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臺灣天地會起義

臺灣地區自乾隆五十三年(1788)正月林爽文起義被鎮壓之后,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彰化一帶又出現了「復興天地會」的活動,其首領為原籍福建漳州后遷居臺灣彰化南投的張標和原籍廣東、曾掩護林爽文的彰化人謝志。乾隆六十年(1795),臺灣又爆發了兩次天地會起義,一次由陳光愛領導,另一次由陳周全領導。

清廷對這兩次起義者的鎮壓極端殘忍,但臺灣民眾一直沒有停止反抗。進入嘉慶朝,臺灣又發生了一系列反清武裝斗爭起義。(bookmark.tw)

據學者研究,「小刀會」或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八月出現于臺灣彰化,稱「王爺小刀會」1;另有人說「小刀會」組織早在乾隆七年(1742)就已在福建漳浦縣現身。2這些「小刀會」確曾存在,只是與天地會無關。實際上,作為天地會系統的「小刀會」最初起于臺灣。正如后來史料所說:天地會在廣東稱「三點會」,在廈門稱為「添弟會」。「小刀會」是天地會的另一稱呼,最初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起于臺灣風山縣,創始人為鄭光彩。3鄭光彩原籍福建龍溪,在臺灣鳳山長大成人,以替人看田地為生,因時常強迫勒索莊民工錢而結仇甚多。為求自保,于乾隆五十九年五月,糾集同好數十人立誓盟會,并以小刀為識別暗號及防身之用,又認為以天地會名目易招搖,必須改換會名掩人耳目,遂變名「小刀會」。4此后,小刀會在臺灣迅速發展起來。

嘉慶二年(1797)十二月,臺灣淡水的楊肇組織小刀會,百余人聚會。焚搶臺灣淡水水枧頭粵莊,殺九人,后被清軍鎮壓。嘉慶三年(1798)七月,臺灣嘉義人徐章因「向無恒業」,無法維持生活,便和其朋友們商量打劫富戶,為互相幫助自保,糾集18人,結拜為小刀會,尚未舉事,即被官府捉拿,參與者均被捕殺。同年九月,臺灣鳳山人江降組織結會,準備攻打鳳山縣城,后50余人被官兵捕拿。嘉慶五年(1800)四月,在臺灣嘉義,陳錫宗等又結小刀會,指揮數百人殺死巡檢,攻入鹽水港汛防地。盡管起義軍已達上千人,數次擊敗臺灣鎮總兵愛斯泰,但因陳錫宗戰死,起義軍群龍無首,四處逃散。起義失敗后,被捕者400余人。

類似的起義后來仍時有發生,雖都沒有太大的影響,卻使臺灣的形勢處于動蕩狀態。直到道光十二年(1832),張丙在嘉義發動起義,震動全島。這是臺灣社會矛盾長期積聚的必然結果。(bookmark.tw)

張丙,嘉義人,其先人從福建漳州南靖來到臺灣。張家世代務農,「能以信義庇鄉鄰,眾倚重之」。5道光十二年夏,臺灣大旱,顆粒無收,各莊相約禁糶。張丙遵守約定,并負責查禁,結果反被私賣米遭掠者誣為強盜,因而受到地方官的逮治。這時陳辨,因被粵人張阿凜所辱,遂聯合張丙復仇,聚眾達300余人,往攻張阿凜所居之粵莊。后與官軍發生沖突,于閏九月二十四日發動起義,如旋風般蔓延臺南廣大地區。

這次起義爆發迅速,且規模大:一是官民相仇已久,早就蓄勢待發;二是陳辨、張丙等早已是天地會首領,又素享威信,有很強的號召力;三是旱災使民眾的生活陷入絕望境地。因此,起義一旦激發,便難以遏止。閏九月二十五日,起義軍劫走大埔林汛兵軍器。十月初一日,攻佳里興巡檢署,連克茄莩、北勢坡、八掌溪各汛。在店仔口,擒殺嘉義知縣邵用之。次日,前來救援的臺灣知府呂志恒軍至大排竹,也被起義軍包圍,呂志恒被殺。初三日,各路起義軍將嘉義縣城團團圍住,甚至將前來增援的臺灣鎮總兵劉廷斌也圍入城內。十月初五日,起義軍不分晝夜發動猛攻,在連續四天的攻擊中,嘉義縣丞朱懋,護安平協副將周承恩,守備李高然、張榮力、余國章等將官被殺,清兵死傷無數。這時,起義軍的聲勢震動臺灣全島。

隨著起義軍隊伍的擴大,張丙宣布自己為「開國大元帥」,建號「天運」;「張告示,禁淫掠,令民無怨」6。以詹通、黃番婆、陳連、陳辨、吳扁為元帥,其下設先鋒、軍師等。其他天地會首領為賴生有,率有大不46股、總人數達到1.5萬余人。

