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藥理作用是闡述中藥對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以及機體各個器官的作用。影響中藥藥理作用的因素很多,如中藥的品種、產地、採收季節、貯藏條件、劑量、劑型、給藥途徑以及機體、個體差異。按中藥功能主治區分為以下幾種。
1.清熱藥
凡以清解裡熱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清熱藥。清熱藥的藥性都屬寒涼,按“熱者寒之”的治病法則,本類藥物主要用於各種熱證。熱證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它不僅指體溫升高的發熱,而且也泛指體溫雖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常具有某些熱證症狀,如口幹、咽燥、面紅、目赤、大便幹結、小便短赤、五心煩熱、舌紅苔黃、脈數等,都屬於熱證。清熱藥又分為清熱瀉火藥、清熱涼血藥、清熱燥濕藥、清熱解毒藥等,其藥理作用為:
①清熱瀉火藥:能清氣分熱,對氣分實熱證,有瀉火泄熱的作用。藥材有:石膏、知母、梔子、蘆根、天花粉。
②清肝明目藥:能清肝火而明目,常用于肝火亢盛、目赤腫痛等。藥材有:青葙子、決明子、穀精草、密蒙花、夜明砂。
③清熱涼血藥:專入血分,能清血分熱,對血分實熱有涼血清熱作用。藥材有:生地、牡丹皮、大青葉、玄參。
④清熱解毒藥:有清熱解毒作用,常用於治療各種熱毒的病證。藥材有: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蒲公英、魚腥草、土茯苓。
⑤清熱燥濕藥:藥性寒涼,偏於苦燥,有清熱化濕的作用,可用於濕熱病證。藥材有:黃連、黃芩、黃柏、苦參、龍膽草。
①清虛熱藥:能清虛熱、退骨蒸,常用於午後潮熱,低熱不退等症。藥材有:地骨皮、銀柴胡、白薇、青蒿。
⑦清熱抗菌藥:清熱藥大多數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不少清熱藥對多種細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藥材有: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
2.解表藥
凡發散表邪、解除表證的藥物為解表藥。解表藥的藥理作用為:
①發汗: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迴圈,因而有發汗或促進發汗的作用。藥材有:麻黃、生薑等。
②解熱:可使實驗性致熱動物體溫降低。藥材有:柴胡、桂枝、防風、葛根等。
3鎮痛:對動物的機械或物理致痛反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藥材有:細辛、柴胡、桂枝等。
④抗菌、抗病毒:解表藥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等細菌及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
3.瀉下藥
凡能引起腹瀉,或潤滑大腸,促進排便的藥物,稱為瀉下藥。
①瀉下通便:主要適用於大便秘結,胃腸積滯,實熱內結及水腫停飲等裡實證。藥材有:桃仁(活血祛瘀藥)、蘇子、杏仁(化痰止咳平喘藥)、柏子仁(安神藥)、蜂蜜、當歸、何首烏、桑椹子、肉蓯蓉、胡桃肉、天門冬(補虛藥)。
②清熱瀉火:使實熱壅滯之邪通過瀉下而清解。
3逐水退腫:使水濕停飲隨從大小便排除,達到祛除停飲,消退水腫的目的。
④抗感染:對多數細菌和部分病毒及真菌有抑制作用。
使用瀉下藥應注意的是:裡實兼表邪者,當先解表後攻裡,必要時可與解表藥同用,表裡雙解,以免表邪內陷;裡實而正虛者,應與補益藥同用,攻補兼施,使攻邪而不傷正。攻下藥、峻下逐水藥,其作用峻猛,或具有毒性,易傷正氣及脾胃,故年老體虛、脾胃虛弱者當慎用;婦女胎前產後及經期應當忌用。應用作用較強瀉下藥時,當奏效即止,慎勿過劑,以免損傷胃氣。應用作用峻猛而有毒性瀉下藥時,一定要嚴格炮製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毒現象發生,確保用藥安全。
4.祛風濕藥
