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孔鏡超微創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謝幼專 骨科

近年來,微創外科隨著科技的進步發生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鑰匙孔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關節鏡下半月板修補術已成為了微創外科的主流。微創治療創傷小,康復快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在過去,這些技術往往無法應用於對腰椎間盤突出症(以下簡稱「腰突症」)的治療,這是由於突出的椎間盤位於椎管內,後者是一個由堅硬的骨組織包繞 形成的管道,僅有狹小的通道供神經穿出。而椎間孔鏡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它與其他內鏡類似,具有一個苗條的身材,可以從脊柱的天然通道進入椎管,然後利用鏡子前端的「眼睛」來清楚地觀察椎管內的神經、突出的椎間盤及增生的骨刺。最後利用專用的手術工具將突出的椎間盤和增生的骨刺切除。由於治療過程中不需要切除黃韌帶和椎板,也無須切斷軀幹肌,減少了對椎旁肌肉的損傷及去神經支配,防止術後節段性不穩定和滑脫的發生。由於術後脊柱的穩定性沒有發生嚴重破壞,術中出血極少,傷口疼痛小。採用局部麻醉,手術後恢復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椎間孔鏡微創技術已經成為現代脊柱微創技術的標誌,它被冠以「超微創」的頭銜。

案例

56歲的李先生5年前開始出現腰部酸痛,同時伴有腿部麻木,不時發作,但由於癥狀並不嚴重,平時也沒太在意。3個月前搬了重物後腿麻加重,從腰部一直麻到腳踝,就像一根筋吊住一樣,越來越厲害,遂到附近醫院就診。經腰椎磁共振檢查發現,李先生腰椎間盤突出已經壓迫到坐骨神經。但李先生害怕手術,採取了敷藥、牽引、理療等各種保守治療方法,但腿痛依舊,嚴重地影響了生活質量。醫生建議李先生採取手術治療來緩解腿痛。但對於傳統的開放手術,需要全身麻醉,李先生仍十分害怕,同時覺得自己還年輕,也不願意在脊椎上安裝螺釘。後來他瞭解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開展德國的椎間孔鏡技術微創治療腰突症的手術,無須全身麻醉和安裝螺釘,李先生接受了這種超微創治療。手術時,醫生在局部麻醉下從李先生的腰部側方開一個約7mm的小孔,放好手術通道後,將椎間孔鏡放入椎管,在直視下取出了突出的椎間盤,沒有損傷神經,手術後李先生能清晰地感受到下肢疼痛緩解後的輕鬆感,手術後第二天就出院了。專家解讀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見的疾病,大多數患者通過規範的保守治療,癥狀都能夠得到緩解。對於沒有癥狀的腰椎間盤突出並不需要處理,初次發作可嘗試進行保守治療,具體措施包括臥床休息、藥物對症處理、牽引等理療措施。若保守治療3個月無效,則需考慮手術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腰椎退變的一種表現,是人類衰老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變化,就像皮膚長皺紋、頭上長白髮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出現,患者應該以一顆平常心正確對待。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兩個極端。一種極端是漠視早期病變。有些患者對出現輕微癥狀的腰椎間盤突出症不太重視,能拖則拖,不注意在早期階段控制病變,直到神經受到嚴重壓迫導致放射性疼痛、脊柱變形、活動受限、腿部肌肉萎縮,甚至出現大小便失禁時,才到醫院進行規範治療,結果錯失良機,使「小病」變成「大病」,給神經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普通手術治療後神經功能往往恢復不佳。另一種極端是「恐病症」。有些患者一旦發現腰椎間盤突出症,就以為到了世界末日,四處求醫,其中有些需要手術的患者擔心其復發,甚至過早地要求醫師對其進行澈底根治的融合術,喪失了腰椎的部分活動功能。其實大多數初次發作的椎間盤可以通過保守治療緩解癥狀,況且突出的間盤也不是腫瘤,不必過於害怕復發,治療應該遵循階梯治療原則,盡量保留正常的椎間盤組織,使其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相比椎間盤鏡、後路開窗椎間盤摘除術等手術方法,利用「超微創」的椎間孔鏡進行椎間盤摘除對於青少年、老年人的多節段突出、手術後復發等腰椎間盤突出患者均有明顯的治療優勢:局部麻醉、出血很少、無須插尿管、術中保持清醒狀態、術後可早期下地······眾多的優點使這一微創手術得到國內外脊柱外科醫師和患者的認可,小小的一個鏡子就解決了腰椎間盤突出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