隨著起義軍事態的迅速擴大,臺灣不少重要將領和地方官員被殺。清政府在臺灣的軍事力量已很難控制局面,于是一封封奏疏火速報往京師。宣宗深感問題的嚴重,緊急謀劃,連發上諭:命劉廷斌暫緩到廣東提督任上,新任臺灣總兵張琴也暫不來京陛見,共同留臺對付“民亂”;又令閩浙總督程祖洛趕往福建,兼署福州將軍,相機指揮調度赴臺軍隊;給臺灣緊急調撥白銀10萬兩;最主要的就是調兵,從福建駐軍中調出5000人赴臺。

至十一月上旬,臺灣傳來的情況更加嚴重,宣宗感到所派兵力不足。十一月初六日,命瑚松額為欽差大臣,哈哏阿為參贊大臣,帶領30名御前侍衛前往臺灣「視師」。隨即又調派河南、西安、四川馬步軍3300人緊急赴臺。至此,包括臺灣原有駐軍1650人,臺灣清軍總兵力已達萬人之眾。

起義軍對嘉義城的圍攻未止,便又分兵向南北擴展。十月初七日,處于嘉義咽喉、郡北屏障的鹽水港被黃番婆部攻陷。隨后,起義軍打敗了自府城前來增援的清軍,獲得大量的軍火裝備。(bookmark.tw)

與此同時,天地會首領黃城又聚眾于彰化境內起義,先后燒掠彰化城南多處村莊,直接威脅彰化縣城的安全。不久,起義軍攻占彰化與嘉義之間的重鎮斗六門城,并向西北的西螺社進兵。

嘉義以南的鳳山縣和臺灣縣也出現了起義軍。短短20余日,臺灣天地會起義已經席卷臺灣中部和南部地區。

大股清軍渡海至臺灣是在十月底至十一月初,分別從臺灣中部鹿仔港和南部鹿耳門登陸。金門鎮總兵竇振彪于十一月初三日在鹿仔登陸,一路向南攻擊。初五日進軍西仔港,初七日至茅港尾扎營,先后擊敗起義軍數千人,十二日進兵鐵線橋,先奪得鹽水港,二十日進入嘉義縣城。福建提督馬濟勝也于月初抵鹿耳門,二十二日與張丙部起義軍大戰:「丙擁眾二萬,自搏戰,氣銳甚,呼聲振山谷,自辰至于日中,濟勝堅壁不動。薄暮始縱兵出,追逐數星,擒五十余人,斬七八百人,溺水死者相枕藉。丙亦能軍,收其眾踞橋北。翌日再戰,又敗,李武松、詹通被擒,丙走伏近山麻林中。」7此役天地會起義軍遭到慘重失敗。更嚴重的是,自此,起義軍的士氣和實力都連續受挫,日漸低落。臺灣戰事出現轉機,宣宗認為已無必要再讓河南、四川、西安、貴州等處官兵繼續趕往福建,于是令其返回原來營地。但是,仍然命令欽差大臣瑚松額、閩浙總督程祖洛盡快赴臺,繼續搜捕起義軍并準備辦理善后事宜。

清軍馬濟勝部是一支勇健且訓練有素的軍隊,一個月之中,起義軍與其對陣十多次,均遭敗績,首領非被殺死,即被活捉。張丙也于十二月被執,黃城、陳辨、詹通、陳連、吳扁等亦先后被獲。未到中旬,南北路起義軍全部失敗。

道光十三年(1833)正月,總督程祖洛與欽差大臣瑚松額抵臺處理「善后」,即「窮治余黨,按名悉獲,梟斬者蔓百余人,遣戍者倍之」8。被俘的起義軍領袖大多在臺灣被就地「正法」,張丙、陳辨、詹通、陳連則被解送京師,處磔刑而死。

臺灣這次起義失敗后,大規模的起義仍不時發生,僅道光后期便有三次反清斗爭:道光十九年(1839)、二十一年(1841)、二十四年(1844)。是時,鴉片戰爭已經爆發,清廷在內外雙重打擊下,變得更加虛弱了。(bookmark.tw)

Reference

  1. 盧耀華:《上海小刀會的源流》,《食貨》月刊復刊第3卷第5期。 ↩︎
  2. 莊吉發:《清代天地會源流考》第23頁,臺北故宮博物院,1980。 ↩︎
  3. 秦寶琦:《清前期天地會研究》第289-290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
  4. 《福建水師梯度哈當阿折》《乾隆朝朱批奏折》,乾隆五十九年十月十四日。 ↩︎
  5. 連橫:《臺灣通史》(下)第651頁,商務印書館,1983。 ↩︎
  6. 連橫:《臺灣通史》(下)第606頁,商務印書館,1983。 ↩︎
  7. 連橫:《臺灣通史》(下)第606頁,商務印書館,1983。 ↩︎
  8. 連橫:《臺灣通史》(下)第608頁,商務印書館,1983。 ↩︎

張立程,李治亭,楊東梁,清代戰爭全史 第8卷 農民反清戰爭,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21.02,第2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