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懷特·大衛·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 — 從軍事統帥成為政治領袖的總統

美國總統集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武裝力量總司令三大職務於一身,是美國政治舞臺上最中心和權力最大的人物,也是全世界權力最大的職務之一。因此,作為承擔這一職務的必備條件之一,是必須具有豐富的行政管理經驗。事實也確實如此。在迄今為止的美國42位總統中,絕大多數在任職之前都有過長期的文職官員的經歷,而只有罕見的極少數人沒有任過文職官員或任文職官員的時間很短。第34任總統德懷特·大衛·艾森豪威爾(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年),便是這極 少數人中的一位。他有漫長而卓越的軍事生涯,並由此進入政界,但入主白宮之前任文職官的時間,則是極短暫的,僅略長於第12位總統扎卡里·泰勒和第18位總統尤利塞斯·格蘭特等極少數人。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於1890年10月14日生於得克薩斯州的丹尼森,在堪薩斯州的阿比林長大,昵稱「艾克」。他的父親是一位奶酪製造廠的技師。母親是一個誠摯的和平主義者。他在7個兒子中排行老三,從小就懂得同周圍人相處的重要意義。

1909年,艾森豪威爾中學畢業,兩年後,他進入西點軍校學習。在西點軍校,身高5英尺10英寸半的艾森豪威爾是一個頗有名氣的足球運動員,直到膝蓋受傷後才退出足壇。但他並未就此放棄對體育的熱愛,仍堅持棒球、游泳、體操等運動。堅持經常的體育運動使他的體力不斷增強。他在50歲後還能打一手好網球,年邁時仍然是個高爾夫球迷。

1915年,艾克從西點軍校畢業,成績在全班168人中居第61位,被授予少尉軍銜,派往得克薩斯州的聖安東尼奧。在那裡,他結識了瑪米·杜德,並於1916年同她結婚。就在結婚的當天,他被授予中尉軍銜。1917年4月美國對德宣戰後不久,艾克升為上尉。就在他極力盼望赴歐作戰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的時候,他被派往軍官訓練營當教官,不久又被派往葛底斯堡附近當坦克教員。他卓有成效的工作引起了上級的重視。1918年6月被授予少校軍銜,10月升任中校,並獲中校獎章一枚。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被派往巴拿馬運河區駐防兩年,1925年進參謀學校學習,翌年以名列榜首的成績畢業。其後被派往法國,繼而入華盛頓陸軍學院深造,1928年畢業。1929年起在陸軍部機關任職,1933年2月被參謀長麥克阿瑟調到參謀部工作,至1935年9月。其後,他作為麥克阿瑟的助手在菲律賓工作到1940年2月。回國後,他被派到駐加利福尼亞的第15步兵團任職,1941年3月成為第三軍參謀長,並晉升為准將。由於在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中表現出色,他被提拔為美軍參謀部作戰處處長。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他被馬歇爾任命為總參謀部作戰計畫處處長,並晉升為少將。1942年6月,他被任命為歐洲戰場美軍司令,同年11月被任命為北非盟軍總司令。在北非、西西里和義大利諸戰役中的戰績,使他的名聲更為提高。1943年12月,他被任命為歐洲盟軍最高司令。1944年6月,他成功地指揮了著名的諾曼底戰役。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崩潰。同年下半年,他升為五星上將。德國戰敗後,他受命出任了美駐德占領軍司令。

1945年11月,艾森豪威爾回國擔任了總參謀長之職。1948年2月,他退出現役.6月成為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的校長。但時隔不久,隨著「冷戰」氣氛的加劇,他又重操舊業,再披戎裝。1950年12月,他被任命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武裝部隊最高統帥,赴巴黎任職。然而在他重返軍界僅一年多以後,1952年的總統選舉改變了他的命運,使這位軍事統帥登上了美國政界的巔峰。

