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品類原料的營養價值

開門7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鹽、醬、醋都是調味品,這說明調味品在人們生活中是一日不可或缺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增進菜品質量,滿足消費者的感官需要,從而刺激食慾,增進人體健康。從廣義上講,調味品包括鹹味劑、酸味劑、甜味劑、鮮味劑和辛香劑等,像食鹽、醬油、醋、味素、糖、八角、茴香、花椒、芥末等都屬於此類。

食鹽、食醋和醬油的營養特點

1)食鹽

食鹽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氯化鈉,同時含有少量鉀、鈣、鎂等元素,海鹽中還含有碘。鈉和鉀對維持細胞內外正常的水分分布,促進細胞內外物質交換起著重要作用。鈉過多或過少都會直接影響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氯是胃酸的主要原料,如果體內缺氯,就會引起胃酸分泌減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由於出汗和排尿,體內每天都有一定量的鹽分排出體外,因此,正常人每天都必須補充鹽。

(1)食鹽在烹飪中的作用

在烹飪工藝中,食鹽被稱為「百味之王」,其具有解膩、提鮮、除腥、突出原料中的鮮香味等作用。食鹽對食物有保鮮作用。食物中加入鹽,可提高其滲透壓,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受到抑制。如果鹽濃度超過15%,則大多數微生物就會停止生長。醃製蔬菜、肉類及水產品就是利用這一原理達到防止腐敗變質、延長保質期的目的。由於食鹽能使蛋白質變性凝固脫水,因此在烹調過程中用鹽調味要注意操作順序。一般提倡後放鹽,分次放,特別是質地較老而富含蛋白質的原料,如老母雞、鴨、牛肉、豆類等,若先放鹽,則使這些原料表面蛋白質變性凝固,內部肌肉不易煮爛,將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調製肉末、肉餡時,先放適量的鹽可使肉餡黏度增大,餡料成團不散,成菜後肴饌質地鬆軟鮮嫩。製作發酵麵糰加入適量食鹽,既可延長存放時間,又可幫助發酵,使加工成熟的面製品韌性好,易消化。食鹽不可熱油爆炒,否則會使食鹽中碘損失,使食鹽變焦產生有害物質,影響人體健康。

(2)食鹽在人體中的作用

食鹽在每日新陳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攝入量既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一般正常人每日需要食鹽6~10g。當人出汗過多或腹瀉、嘔吐後,體內鈉和氯損失過多,可適當增加食鹽的供給量。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及肝病患者,應限制食鹽的攝入。研究表明,食鹽攝入過多是高血壓發病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也不能對所有的人都無區別地提倡低鹽飲食。

2)食醋

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3%~5%),此外,還含有少量乳酸、蘋果酸、檸檬酸、琥珀酸等有機酸。在發酵過程中,少量酒精與有機酸結合成芳香酯類,故醋有一定香味。食醋在發酵過程中還產生少量糖,故醋還含有淡甜味。原料中的蛋白質在發酵過程中分解成氨基酸,又使醋具有鮮味。因此,醋除具有酸味外,還具甜味、鮮香味,是烹調加工過程中廣為運用的調味品,在烹調加工中可以去腥解膩,提味爽口,能與其他調味品調和出各種複合味型,如魚香味、糖醋味等,起到刺激人們食慾的作用。

在烹調植物性食物尤其是綠葉蔬菜時,適當加醋,可保護原料的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和軟化維生素的作用,使菜餚脆嫩不蔫。在加工烹調動物性食物時適量加醋,可以軟化肌肉纖維,促進蛋白質變性,以利於消化吸收。例如,在燉排骨、燉牛羊肉時,加適量的醋,可以縮短成菜時間,使原料易煮爛,易軟化骨組織,以利於礦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在烹制魚類、羊肉等腥膻味較濃重的食物時,適當加醋和料酒,可達到去除腥膻味、增香的效果。食醋還具有抑菌、殺菌、解膩及醒酒等作用,在製作涼菜時,適當加醋,有增進食慾和殺菌消毒的雙重功效。醋具有降壓、健胃、解毒之功效,常食對人體有益。同時,醋還有散淤血、消腫毒的作用,可用來治療胸腹疼痛和淤血積塊。又因其有殺菌和抑制病毒的作用,所以民間用醋來治療腮腺炎、體癬、腸道蛔蟲、蚊蟲叮咬等。

3)醬油

醬油系以豆餅、麩皮、黃豆等為原料,加入人工培養的麴種,加溫發酵釀造而成,含食鹽一般為18%~20%,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醬油具有提味調色的作用,可以解除原料的異味,增加原料香味,使原料上色,變得紅潤美觀。醬油含有對人體有益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如鈣、磷、鐵及部分維生素)。中醫認為,醬油性寒,可祛熱、除煩、解毒,若遇蚊蟲叮咬、燙傷、火傷用醬油涂擦,可以止疼,手指腫痛,可將醬油與蜂蜜混合後加溫浸泡,能消炎止疼。生醬油含有一定量的細菌,須經低溫長時間的巴氏消毒(60~70℃,持續30min)後方可上市出售。

氨基酸態氮的高低代表著醬油的鮮味程度,其作為醬油等級衡量的標準具有很大的意義。所以,大多數企業都在不斷地提昇公司的配製技術和研發技術,以達到高氨基酸態氮的高標準,從而實現更高的商業價值。

醬油雖然是調味品,但有些人是不可多吃的。如:

①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應像控鹽一樣控制醬油。因為醬油既含有氯化鈉,又含有谷氨酸鈉,還有苯甲酸鈉,是鈉的密集來源。

②痛風病人應當注意,醬油中含有來自大豆的嘌呤,而且很多產品為增鮮還特意加了核苷酸,所以一定不能多用。

③醬油中含有鮮味物質,因此,用了醬油後就應當少放或不放味素、雞精。特別是增鮮醬油,更可替代所有鮮味調料。和鹽一樣,在炒菜時醬油要後放、少放。

味素、食糖的營養特點

1)味素

味素又稱味粉、味素,是用小麥的麵筋蛋白質或澱粉,經過水解法或發酵法而製成的粉狀或結晶狀的調味品。市售味素中以糧食為原料的質量好、營養價值高。味素吸濕性強,易溶於水,在儲存保管中應置於乾燥通風處,防止潮解、結塊。

味素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味素中還含有食鹽、水分、脂肪、糖類、鈣、磷等營養素。其鮮味溶於3000倍的水中,仍能辨出。味素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可直接被人體吸收,在人體內合成其他氨基酸,具有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機能,調節

血液滲透壓,溶解纖維素、鈣,治療神經衰弱,增長智力,促進發育等作用。據有關資料報道,味素還可以治療因血氨增高而引起的肝性昏迷。

味素最適宜溶解的溫度為70~90℃,此時鮮度最佳。若長時間在溫度過高的條件下,味素可變成焦谷氨酸鈉,不僅無鮮味而且有毒性。故一般提倡在菜餚成熟時、出鍋前加入味素,以便突出鮮味。值得注意的是,味素不宜在油鍋中煎炸。當烹飪原料偏酸性或偏鹼性時,不宜使用味素,應用高濃度的鮮湯替代提鮮。至於味素用量,一定要恰當,不能壓抑菜餚的主味,而且味濃厚或本味鮮的菜餚應少用或不用味素。

2)食糖

食糖有綿白糖、紅糖、砂糖、冰糖等,是由甜菜或甘蔗的糖汁製成的,其主要成分是蔗糖。烹調中常常使用的是白糖或冰糖,紅糖的營養成分較白糖全面,最適宜產婦食用。

食糖是主要甜味調料之一,可使菜餚增香、變甜,有提鮮、去腥、解膩的作用。食糖還可減弱原料原有的苦澀味,改變菜餚的色澤,使之油亮光潤。

自古以來,我國就把食糖作為兒童、老弱病殘的滋補營養食品,也是高溫、高空、井下作業的保健食品,它對消除人體疲勞有顯著功效。冰糖、紅糖也被視為重要的滋補食品。中醫認為,紅糖味甘性溫,可益氣養血、緩中化食、祛風散寒、活血化瘀,對產婦很適用。血糖濃度降低的時候,少量吃糖可以緊急補充。低血糖患者飢餓時會感到眼前發黑,四肢發軟,最

好的辦法就是馬上喝一杯糖水。不好好吃早飯的人,臨近中午時常會感到昏昏沉沉,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維能力下降,這時如果吃點甜食,就能快速恢復大腦功能。運動醫學研究證實,運動員在劇烈運動前如果補充少量含糖飲料,可以幫助他們提高運動成績;運動之後及時補糖,可以消除疲勞。普通人在洗澡前、飢餓時、需要提高注意力時少量吃糖也有好處。

知識拓展:調味料什麼時候放才最營養?

做菜時放什麼調料最有營養?其實這是一個很有技巧的事情,什麼時候放調料好?如何既保持菜中營養素最大限度地不被破壞,又保持烹調後菜的色香味,這的確是一大學問,那就聽聽營養大師的介紹吧。

1.鹽:先後有講究

用豆油、菜籽油做菜,為減少蔬菜中維生素的損失,一般應炒過菜後再放鹽。用花生油做菜,由於花生油很容易被黃麴黴菌汙染,因此應先放鹽炸鍋,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黃麴黴菌毒素。用葷油做菜,可先放一半鹽,以去除葷油中有機氯農藥的殘留量,然後加入另一半鹽。在做肉類菜餚時,為使肉類炒得嫩,在炒至八成熟時放鹽最好。

2.醋:早加為好

燒菜時在蔬菜下鍋後就加一點醋,能減少蔬菜中維C的損失,增進鈣、鐵、磷等礦物質成分的溶解,提高菜餚營養價值和人體的吸收利用率。

3.醬油:出鍋之前

醬油在鍋裡高溫久煮會破壞營養成分並失去鮮味,因此應在即將出鍋之前才放醬油。

4.糖:先放糖再放鹽

在製作糖醋鯉魚等菜餚時,應先放糖後加鹽,否則食鹽的「脫水」作用會增進蛋白質凝故而難以將糖味吃透,從而造成外甜里淡,影響其味美。

5.酒:鍋內溫度最高時

燒制魚、羊等葷菜時,放一些料酒可以借料酒的蒸發除去腥氣,因此加料酒的最佳時間應當是烹調過程中鍋內溫度最高的時候。另外,炒肉絲要在肉絲煸炒後加酒,燒魚應在煎好後加酒,炒蝦仁最好在炒熟後加酒,湯類一般在開鍋後改用小火燉、煨時放酒。

6.味素:起鍋前加

當受熱到120℃以上時,味素會變為焦化谷氨酸鈉,不僅沒有鮮味,還有毒性。因此,味素最好在炒好起鍋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