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美國文學作為亞裔美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美國學術界逐漸受到關注。20世紀70年代,許芥昱、王燊甫、趙健秀等編選的亞裔美國文學選集不僅肯定了亞裔/華裔美國文學的存在,創造並呈現了亞裔/華裔美國文學的傳統,編者在文選前言中對編輯原則、選擇標準的
說明及對編選文本涉及的相關問題的討論1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認為是對亞裔美國文學研究的開始。傑夫·特威切爾—沃斯認為趙健秀及其合作者陳耀光、稻田、徐忠雄等人合編的《哎呀!亞裔美國作家選集》“標誌著亞美文學(亞裔美國文學—作者注,下同)作為被承認的研究領域的開端”2。美國主流文化對亞裔美國文學研究的肯定和尊重始于1976年湯亭亭的自傳體小說《女勇士》的發表。《女勇士》不僅使美國主流文化第一次將亞裔/華裔美國作家的作品視為文學藝術,也使亞裔美國文學批評首次得到主流文化的肯定。所以,一般認為亞裔美國文學研究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相對於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就已逐漸呈現的華裔美國文學,亞裔美國文學研究嚴重滯後。
影響較大的有關亞裔美國文學研究的論著包括金伊蓮的《亞裔美國文學及其社會脈絡》,該書在當時是亞裔美國文學研究的最詳盡的書目。張敬玨和斯坦·約格編選的《亞裔美國文學書目題要》(1988)為亞裔美國文學研究的開展起到介紹和導向的作用。林英敏的《兩個世界之間:華裔女作家》(1990)整理和考證自水仙花姐妹以來的華裔女作家。林玉玲和林英敏合編的《華裔美國文學解讀》(1992)、黃秀玲的《亞裔美國文學解讀:從需要到過多》(1993)及張敬玨的《盡在不言中:山本久枝、湯亭亭、小川樂》(1993)等從閱讀的角度出發研究亞裔/華裔美國文學。
在美國,亞裔美國文學的研究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圍繞三個層面。3第一個階段是通過挖掘一些被美國主流社會忽視和壓抑的亞裔文學作品,質疑主流社會對亞裔刻板形象和身份的建構。這種挖掘工作不僅挖掘出一些亞裔作家的作品,也試圖挖掘出亞裔的文學傳統。首先,麥禮謙(Him Mark Lai)、林小琴(Genny Lim)、楊碧芳(Judy Yung)三位天使島4移民後裔編譯了《埃侖詩集》(1980),挖掘出在美華人在天使島
移民木屋牆上書寫和銘刻的詩句,以中英文對照和圖文並茂的方式再現了被拘押在天使島移民營的華人在移民營的情境和感受。這些詩文不僅見證了“在美國歷史的特定時空中華人的花果飄零、漂泊離散”,也可以稱為“華裔美國文學/歷史的奠基文本”,並且“可以進一步提供有關美國文學/歷史的另類版本”。5其次,挖掘出一些華裔女性作家的作品,除了黃玉雪和湯亭亭的作品外,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伊頓姐妹6的文學作品被重新發現。1995年,華裔學者林英敏和美國學者懷特—派克思重新編選了《春郁太太及其他作品》。7伊頓姐妹的文學作品在華裔文學領域被認為是最早的華裔女性文學作品。伊頓姐妹對主流文化採取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姐姐“水仙花”公開抵制和對抗主流社會對華人的歧視和對華人刻板形象的建構,妹妹對主流文化採取順從、容納的態度。8
從19世紀中葉亞裔移民美國開始,“一種空間上的矛盾塑造了美國亞裔社區的歷史,對於這一歷史的絕大部分,這種矛盾是通過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東方學的語言表述的”9。美國亞裔曾被描述為“外國人”,在文化和血緣上永遠不能成為“美國人”。在美國出生的亞洲人雖然“血緣意識逐漸減弱”,但“正是亞裔美國人的那種“亞洲性'阻礙了他們成為真正的'美國人',好比社會科學中的“雙重人格'論點一樣,這一論點置美國人的文化定位於不顧,在他們的人格中採用了一種亞洲編碼”10。美國亞裔認識到自我身份定位的重要性,他們要通過最基本的“擁有美國”(claiming America),在美國的歷史上牢固地樹立起美國亞裔的“美國性”。