在1952年總統選舉之前,力圖保住總統職位的民主黨和極欲東山再起的共和黨,都向艾森豪威爾這個極孚眾望的軍事英雄伸出了手,因為他從未表明自己的政黨歸屬。他最後選擇了共和黨。他在大選中以絕對優勢戰勝對手,當選為總統,使共和黨20年來第一次重掌權柄。

艾森豪威爾漫長的軍事生涯使他缺乏政治經驗,對其擔任總統職務當然不利,但也確有助益。他正是通過長期的軍事工作出色地掌握了指揮大規模行動的本領,形成了一種與別人協調一致地工作和調和不同意見的才能,並習慣於承擔重大責任。同時,他在國外的經歷使他具有一種成熟的國際派的觀點,對歐洲領導人和歐洲問題非常熟悉,這些對他當好總統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艾森豪威爾在1953年1月就任總統前,實踐了他在競選中提出的諾言,到朝鮮進行了視察,認識到那是一場打不贏的戰爭。就職半年後,即1953年7月27日,美國政府被迫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

在國內政策方面,他的政策和主張開始時被其稱為「有生氣的保守主義」,後被人歸納為新共和主義,繼而改為現代共和主義,其主要內容是走介於羅斯福新政改革和20年代傳統共和主義之間的中間道路。艾森豪威爾政府在對國家干預的某些措施加以抑制的同時,基本上保留了新政以來民主黨的社會經濟政策,並擴大了有關社會保險、資助教育、修建公共房屋以及公共衛生等事業的聯邦計畫。在他執政期間,美國進行了大規■的公路建設:每小時最低工資從75美分提高到1美元;還開始實行給黑人以更多的民權的政治變革,其中最突出的事件是1954年最高法院裁定黑白分校的法律違反憲法,1957年派軍隊前往小石城維護黑白分校的決定。

在外交方面,他在史達林去世後,積極促進和蘇聯新領導人進行協商談判。1955年.他出席了蘇美法英四國首腦會議。在就職的第一年,他出席了聯合國大會,呼籲聯合國提出原子能用於和平事業的規畫,從而導致了後來國際原子能委員會的成立。

在1956年的大選中,他以更大的優勢再次當選總統。第二年10月,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他立即採取各種措施,加緊與蘇聯進行太空角逐。1958年1月,美國也成功地發射了其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57年1月.他向國會提出了關於中東政策的特別諮文。3月,國會通過聯合決議,授權總統動用2億美元給中東國家以經濟和軍事援助,並規定在這些國家面臨「國際共產主義控制的任何國家的武裝侵略」時,總統有權應牠們的請求提供武力援助。該決議案的原則即所謂「艾森豪威爾主義」。其後,艾森豪威爾主義多次在中東和中東以外的地區被運用。在對華政策上,艾森豪威爾政府繼續奉行敵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策。

1959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死後,他比以往更明顯地積極過問和參與制定對外政策,尤其是致力於緩和美蘇的緊張狀態。是年,他與訪美的赫魯曉夫舉行了著名的戴維營會談。赫魯曉夫也邀請他訪蘇,雙方商定在巴黎召開第二次首腦會議。但是,由於1960年5月發生了美國間諜飛機進入蘇聯領空被擊落的所謂「U—2飛機事件」,赫魯曉夫退出了最高級會議,艾森豪威爾的訪蘇邀請亦被取消。

隨著1960年的到來,他第二屆任期的最後一年開始了。儘管他當時威望很高,但按憲法第22條修正案的規定,他不能再竟選連任了。1961年1月,這位七旬老人告別了他工作了8年的白宮,開始在他葛底斯堡的農場里過退休生活。在那裡,他寫下了兩屆總統任期的回憶錄,共兩卷。在1968年的大選中,雖然年邁的身體因心臟病第三次大發作而非常虛弱,但他仍關心和支持尼克松競選總統。1969年3月28日,他因心力衰竭而死於華盛頓沃爾特·里德醫院,終年79歲。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