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家庭推拿

(一)病因

頸椎及其椎間盤退行性病變所引起的頭頸、四肢、上胸背、內臟征侯群,統稱為頸椎病,亦稱為頸椎綜合征。本病癥狀錯綜複雜,治療方法各有千秋。現只介紹家庭推拿治療的方法。

(二)癥狀

1.年齡在40~60歲左右,患有眩暈、惡心、頭痛、頸項疼痛。有的伴有猝倒,持物落地,視物不清,肩臂麻木、疼痛;有的四肢無力,肢體發涼,仰頭視天則癥狀加重。甚則目不能睜,頭重腳輕。

2.經X光片檢查可發現頸椎骨質增生,頸椎生理前凸消失或後突,椎間隙狹窄、項韌帶鈣化等表現。

(三)家庭推拿

治療頸椎性眩暈症的具體方法是:患者通常取坐位,家人立於患者背後。在兩側肩頸及背部採用滾法,反復施術3~~5分鐘,以放鬆肌肉,緩解痙攣。術者繼則立於患者正前方,左手大拇指與其餘四指分開,進行單抱椎。先自右側太陽穴開始,經顳部至風池穴,而後再自風池推至肩井穴;左側用同樣的方法操作,往返3~5次,並用大拇指點揉百會穴5~10遍。然後術者立於右側面,用左側掌心貼於前額,右手五指分別置於頸後兩側大筋(拇指在左側,其餘四指在右側)上,進行拿揉。操作時,右手用力將頸椎向上提拿,(見圖60),並點揉風池及風府穴。點揉風池時,自風池揉至肩井穴;點揉風府時,自風府點揉至大椎穴。緊接著右手五指分開,在背部的督脈和膀胱經進行五指撒揉,自肺俞穴揉至腰椎,往返3~5次。繼則擠捏兩膀,點揉手三里、曲池、內關、合谷等穴,反復3~5次。以上操作全過程需20~30分鐘,通常隔日或每日推拿1次,10次為一個療程。

(四)推拿治療頸椎病的機理

1.頸椎病的臨床表現頗為複雜。現代醫學將此病分為神經根型、脊椎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等。而祖國醫學中無詳細論述。但考其病因、病機及表現,屬「痹症」之範疇。本節主要闡述的是椎動脈型,也就是中醫認為的昏厥症。

2.《素問·痹論》曰:「風寒濕三氣雜致,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濕氣甚者為著痹,寒氣甚者為痛痹」。痹者,閉也。有閉塞不通之意。蓋痹症的成因是風寒濕邪侵襲人體,致經絡、氣血壅滯,不能暢通。由此可見,推拿治療本病其手法是以通法為主,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3.頭為諸陽之首,內藏神明為清空之髒,位居至高,內涵腦髓,以統全身。因此,在治療頸椎性眩暈症時,理應在頭部以單抱、雙抱椎,提拿頸椎,鬆弛任、督二脈。以點揉百會穴,以通百脈之會交之處,督脈行循脊背,直貫頸項頭部,貫通上下,為陽經之海。另在治療眩暈症時,用手法在背部作五指散揉。在督脈和膀胱經之氣舒通,故諸症消除。

4。治療頸椎病時要以「被動」與「主動」相結合。患者在推拿治療的同時,要配合頸肩部的自身運動,多作仰首觀天,左右旋轉頸部等運動,特別是低頭伏案工作的人尤其要強調動靜結合,否則效果不佳。

(五)頸椎牽引法

家庭頸椎牽引法可在坐位下進行,將自製的頸椎牽引帶套在頸部,頸前後用布帶固定,兩上端懸掛于牽引架上,逐漸增加牽引重量。其方法是用頸枕布套托住下頜和枕後,通過滑輪裝置懸重而獲得牽引力,以體重作為對抗牽引力。每次牽引20~30分鐘,每日1~2次(早、晚或晚間1次)。牽引重量酌情而定,一般由10斤開始,5天以後可增加到15~20斤。

牽引套的製做方法:可用兩塊毛巾疊成雙層,或用兩個口罩,一塊托住枕部,一塊托住頜部,然後用繩子或結實的布帶連結起來,做成簡易的牽引套。

頸椎牽引反應:在牽引的初期可能會出現輕度的頭暈、惡心等反應。如果出現以上反應,可每天牽引1次,待適應後,再逐漸增加,每天牽引2次。另外,有的頸椎病病人不適應于牽引治療,如果連續牽引3~5次後仍出現不良反應,甚至病情更加重,應去醫院治療。

頸椎牽引的注意事項:不宜在過飽或飢餓的情況下牽引;情緒不好時不宜牽引;牽引重量不能過重,以防肌肉疲勞而產生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