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昕 劉海林 消化內科
消化性潰瘍的發病具有一定的季節性,無論初發或復發,都是以氣溫多變時最易發病。因此,在季節交替時,尤應注意防寒保暖、顧護脾胃,以免誘發消化性潰瘍病。
病例:劉先生是一家旅遊公司的老司機。由於工作的原因,他經常奔忙在路上,飢一頓飽一頓的。不久前,劉先生如廁後發現自己的大便呈黑色,感覺雙腳發軟,一下子跌坐在衛生間。被緊急送醫後,初步診斷為消化道出血。等劉先生病情穩定後,醫生又為他做了胃鏡檢查,在胃鏡下清楚地看到,劉先生的胃竇部有多個潰瘍,可見引起他消化道出血的「罪魁禍首」正是潰瘍。
為何消化性潰瘍易在寒冷季高發
胃竇部潰瘍屬於消化性潰瘍的一種。消化性潰瘍主要是指發生在胃與十二指腸的潰瘍,是一種易反復發作的慢性疾病。大致來說,10個人中會有一人在其一生中被消化性潰瘍光顧。
一般來說,消化性潰瘍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秋冬、冬春交替、氣候波動性變化較大時最為多見。這主要是三方面原因造成的。
(1)氣溫下降會引起人體自主神經興奮性高、功能紊亂,抵抗力有所下降。同時,人體的血管收縮後,相應的胃黏膜血管也會隨之收縮,血流量減少,黏膜受到的保護就有所減弱,容易引起各類胃病發作。
(2)換季時節的氣溫突變易促進胃酸分泌,使胃腸道發生痙攣性收縮,降低其抵抗力和適應性,因而誘發消化性潰瘍。
(3)由於天氣寒涼,不少人喜歡吃辛辣食物或熱食來驅寒。例如,火鍋,這也會增加對胃部黏膜的刺激,最終引起胃出血。加上過勞或精神緊張等因素,使原有的潰瘍攣縮而造成幽門梗阻和潰瘍面穿孔、出血,這在臨床上也很常見。
潰瘍引發的消化道出血很常見
除了消化道潰瘍容易高發外,因潰瘍引發的消化道出血也很常見。患者通常發病急、出血量大,可伴有失血性休克,有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寒冷誘發消化道出血的明確機制現在還不十厘清楚,但可能是由於寒冷使人體處於一種「應激狀態」,體內多種激素分泌失衡,同時外界寒冷刺激促使血管收縮、加速血液循環,從而升高血管內壓力,增加血管破裂的風險。
此外,寒冷季節還易發生呼吸道感染,表現為咳嗽、咳痰,從而加劇胸腹腔壓力,增高血管壓力,誘發消化道出血;也可與細菌及毒素所致損傷有關,如作為消化性潰瘍重要病因的幽門螺桿菌,其活動在寒冷季節增強,使消化性潰瘍多發,同樣容易誘發潰瘍出血。
潰瘍常表現為上腹部節律性疼痛
消化性潰瘍中,老年人最易患胃潰瘍,而年輕人以十二指腸潰瘍居多。
消化性潰瘍病的常見臨床表現包括中上腹部疼痛、胃灼熱、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食慾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後疼痛發作而懼食,以致體重減輕、失眠等。
疼痛是消化性潰瘍患者的主要癥狀,且多以上腹部節律性、週期性疼痛為主要特徵。消化性潰瘍病的疼痛其實很有特點,可以幫助患者鑑別。
(1)長期性。由於潰瘍發生後可自行癒合,但每於癒合後又好復發,故常有上腹疼痛長期反復發作的特點,病史平均6~7年,有的可長達一二十年,甚至更長。
(2)週期性及節律性。上腹部疼痛呈反復週期性發作,可持續幾天、幾周或更長。十二指腸潰瘍的疼痛規律性更為明顯,常發生在餐後2~4小時,表現為飢餓痛,進食或服抑酸藥物後緩解;部分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由於夜間的胃酸分泌較高,尤其是在睡前曾進餐,可發生半夜疼痛。胃潰瘍疼痛常在餐後1小時內發生,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
老年人的消化性潰瘍通常不明顯
特別提醒:有些人患有消化性潰瘍,卻缺乏上腹部節律性疼痛癥狀。臨床上,將其稱為無痛性消化性潰瘍。患者中90%以上是老年人。
為何老年人消化性潰瘍常常不「報警」呢?
老年人對疼痛的敏感性差;有些老年人平時經常服用解熱鎮痛藥或糖皮質激素類藥。這些藥能對疼痛具有抑製作用,因此患者若患有消化性潰瘍卻不易感到疼痛;老年人胃腸道平滑肌張力降低,發生潰瘍後不易引起胃腸痙攣,因而出現疼痛的概率較低;老年人胃酸分泌功能減低,對潰瘍面的刺激較輕;老年人患消化性潰瘍時合併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由於咳嗽、咯痰、胸悶、氣短等癥狀相對較重,潰瘍造成的疼痛癥狀反而被掩蓋。
無痛性消化性潰瘍並不是絕無任何癥狀。比如,出現上腹部隱痛、泛酸、胃灼熱、噯氣、腹脹、惡心等癥狀,或有無法解釋的進行性貧血、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疲乏無力等。因此,有上述表現的老年人,應警惕無痛性消化性潰瘍發生的可能。
消化性潰瘍三分靠治,七分靠養
消化性潰瘍也是「三分靠治,七分靠養」。要有效防控消化性潰瘍以及復發,膳食療養必不可少。
三餐必須定時吃,特別是早餐,不吃早餐容易造成胃黏膜受損。要少吃過酸或易產酸的食物,在潰瘍的急性期或胃酸過多者不宜喝牛奶。
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力求身心愉快平靜,避免精神不愉快影響消化功能,進而影響膽汁的排泄,從而誘發潰瘍病的發生。
健康小貼士
長期服用非類固醇類抗炎藥也要當心:一些慢性病(如風濕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需要長期服用非類固醇類抗炎藥物,但這類藥物對胃腸道有不良反應,最具代表的就是阿司匹林。目前,長期服用這類藥物已經成為消化性潰瘍發病的第二大病因,值得引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