人體肌表經絡遭受風寒濕邪侵襲後使血運不暢、肌肉與關節疫痛、麻木、屈伸不力等,中醫稱為痹證,西醫稱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凡以祛除風寒濕邪,解除痹痛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統稱祛風濕藥,其中又分為祛風濕散寒藥、祛風濕清熱藥、祛風濕強筋骨藥。
祛風濕藥主要具有祛除風寒濕邪的作用,適用於風寒濕邪所致的肌肉、經絡、筋骨、關節等處疼痛、重著、麻木和關節腫大、筋脈拘攣、屈伸不利等證。此外,部分藥物還分別具有舒筋活絡、止痛、強筋骨等作用。祛風濕藥的藥理作用有:
①抗炎:祛風濕藥多數可以對抗或減輕大白鼠甲醛性、蛋清性、右旋糖酐性關節炎,可抑制腫脹、加快消退。
②鎮痛:對因熱刺激和電刺激的小鼠可以提高痛閾。如秦芄、獨活、五加皮、漢防已等。
5.利水滲濕藥
凡能通利水道、滲泄水濕,以治療水濕內停病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利水滲濕藥。本類藥物味多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尿通淋、利濕退黃等功效。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淋證、黃疸、濕瘡、泄瀉、帶下、濕溫、濕痹等水濕所致的各種病證。
應用利水滲濕藥,須視不同病證,選用有關藥物,作適當配伍。如水腫驟起有表證者,配宣肺發汗藥;水腫日久,脾腎陽虛者,配溫補脾腎藥;濕熱合邪者,配清熱藥;寒濕相關者,配祛寒藥,熱傷血絡而尿血者,配涼血止血藥;至於泄瀉、痰飲、濕溫、黃疸等,則應分別與健脾、芳香化濕、或清熱燥濕藥切配伍。利水滲濕藥的藥理作用主要有三方面:
①利尿:通過利尿消除水腫,主要為治療泌尿系統炎症的藥物,如茯苓、薏苡仁、冬瓜皮、香加皮、車前子等。
②抗菌:多數利尿藥體外試驗有抗菌作用,有的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③利膽:可增加膽汁排泄、降低其黏度、減少膽色色素含量,可用於膽囊炎及膽石症,如茵陳、玉米須、金錢草等。
6.溫裡藥
凡以溫裡祛寒、治療裡寒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溫裡藥,又叫祛寒藥。本類藥物多味辛而性溫熱,以其辛散溫通、偏走臟腑而能溫裡散寒、溫經止痛,個別藥物還能助陽、回陽,故可以用治裡寒證。即《內經》所謂“寒者熱之”、《本經》所謂“療寒以熱藥”之意。
本類藥物因其主要歸經之不同而奏多種效用。其主入脾胃經者,能溫中散寒止痛,可用治脾胃受寒或脾胃虛寒證,症見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舌淡苔白等;其主入肺經者,能溫肺化飲而治肺寒痰飲證,症見痰鳴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等;其主入肝經者,能溫肝散寒止痛而治肝經受寒少腹痛、寒疝作痛或厥陰頭痛等,其主人腎經者,能溫腎助陽而治腎陽不足證,症見陽痿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滑精遺尿等;其主入心腎兩經者,能溫陽通豚而治心腎陽虛證,症見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體浮腫等,或能回陽救逆而治亡陽厥逆證,症見畏寒倦臥、汗出神疲、四肢厥逆、脈微欲絕等。
溫裡藥的藥理作用有:
①強心及抗心律失常:使心率加快,心肌力增強,如附子、烏頭等。
②抗休克: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迴圈、升高試驗動物體溫、提高動物對缺氧的耐受力,如附子、人參等。
③健胃:使胃分泌增加、胃黏膜局部迴圈改善、提高胃蛋白酶的活力、興奮消化功能、緩解胃及脘腹疼痛,如乾薑、胡椒、吳茱萸等。
④鎮吐:有的溫裡藥可抑制動物嘔吐,如姜、丁香等。
7.止血藥
凡以制止體內外出血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止血藥。止血藥均具有止血作用,因其藥性有寒、溫、散、斂之異,所以其具體作用又有涼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斂止血、溫經止血的區別;止血藥也就分為涼血止血藥、化瘀止血藥、收斂止血藥、溫經止血藥四類。
止血藥主要適用於內外出血病證,如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傷出血等。血循行脈道,環周不休,榮養全身。因各種原因導致出血,可造成陰血虧虛;並可因出血過多而造成機體衰弱;若大出血不止者,更會導致氣隨血脫而危及生命。所以,止血藥物,不論在治療一般出血證,還是創傷及戰傷救護中,均具重要意義。止血藥的藥理作用為:
