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歷史淵源

中藥溯源,在5000餘年前中華民族就開始利用中藥。西漢《史記》有記載:「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中藥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國歷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的經驗。

東漢末期的《神農本草》是現存最早的一部藥物學專著,可惜原書軼失,其內容由於歷代本草書籍的轉引,得以保存。該書記載中藥365種,其中植物藥237種、動物藥65種、礦物藥43種。並每項藥詳細記有功能、主治、性味,簡要記敘了用藥基本理論,如四氣五味、服藥方法及丸、配伍法度、散、膏、酒等劑型,可說是漢以前中國藥物知識的總結,並為以後的藥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西元452~536年)將《神農本草經》整理補充,著成《本草經集注》一書,其中增加了漢魏以下名醫所用藥物365種,稱為《名醫別錄》。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以政府名義頒行的藥典是由蘇靜等20餘人編撰,歷經3年,于顯慶四年(659)成書頒行的《唐本草》,亦稱《新修草本》。本書是在《本草經集注》的基礎上補充校勘,廣收當時各地的藥物知識,新增藥物114種,共收載藥物850餘種。還收集全國郡縣所產的藥物標本,繪製成圖,為最早的藥物圖譜,對中藥學的發展貢獻很大,這不單是中國的第一部藥典,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藥典。國外最早的藥典是1542年的《紐倫堡藥典》,要比中國這部藥典遲883年。

隨後明代李時珍編著《本草綱目》,全書共52卷,200余萬字,藥物已增至1892種,是中國歷史上最完整的醫學巨著。李時珍,醫藥世家,著重研究藥物,重視臨床實踐,主張革新。他參考歷代本草書籍中存在的各種錯誤,並收集整理宋、元以來民間新發現的很多藥物。歷經27年的艱苦勞動,著成《本草綱目》,此外還著有《頻湖脈學》《奇經八脈考》,流傳於世。

《本草綱目》成書于萬曆六年(1578)。全書共分16部、60類,收載藥物1892種中屬於李時珍新增藥物374種。對每種藥物,以「釋名」確定名稱;「集解」敘述產地、形態、栽培及採集方法等;「辨疑」「正誤」考訂藥物品種真偽和糾結歷史文獻記載的錯誤;「修治」說明炮炙法;「氣味」「主治」「發明」分析藥物的性味與功用;「附方」搜集古代醫家和民間流傳的方劑共11000餘條。並附有1100餘幅藥物形態圖。內容極為豐富,系統地總結了中國16世紀以前藥物學的經驗,是中國藥物學、植物學等的寶貴遺產,對中國藥物學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本草綱目》刊于萬曆十八年(1590),複刻甚多,並有多種外文譯本,深受世界藥物學者、植物學者重視。

清代趙學敏編著一部《本草綱目拾遺》十卷,成書於1765年。本書採錄藥物921種,其中716種藥物為補充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未收載的民間草藥,其餘則對《本草綱目》所敘述的形態、主治等不夠詳盡之處加以補充,並糾正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等訛誤。書中附錄很多方劑,還收集一些當時國外的藥物資料,是繼《本草綱目》以後較好的一部藥物學著作。

中藥又叫藥材。《避暑雜錄》中說:「過江後亦複難得藥材。每記《素問》,勞逸有常,飲食有節,似勝服藥也。」據《說文》所載,藥,治病草也。古時認為,凡物可以治病者,皆謂之藥,古以草木蟲石穀為五藥。又稱為「草藥」,是因為五藥構成的大部分主要是取材於草本植物的根,莖、葉、花、果。但是也包括動物如蜈蚣、犀牛角、虎骨、鹿茸等,有時還包括礦物如朱砂、磁石、雄黃等,甚至包括器用物如火漆、刀鞘等。「凡藥有天生,有人造。」

中藥的統稱,又謂之「草本」,見於《漢書·平帝記》。五代韓保升說:「按藥有玉石、草木、蟲獸,而直雲本草者,為諸藥中草類最多也。」所以,凡是記載中藥的書籍,多稱本草。中藥的泛指,又稱「藥石」。藥,方藥也;石,砭石也。皆所以治病,《周書·李弼傳》有「藥石」的記述:「輝(弼子)常臥疾期年,太祖憂之,日賜錢一千,供其藥石之費。」

中國用藥歷史悠久,《詩經·板》有「不可救藥」的記述。《莊子·天地》中記述:「有虞式之藥瘍也。禿而施髦,病而求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