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過程中營養素的變化與保護

烹飪原料在加工前,通常需要進行修整、擇剔、清洗等處理,以去除不能食用的部分、寄生蟲卵、微生物和泥沙等。如果加工方式不當,會造成原料營養素流失,流失是指在某些物理因素作用下,營養素通過蒸發、滲出或溶解而丟失。

整理過程中營養素的變化與保護

植物性原料在修整、擇剔時容易造成浪費,同時導致一些較重要的營養素丟失。如擇菜時丟棄菜葉(如蔥葉、青筍葉、芹菜葉、香菜葉等)會造成營養素的浪費,因為蔬菜葉所含的營養素往往高于菜心,如青筍葉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青筍本身高3~4倍,除老黃的葉子不能食用外,其餘葉子可以炒、拌、涮等。在加工藕時,將藕節丟棄也是一種比較浪費的做法,藕節經過刮洗後同樣可以入菜。雖然藕節和藕在性味、功用上大致相似,但藕節更側重止血功效,如流鼻血者可滴入藕節汁以止血。這就要求我們最大限度地利用、保護原料,做到物盡其用。

清洗過程中營養素的變化與保護

清洗烹飪原料時,要做到「潔養兼顧」,過度追求清潔衛生,容易造成營養素的流失,如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等)和礦物質(鈉、鉀、鐵、磷、氯等),經過滲透和擴散作用從原料中析出而轉移到水中。經淘洗後的大米,維生素可損失30%~60%,礦物質損失約25%,蛋白質損失約10%,碳水化合物損失2%。而且米加工越精,淘米次數越多,浸泡時間越長,水溫越高,營養素的損失越大。應盡量減少淘洗次數,一般為2~3次,不要用流水沖洗或用熱水淘洗,不宜用力搓洗。

各種原料應堅持先清洗後切配的原則,做到洗切有序。刀工成形以後的原料尤其是水果蔬菜類,部分礦物質和維生素會從刀口滲出,水果蔬菜類原料應在改刀前清洗,不要在水中長時間浸泡,洗的次數不宜過多,洗淨泥沙即可,以防止營養素流失。以新鮮綠葉蔬菜為例,先洗後切其維生素C僅損失1%,而切後浸泡10min,維生素C損失達16%~18.5%,且浸泡時間越長,維生素損失越多。對氧和光敏感的維生素在初加工過程中也容易損失。

動物性原料在加工過程中應避免長時間浸泡在水中,以防止營養素分散於水中。動物性原料加工成片、丁、絲、條、塊等形狀後不要再用水沖洗或在水中浸泡,以避免營養素隨水流失。尤其要指出的是,在「滑炒肉絲」類菜餚的製作過程中,為了追求成品菜餚色澤潔白,通常採用先切後漂洗的方法,這種方法極易造成營養素的流失。

另外,漲發乾貨原料或漂洗原料也存在浸泡時間越長,用水量越大,水溶性營養素流失越多的情況。

切制過程中營養素的變化與保護

切制過程中,會造成原料細胞破裂,導致部分汁水滲出,同時原料表面積增大,增大了與水、空氣的接觸面,從而引起維生素與礦物質的損失。原料的切制不宜過小、過碎,應做到粗細相應。在不影響成菜質量的情況下,切制後原料體積應稍大。若切得過小、過碎,一方面容易造成原料營養素的流失;另一方面,營養素通過刀口與空氣中的氧接觸的機會增多,造成營養素被氧化破壞。蔬菜中所含維生素C是最容易受損失的,其損失程度與蔬菜切制後的形狀大小有直接關係,切制過碎會加速營養素的氧化破壞。如小白菜,切段炒後維生素C的損失率為31%,而切絲炒後損失率為51%。尤其是含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B1等對氧敏感較多的原料不宜切制過小過碎。

搭配過程中營養素的變化與保護

搭配不合理容易造成營養素的損失或影響人體對營養素的消化吸收。有些原料中含有的一些抗營養因子,若配菜不當,會造成營養的損失,影響人體對營養素的吸收。如將含鞣酸、草酸、植酸多的原料與含蛋白質、鈣類高的原料一起烹制或同食,則可形成鞣酸蛋白、草酸鈣、植酸鈣等不能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從而降低了食物的營養價值。如菠菜豆腐、蔥拌豆腐等,菠菜等原料中所含草酸容易和豆腐中的鈣結合形成草酸鈣,從而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

另外,某些金屬離子可加速維生素的破壞,如銅離子、鐵離子可加速維生素C的破壞。一般來講,烹飪用具以選用鐵製或不鏽鋼鍋為好。存放未加添加劑的菜、肉、雞、魚等原料,以玻璃容器或瓷器為好。

食物中鐵的有效性也容易在加工中下降。一方面,食品中的亞鐵通過空氣中的氧氣被氧化為高鐵;另一方面,可溶性的鐵轉化為植酸鐵和草酸鐵,導致吸收利用率下降。

知識拓展:蔬菜的清洗方法

1.冷水清洗

蔬菜上的泥土雜物一般用清潔的冷水都能洗淨,並能保持蔬菜的新鮮整潔。清洗時,根據原料汙穢的程度,採用直接清洗、先浸後洗、邊沖邊洗等方法,直到洗淨為止。

2.溫水清洗

如在天氣寒冷時,蔬菜上的泥汙和雜物用冷水不易除淨,最好用溫水清洗,但水不可過熱,以避免綠色蔬菜受到影響。

3.鹽水清洗

鹽水洗滌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如放在2%~3%的食鹽溶液中浸洗,可更有效地去除蟲卵等。4.鹼水清洗

溫水或冷水中加些食用鹼或小蘇打,不僅能洗淨蔬菜,而且還能洗掉蔬菜上的殘留農藥,但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營養素的保護。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