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渐成学说

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1994)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核心课题,在每一阶段上都存在一种“危机”,或称矛盾冲突。对危机的积极解决有利于自我力量的增强,有利于个人适应环境。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当他们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2)儿童期(1.5~3岁):自主、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而父母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因此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但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4)学龄期(6~12岁):勤奋和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和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7)成年期(25~65岁):生育和自我专注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人们会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如果没有经历这些,个体的人格是贫乏和停滞的,是一个自我关注、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的人。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解决了冲突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艾裡克森的自我意識發展階段和相應的品質
年齡段社會轉變期的心理衝突相應獲得的品質
積極的消極的
嬰兒期(0~1.5歲)你任感一懷疑感希望、信任恐懼,不信任
兒童早期(1.5-3歲)自主感一羞怯感意志(自製力)自我懷疑
學步期(3~5歲)主動感一內疚感自配和價值感無價值感
學齡初期(6-12歲)勤奇感一自卑感能力、勤奮無能
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一角色混亂忠誠、自信不確定感
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感一孤獨感愛和友誼泛愛(雜亂)
成年期(25-65歲)創造力一自我專注關心他人和創新自私自利
成熟期(65歲以上)完美感一絕望感智慧絕望和無意義感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必须经历这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不可逾越,但时间早晚因人不同。自我在人生经历中不断获得或失去力量,保证个人适应环境,以健康成长。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