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害怕被同學看成「有病」。在人們的觀念里,說某人「有病」,通常是指有「精神病」,或指一個人思想極度不正常。因此,許多大學生本來想去尋求心理諮詢,但害怕被同學視為「有病」,不敢前去諮詢。
(2)有心理疾病的人才去諮詢。經常有同學誤以為有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去諮詢。如果誰去諮詢中心了,那麼他的問題一定很嚴重。有的同學遇到了很多麻煩,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但因為害怕別人說自己心理不正常而沒有勇氣去諮詢。事實上,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惑、問題,如果自己不能有效地解決,就可以主動求助於心理諮詢。心理諮詢的對象是有心理困擾的正常人。如果問題超出了心理諮詢的範圍,如較為嚴重的心理疾病,那麼就需要轉介到相關的精神衛生機構去做治療。
(3)害怕被諮詢師看作不正常。許多大學生會以為,心理諮詢就像道德教育,只是從道德角度給予評判和要求。而按照他們所掌握的道德標準,他們的某些所思所行很難從道德上說明白。例如,某些同學所遇到的單相思或某些慾望衝動問題,雖然自己從道德的角度會有一個判斷,但卻仍然擺脫不了心理困擾。如果去作諮詢,又擔心被諮詢老師從道德的角度將自己看作「有問題」的人。
(4)諮詢師解決不了我的實際問題。有同學會因生活中一些具體的生活困難而產生心理困擾,甚至嚴重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當有人勸其尋求心理諮詢時,他們常常會大叫「諮詢師解決不了我的實際問題。」當事人簡單地認為, 自己要走出困擾,別人只要能幫我解決好具體事情就行。如果事情已不可改變,做什麼都不能使自己走出困擾。殊不知,人在負性情緒的困擾下,負性情緒越大,人的思維水準越低,甚至想不到任何新的解決問題的出路。所以,不論事情是否還能改變,都必須先調整自己的心態,從而以更好的心理狀態去爭取事情的改變,這樣成功的概率就會大得多。如果事情已經不能改變,更需調整心態,打開思維,尋找到新的發展機會。
(5)醫院都解決不了,諮詢師還能做什麼。有大學生身體有些疾病,通常會在醫院治療一段時間,但當從醫生那裡聽說這些病一時治不好,甚至終生「治不斷根」,便立即產生心理困擾,甚至背上嚴重的心理包袱。但當有人勸其作心理諮詢時,他們常常會說:「醫院都解決不了,諮詢師還能做什麼?」這不僅混淆了醫學治療與心理諮詢的差異,而且忘記了人的本質力量。因為,心理諮詢協助來訪者調動的正是具有巨大超越性的人的本質力量:社會智慧的力量、個體能動性的力量和自由意志的力量。
(6)迴避自己的問題。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心理矛盾,有些心理矛盾自己可以調整好,但有些心理困擾在某個階段自己沒有能力調整好,就會沉積為心理包袱。許多大學生背上這些包袱後害怕被別人誤以為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寧肯自己承受著痛苦,也不去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有的甚至採取從主觀上「否認」自身問題的方式糊弄自己。殊不知這樣帶來的危害更大。許多校園危機就是這樣突然爆發的。其實,問題越早解決越早輕鬆,可以減少許多痛苦。
(7)心理諮詢會洩露自己的隱私。有的同學很想去諮詢,但又害怕暴露自己的隱私,總擔心把自己心底的秘密告訴別人會不安全。尤其是在自己學校的心理諮詢可能會更不安全。其實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心理諮詢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對來訪者負責,要求諮詢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必須對來訪者的個人情況加以保密,不得洩露給任何個人或單位。只有在特殊情況下,例如,來訪者可能有自殺或攻擊、危害他人的傾向,諮詢師出於對來訪者負責的態度,才會和有關人員取得聯繫,以避免不良後果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