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家庭防治

(一)病因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又稱增生性骨關節炎、肥大性膝關節炎、變形性膝關節炎。在北方俗稱為「老寒腿」,是中老年常見的疾病,也是一種正常退行性病變。

(二)癥狀

各個病人表現不一,有的無任何癥狀,有的疼痛明顯,並逐漸加劇,甚者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本病臨床特點是病人年齡大,多數為60歲以上的老人,且多發于男性,有時由輕度外傷、著涼、負荷過重等誘發。起病緩慢,初期膝關節酸痛、活動不靈活,早晨起床或久坐後起立時,疼痛最明顯,活動片刻後,癥狀消失,步行過久時,疼痛加劇。正坐、起立時,患膝疼痛明顯。上下樓梯困難,尤其是下樓或下蹲時,疼痛更明顯。髕骨周圍輕度壓痛。活動肘膝關節有輕摩擦音,日久則出現肌肉縮萎。膝關節內側有壓痛,大多數病人在膝關節內側能觸及痛性結節。膝關節周圍水腫,步履不穩,甚則出現跛行。中醫認為膝痛多因肝腎兩虛,因肝主筋,腎主骨,肝腎兩虛則筋骨出現病態反應。X光片提示:膝關節平台骨有骨質增生。

(三)家庭推拿

1.仰臥位:通常患者仰臥,將病側下肢伸直,家人立於右側,用雙手自大腿前經膝部至小腿交替擠捏,再自小腿向上,經膝蓋部至大腿前側擠捏。往返擠捏數次,手法由輕漸重。如膝關節內有積水,可用右手掌心貼于膝蓋上,以膝蓋為中心向上下左右推動,往返3~5次,使積水擴散。

2.俯臥位:上法做完後,患者取俯臥位,仍將患側下肢伸直,術者立於右側,其方法按仰臥法操作。

(四)自身推拿

患者通常取坐位。先用右手五指分別在膝關節周圍反復推拿、點揉5分鐘,使有酸脹之感。然後用右手掌心貼于膝關節周圍用力來回搓擦3分鐘,使有溫熱感。最後用右手拇指點捏雙側滕眼及血海穴,反復點捏5分鐘(膝眼穴在屈膝時髕骨與髕骨韌帶內外側的凹陷中,外側為外膝眼,內側為內膝眼。血海穴在髕骨內上角上方2寸處)。

(五)藥物熏洗法

用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的中藥紫丹參、透骨草、荊芥、黃柏、牛膝、當歸、丹皮、赤芍、紅花、苦參、防風等藥的常規劑量合摻加水煮沸,倒入桶或盆內,將膝關節暴露,先熏後洗,洗至藥水冷後為止。

(六)體育療法

1.把一根長一尺左右的木棍或一斤裝的酒瓶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將腳放在上面,用腳底來回搓動20次,每次搓動至膝關節內有溫熱感為止,每日2~3次。然後身體站立,兩膝關節呈半屈膝位,用兩手掌心分別按在膝蓋上,做膝關節旋轉運動,左右各旋轉20次。

2.散步:患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病人往往因疼痛而怕走路。而中醫認為冷則血停,熱則血行,動則生熱,熱則暖經,經暖血活,疼痛即輕。因此,應積極主動運動,多散步、多走路。每天早、晚各散步或小跑一次,每次20分鐘。

以上四種方法,可連續運用,也可早晚選擇運用。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