華裔美國作家如何通過文學創作再現被美國主流社會湮沒的美國華裔的歷史,在以白人為主流的美國歷史中努力建構美國華裔的歷史,為美國華裔國家身份的建構挖掘依據,成為華裔美國文學研究的第二個重要方面。很多亞裔美國文學研究者指出,爭回美國首先要質疑主流社會對美國的界定。華裔美國作家作品中對美國、美國人和美國歷史的重新定義及對美國華裔文化身份、美國華裔歷史的建構成為亞裔/華裔美國文學批評的重要內容。比如,湯亭亭在《中國佬》中借家族四代男性在美國奮鬥的家族史的書寫,採用改寫中國的傳奇故事和西方的文學經典、呈現有關過去的自相矛盾的版本、抵抗事實和想像的對立等敘事策略顛覆統一敘事的觀念,努力把華人寫進美國歷史,質疑並顛覆美國主流社會言說歷史的權威,以不帶權威的口吻建構不同於美國主流社會的另一個版本的美國史,使不同版本的歷史得以呈現,引發人們對歷史的重新思考。
20世紀90年代,美國社會極為引人注目的多元文化主義不僅是一種教育思想、歷史觀、政治態度、意識形態,也是一種文藝批評理論。11作為一種文藝批評理論,多元文化主義常與後現代、後結構主義聯繫在一起,“被看成向傳統西方文明知識霸權進行挑戰的一種話語”12。此外,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規模日益擴大、進程日益加快,資本和商品頻繁的世界性流動不僅造成了一個聯繫日益緊密的世界經濟體系,也造成世界範圍內規模更大、形式更為多樣的人口流動,最終形成了“當代意義上的散居族裔”13。20世紀90年代,華裔美國文學研究受到後學理論和族裔散居批評理論14的影響,對華裔美國文學批評走出以美國為中心話語的階段,族裔散居批評理論開闢了研究亞裔/華裔美國文學的新領域。
中国台湾学者对华裔美国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绩。中国台湾的华裔美国文学研究者多为外文系毕业,能充分阅读美国研究界的研究成果,多数研究者有多年英美文学研究的学术积累,加之中国台湾理论界对美国文学批评理论的深入介绍,相对于中国大陆学者而言,他们拥有更多可以利用的理论资源,有更多的途径接近研究对象,因而较容易获得与美国研究界同步的发言平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台湾学术界创办相关期刊、召开学术会议,许多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涌现许多相关论文和学位论文15及推进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学者16。多数的研究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女权主义、后殖民、后现代等理论分析文本,从文化属性、文化认同、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母女关系、美国华裔历史的建构等视角解读文本。虽然研究中不乏对华裔文学文本中的语言、叙述策略及与中国文化和历史背景相关的互文诠释,但整体研究偏向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缺乏对华裔文学的美学研究。因此,有待于扩大华裔美国文学的阅读和研究方法,将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置于包含文化、审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研究中。
中国学者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1年,江晓明在《外国文学》第1期上发表《新起的华裔美国作家马克辛·洪·金斯顿》,简要介绍华裔作家金斯顿(中文姓名汤亭亭)的生平和她的两部重要开山之作《女勇士》和《金山勇士》。此外,《外国文学》同时还刊登汤亭亭《无名女人》的中文译本。同年,凌彰也在《世界图书》第5期上发表《美国华裔女作家洪婷婷》,简要介绍汤亭亭的文学创作成就。20世纪80年代,中国其他刊物也发表了一些关于华裔美国文学的零星评介。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对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逐渐形成规模,其中从1993年到2003年全国各种期刊、报纸刊登华商美国文学研究文章达到172篇。