①使局部血管收縮:縮短凝血時間、增加血小板數、增強血小板第III因數的活性、有抗肝素作用。
②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對損傷的抵抗力。
③抑制纖維蛋白酶的活性。
止血藥前人經驗多炒炭後用。一般而言,炒炭後其性苦、澀,可加強止血之效。也有少數以生品止血效更好者。藥材有:仙鶴草、艾葉、灶心土、白及、紫珠。其他具有止血作用的藥物還有以下幾種。
①止血:荊芥、防風(解表藥)、荷葉(清熱藥)、鹿蹄草(祛風濕藥)、降香(活血祛瘀藥)、胡頹葉(化痰止咳平喘藥)阿膠、山茱萸(補虛藥)、烏梅(收澀藥)。
②和血止血:當歸(補虛藥)。③補血止血:龜板(補虛藥)。
④收斂止血:馬勃(清熱藥)、五倍子、赤石脂、禹餘糧、石榴皮、刺蝟皮、烏賊骨(收澀藥)。
⑤涼血止血:梔子、白毛夏枯草(清熱藥)、代赭石(理氣藥)、黃藥子(化痰止咳平喘藥)、墨旱蓮(補虛藥)。
⑥化瘀止血:五靈脂(活血化瘀藥)。
8.理氣藥
又稱行氣藥。理氣藥主要用於治療“氣滯”引起的胸腹疼痛等證候。以疏通氣機、消除氣滯、平降氣逆為主要作用的一類中藥。多辛、苦,性溫,氣味芳香,具有行氣消脹,解鬱止痛、降逆等功效,主要治療氣滯、氣鬱和氣逆證。
理氣藥對平滑肌有不同的作用:
①對胃腸平滑肌的作用:可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增加胃腸運動節律、促進排除腸腔積氣積物,對胃病、腸梗陰及腹部術後恢復腸蠕動有較好效果。
②對消化液分泌的影響,可調節中樞性胃酸分泌,緩解胃潰瘍、促進潰瘍癒合、有助於消化。如木香、厚樸、陳皮等。
③利膽:可促進膽汁分泌、使膽汁流量增加,鬆弛奧狄括約肌和降低膽囊壓力,有助於消除黃疸,也可防止膽固醇結石發生。
④對支氣管平滑肌有鬆弛作用。因而可以止咳平喘,如陳皮等。⑤升壓、抗休克:如殼、枳實等對麻醉動物有明顯的升壓效應。
理氣藥根據作用的不同,可分為疏肝解鬱藥、調脾和胃藥、宣降肺氣藥,如枳實、枳殼、陳皮、青皮、木香、檀香、沉香、降香、烏藥、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椽、玫瑰花、娑羅子、薤白、天仙藤、甘松、九香蟲、刀豆、柿蒂、綠萼梅、枳實、大腹皮、川楝子。
9.活血藥
凡以通暢血行,消除瘀血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活血化瘀藥,或活血祛瘀藥。簡稱活血藥,或化瘀藥。活血化瘀藥,味多辛、苦,主歸肝、心經,入血分。善於走散通行,而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並通過活血化瘀作用,而產生止痛、調經、破血消癥、療傷消腫、活血消癰等作用。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是多種疾病的致病因素。所以本類藥物主治範圍很廣,遍及內、婦、兒、外、傷各科。如內科之胸、腹、頭諸痛,而痛如針刺,痛處固定者;體內之癥瘕積聚;中風後半身不遂,肢體麻木;關節痹痛日久;血證之出血色紫,夾有血塊,外傷科之跌撲損傷,瘀腫疼痛,癰腫瘡瘍等。凡一切瘀血阻滯之證,均可用之。
活血化瘀藥,根據其作用強弱的不同,有和血行血,活血散瘀及破血逐瘀之分。可按其作用特點和主治之不同,分為活血止痛、活血調經、活血療傷、破血消癥四類。本類藥物易耗血動血,對婦女月經過多及其他出血證無瘀血現象者忌用;孕婦慎用或忌用。
活血化瘀的作用機理與血液流變學、血流動力學有關:
①改善血液流變學、抗血栓形成:活血化瘀藥多數能改善血瘀者血液的黏、聚狀態;對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纖維溶酶的活性,對心肌梗塞、腦血栓有效。
②改善血流動力學:可擴張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量、改善心肌缺氧、對冠心病、心絞痛有效。
③對子宮有收縮作用,對痛經、閉經、難產、產後惡露不淨有效。④活血化瘀藥有抗腫瘤作用。
⑤有止痛和抗炎作用。
活血化瘀藥材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①活血祛瘀藥:赤芍藥、牡丹皮、敗醬草(清熱藥)、大黃、續隨子(瀉下藥)、瞿麥、地耳草(利水滲濕藥)、平地木(化痰止咳平喘藥)、琥珀、合歡皮(安神藥)、山渣(消食藥)、茜草(止血藥)、當歸(補虛藥)。
