載。阿是穴找穴方便,所以在家庭推拿中能起重要作用。
(一)阿是穴的診斷和治療作用
祖國醫學認為「有諸內,必形諸外」。並指出,阿是穴就是經絡學說中的一些局限性皮膚刺激點的反映,如臨床上常有的酸痛、麻木、快感、冷熱、跳動、等現象,通常可作為診斷及治療疾病的一種依據。阿是穴也是體表經氣集聚之處,是疾病反應之處,便是治療上刺激的部位。在許多壓痛點中,最明顯的壓痛點就是診斷和治療各種疾病的部位。如臨床上最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在下肢的足三里穴,在背部脾俞、胃俞上有壓痛;循環系統疾病在天宗穴和背部心俞、膈俞穴上有明顯壓痛;肝膽疾病常在右側的肩胛部及右脅肋部疼痛或壓痛;腰部的疾病腰4、5脊椎旁有明顯壓痛;肩關節疾病通常在「肩三點」處有明顯壓痛;坐骨神經痛常在環跳、承扶、殷門、委中、承山穴有明顯壓痛;網球肘多在曲池穴有明顯壓痛;面神經癱瘓常在聽宮、聽會、耳門、醫風穴處有壓痛;頭痛常在太陽穴有壓痛。因此,在治療時,採用點揉、按壓壓痛點,常可使病情逐漸緩解。另外,筆者多年臨床觀察發現,常有肩頸同病和腰腿同病。治療時,頭頸及上肢疾病多採用手法在頸椎部進行強刺激;對於胸腹部疾病多用手法在胸椎部進行強而有力的刺激;對於腰及下肢疾病多用手法在腰椎部進行強而有力的刺激。另外,還有肩頸、上肢同治,腰腿同治,胸腹同治,頭面同治的治療方法,常常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阿是穴的治療方法
1.胃脘痛的治療方法:胃脘痛又稱「胃痛」,由於痛近心窩,故亦有稱為「心痛者」。引起胃脘痛的病症很多,常見的有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痙攣、胃神經官能症等。本症發作時,可採用阿是穴的推拿方法治療,其主要原則是行氣止痛。主要方法是患者取仰臥位,用點揉中脘、下脘、足三里、三陰交穴(雙),然後再取俯臥位,點揉膈俞、脾俞、胃俞穴,幾穴交替點揉,反復點揉5~10分鐘。用力由輕漸重,不宜用力過猛。通常施術3~5次,隔日或每日治療一次,疼痛即可減輕或消失。
2.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為「冠心病」,多見於中老年,在我國女性多於男性。現代醫學認為系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不同程度的心肌缺氧缺血而發病。本病臨床常以胸悶、心疾痛為主要癥狀。可採用阿是穴的推拿方法治療,其方法簡便,療效快。治療原則是通陽止通。患者取仰臥位,術者雙手推拿病人胸部以宣通陽氣,緊接著點捏內關穴(雙)共5分鐘左右。而後俯臥,用拇指點揉心俞、膈俞、天宗等穴,時間5~10分鐘,通常全過程15分鐘,一般施術後胸悶、胸痛的感覺隨次減輕。
3.坐骨神經痛的治療方法: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的疼痛,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坐骨神經痛的主要症癥狀是沿坐骨神經走向,即腰、臀、大腿後側至小腿後外側,再至足背等處呈放射性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治療時。採用推拿阿是穴,以通絡止痛。患者常取俯臥位,先用掌揉法自腰部至下肢,以使其放鬆,而後重點採用強手法刺激環跳、承扶、殷門、委中、承山等穴,反復點揉。用力由輕到重,反復施術10~15分鐘,一般堅持5~10次即可。可改善癥狀,以至臨床痊愈。
4.肩關節周圍炎的治療方法: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又名凍結肩,它是一種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無菌性炎症。本病是中老年的常見病。急性期常以疼痛與活動受限為主症。在臨床上採用推拿阿是穴的方法治療。病人常取坐位,醫者用左、右手的拇、食、中指反復在患側肩關節周圍點揉肩貞、肩醪、肩髃,天宗等穴。手法用力由輕漸重,時間為每次點穴5~10分鐘,一般5次疼痛逐漸減輕或消失。
5.面神經癱瘓的治療方法:面神經癱瘓亦稱「面癱」,為顱神經病變中最常見的疾病。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較為多見。本病發生多因乳突孔內面神經的急性非化膿性炎症以及面部受風著涼所引起。一般認為是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因受風寒而痙攣,導致該神經缺血、水腫而致病。其主要癥狀是以口眼向一側歪斜,鼻脣溝消失,耳下或乳突部常有明顯的疼痛,一側眼不能閉合,流淚,不能皺眉,說話和進食均不方便。採用阿是穴的推拿方法治療本病,經觀察療效比較滿意。其方法是:病人常取端坐位,醫者立於患者對面,用右手的拇指、食、中三指點揉面部的太陽、印堂、人中、地倉、頰車、聽宮、聽會、耳門、醫風等穴,幾穴交替點揉。在臨床上,推拿治療的原則是在面神經癱瘓初期,健側用強而有力的手法,患側用弱而輕的手法。面神經癱瘓中後期,採用平衡的手法進行點揉,每次治療15分鐘。早期面神經癱瘓一般推拿10次後可臨床治癒。
6.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法:三叉神經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發生陣發性的燒灼樣疼痛,多發生在中年。三叉神經共分三支,第一支為眼支神經;第二支為上頜神經;第三支為下頜神經。在臨床上通常以第二、三支同時疼痛者較多,常見為一側分布區的疼痛發作,出現陣發性閃電樣劇烈疼痛,如刀割、如針刺般,常有明顯壓痛點。臨床觀察,採用阿是穴推拿治療效果滿意,病人樂意接受,尚無副作用。方法為常用右手拇、食、中指交替地點揉太陽、地倉、頰車、風池、合谷穴,每次點揉5~10分鐘,5~10次為一個療程,一般手法治療後疼痛可逐漸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