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的中醫認識、治療

中醫對痛風的認識

在中醫學中也有「痛風」病名,通常被列入「痹症」範疇,其範圍遠超出現代醫學中痛風的概念。痹症是指因受風、寒、濕邪引起四肢關節、筋骨以及肌肉的疼痛、麻木、活動不靈,甚至出現關節紅、腫、灼熱,常常反復發作且逐漸發展,最終可導致關節功能障礙或關節畸形。從中醫學的觀點來看,各類關節炎均可列入「痹症」範疇。根據多數中醫家的意見,中醫所說的「痛風」與西醫學中的痛風並非是同一種病。根據痛風的典型關節癥狀,西醫學中的痛風與中醫學中痹症中的「熱痹」「歷節」「白虎歷節」「腳氣」等症相似。痛風引起的腎臟病變屬於「虛勞」範疇,痛風石屬於「石淋」範疇。

中醫對痛風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的認識有以下幾個方面:①素體陽盛,臟腑蘊毒;②濕熱濁毒,留住關節;③脾虛為本,濕濁為標;④外邪侵襲。由於機體脾腎功能失調,脾失健運,致使濕濁內生,腎化氣行水的功能失調,引起濕濁排泄障礙。若機體又暴食、酗酒、勞累、外邪人侵,促使濕濁流注於關節、外邪滯留于肌肉,造成氣血運行不暢而形成的痹痛。濕濁之邪引起進一步傷於腎可導致腎損害,屬於「虛勞」。濕濁之邪化火傷陰,日積月累,留住關節附近,可結為砂石,發展為「石淋」。

中醫辨證施治

使用中醫中藥治療痛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療效顯著,毒副作用小,且中醫藥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對症下藥,標本兼治。中醫認為,痛風是脾虛腎虛、水濕不化、痰淤于經脈所致,治療應以健脾、利濕、活血、通絡、除痹、祛痰為原則。在急性發作期以祛邪為主,治法有除濕泄濁、祛風散寒、清熱解毒、活血通絡止痛等;在痛風緩解期以扶正祛邪為主,多用健脾益氣、補益肝腎為主。

中醫中藥對痛風的治療

中醫中藥對痛風的治療強調養治並舉、分期而論的原則。與西醫學強調的生活方式一致,中醫學建議患者慎口節慾,避免飲酒或者暴飲暴食,通過運動增強體質,可長期採用食療的方式糾正體質(薏仁、芡實、山藥)。在急性發作期,多採用清熱利濕、通絡止痛之法,常用的藥物有黃柏、蒼朮、車前子、蠶沙、羌活、茵陳等。若病情遷延反復,進入慢性期,多採用化痰祛濕、通絡之法,同時健脾、補腎,常用的藥物有桂枝、薑黃、天南星、威靈仙等。發展至痛風性腎病時,常用的藥物有車前草、蒲公英、木瓜等。有腎結石時,可用滑石、海金沙等。

研究表明,薑黃、虎杖、土茯苓能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使血尿酸水準降低,而梔子、車前草可減少尿酸的重吸收,促進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要注意的是,患者不可盲目使用中草藥治療痛風,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用藥劑量也應由醫師根據患者病情確定。患者不可過量、過久服用藥物,應嚴格遵從醫囑用藥,不要私自配伍。

另外,中藥外敷治療痛風具有清熱利濕、解毒通絡、涼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明顯改善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局部的癥狀,且無胃腸道刺激,操作簡便易行。適當的針灸可溫經通絡、引邪外出,發揮消炎止痛的作用。

中醫藥治療高尿酸血症和痛風尚未寫入我國高尿酸血症和痛風診治的指南中,只在部分專家共識中有介紹。對使用中醫藥治療痛風的患者,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