②活血通絡藥:紅藤(清熱藥)、路路通(理氣藥)、虎杖(祛風濕藥)。
③活血止痛藥:接骨木、透骨草(祛風濕藥)。
④活血調經藥:香附(理氣藥)。
⑤活血散結藥:麝香(開竅藥)。⑥活血散瘀藥:玫瑰花(理氣藥)。7散瘀消腫藥:大薊(止血藥)。⑧散瘀消積藥:夜明砂(清熱藥)。
⑨化瘀止痛藥:三七、蒲黃(止血藥)、刺蝟皮(收澀藥)。⑩引血下行藥:牛膝(活血祛瘀藥)。
10.補虛藥
凡能補益正氣,增強體質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療虛證為主的藥物,稱為補虛藥,亦稱補養藥或補益藥。虛證的臨床表現比較複雜,但就其“證型”概括起來,不外氣虛、陽虛、血虛、陰虛四類。補益藥也可根據其功效和主要適應證的不同而分為補氣、補陽、補血、補陰四類。
臨床除應根據虛證的不同類型選用相應的補虛藥外,還應充分重視人體氣、血、陰、陽相互依存的關係。一般說來,陽虛者多兼有氣虛,而氣虛者也易致陽虛;氣虛和陽虛表示人體活動能力的衰減。陰虛者每兼見血虛,而血虛者也易致陰虛;血虛和陰虛,表示體內精血津液的耗損。與此相應,各類補益藥之間也有一定聯繫和共通之處。如補氣藥和補陽藥多性溫,屬陽,主要能振奮衰減的機能,改善或消除因此而引起的形衰乏力,畏寒肢冷等症,補血藥和補陰藥多性寒涼或溫和,屬陰,主要能補充耗損的體液,改善或消除精血津液不足的證候。故補氣藥和補陽藥,補血藥和補陰藥,往往相輔而用。至於氣血兩虧,陰陽俱虛的證候,又當氣血兼顧或陰陽並補。
11.收澀藥
凡以收斂固澀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收澀藥,又稱固澀藥。陳藏器說:“澀可固脫。”李時珍指出:“脫則故而不收,故用酸澀藥,以斂其耗散。”本類藥物味多酸澀,性溫或平,主入肺、脾,腎、大腸經。分別具有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固精縮尿、收斂止血、止帶等作用。適用於久病體虛、正氣不固、臟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盜汗、久斂虛喘、久瀉、久痢、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帶不止等滑脫不禁的病證。
收澀藥性澀斂邪,故凡表邪未解,濕熱所致之瀉痢、帶下,血熱出血,以及餘熱未清者,均不宜用。誤用有“閉門留寇”之弊。但有一些收澀藥除收澀作用之外,兼有清濕熱、解毒等功效,則又當分別對待。本類藥物,根據其作用特點,大致上分為固表止汗藥、斂肺澀腸藥、固精縮尿止帶藥三個部分。但在藥物作用方面,某些藥物往往表現出多種功用,故須進一步予以綜合比較。收澀藥藥理作用為:
①止血:可加速血液凝固,有局部止血作用,凡含鞣質成分的藥均有此作用。
②止瀉:可減慢腸蠕動,抑制腸道內細菌生長,有止瀉作用。3抗菌:收澀藥多數有抑菌作用。
12.平肝熄風藥
平肝熄風主要針對“肝陽上亢”和“肝風內動”而言。陰不制陽多出現眩暈、頭痛、耳鳴、心煩等高血壓症狀稱肝陽上亢;肝風內動則包括熱極生風和中風等神經內科疾病。其藥理作用為:
①降血壓:可使實驗性高血壓動物血壓降至正常,如地龍。
②鎮靜、抗驚厥:對動物由戊四氮、咖啡因、士的寧或電刺激造成的驚厥有明顯的對抗作用,天麻、鉤藤可制止實驗性癲癇的發生,可增強巴比妥類藥物的作用。
③解熱鎮痛:可使實驗動物體溫下降,提高動物的痛閥。如火麻、羚羊角。
④抗炎:本類藥物多數有抗炎作用,可促進炎症吸收、減少炎症損害,如羚羊角。
13.安神藥
安神藥分為兩類:屬於質重的礦石藥及介類藥,取重則能鎮,重可去怯的作用,為重鎮安神藥,多用於實證;屬於植物藥而取其養心滋肝的作用,為養心安神藥,適用於虛證。安神藥的藥理作用主要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催眠、安定、抗驚厥作用,部分安神藥還有鎮痛、緩瀉、降體溫的作用。
重鎮安神藥用於心神不寧、躁動不安等症。本類藥物有鎮靜安神的功效,能鎮定浮陽,但不能消除導致浮陽的其他因素,因此,在應用時應考慮配伍適當的藥物。藥材有:朱砂、龍骨、牡蠣、磁石、珍珠。養心安神藥具有養心益陰、安神定志等功效,臨床上常用于陰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等症。藥材有:酸棗仁、柏子仁、夜交藤、遠志、合歡皮。
來自 褚晨宇. 中藥治病,邊學邊用[M].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