171993年两位美国学者在北京大學召開的“後現代主義與中國當代文學國際研討會”上向參加會議的學者介紹了美國的華裔作家群,分析了湯亭亭文本的後現代技巧,並從女權主義、多元文化等視角對《女勇士》進行了分析。此後,國內學者王家湘、陳旋波、王立禮、吳冰、張子清等對華裔美國文學進行了實質性的引介和評述。張子清教授對華裔美國文學在中國的引介和華裔美國文學研究在中國的開展起到了引領和導向的作用,為這一領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張子清教授不僅撰文系統介紹華裔美國作家群產生的背景、華裔美國文學的現狀和地位,並積極組織人員翻譯華裔美國作家的作品,在每部譯作中附有作家的訪談錄和美國學者傑夫·特威切爾—沃斯對每部作品的評論,增進了國內華裔美國文學研究者對華裔美國作家及其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思想和意旨的瞭解和認識。目前,華裔美國作家的作品,如黃玉雪的《華女阿五》、湯亭亭的《女勇士》《中國佬》《孫行者》、譚恩美的《喜福會》《灶神之妻》《靈感女孩》、趙健秀的《甘加丁之路》、任璧蓮的《典型的美國佬》、伍慧明的《骨》等,獲得國內學者的譯介並在國內出版。此外,張子清教授在《華裔美國詩歌的先聲:美國最早的華文詩歌》18中從《埃侖詩集》(1980)和《金山詩集》(1987)兩部詩集入手,對象徵華裔美國詩歌先聲的早期華人移民在美國撰寫的詩文進行研究,這無疑為國內華裔美國詩歌的研究開拓了空間。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國內的學術刊物上不斷發表關於華裔美國文學研究的論文。這些學術論文既有對華裔美國文學的作家群、發展歷史和現狀的宏觀研究19,也有利用西方文藝理論或者從東西方文化的視角對具體的美國華裔作品進行解讀的微觀研究。就文化的角度而言,这些学术论文探讨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问题20、中国文化传统与华裔美国文学的关系及华裔作家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等问题21。较多的研究集中于利用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等文艺理论解读华裔美国文学22。这些研究涉及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文化霸权与权力、东西方文化冲突、民族文化身份等问题,这种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研究偏向形同中国台湾的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同样忽略了对华裔美国文学自身之文学性的研究。令人欣喜的是,在近几年的中国核心期刊和学术研讨会上开始出现华裔美国文学的审美研究23,如2003年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讨会所提交的论文中,即有探讨关于赵健秀《甘加丁之路》中拼贴、零散叙事、戏仿及互文性的颠覆性运用的论文24;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方红探讨了汤亭亭《孙行者》中凭借看似遊戲的“戲仿”塑造的反戰、反種族歧視的惠特曼·阿新的形象25;廈門大學外語學院的張龍海探討了湯亭亭《孫行者》中後現代藝術技巧的運用26。
正如華裔美國文學日益呈現的生機與強大的影響力,多元文化語境中的華裔美國文學研究也日益深入,不斷超越譯介和一般性的評述。在美國,華裔美國文學研究常常置於亞裔美國文學研究的脈絡中,也有研究者將華裔美國女性作家置於美國女性作家的脈絡中進行研究,其中的比較研究視野無疑使華裔美國文學走出了平面研究階段。華裔美國學者張敬玨提出從比較文學的角度對華裔美國文學進行研究,如中國文學和華裔美國文學的比較研究、亞裔美國文學和其他族裔文學的比較研究及東亞文學和歐美文學的比較研究等27,不僅開闊了華裔美國文學的研究視野,成為華裔美國文學研究的方向,也必將使華裔美國文學研究日趨深入。中國國內已有學者進行華裔美國文學的比較研究,如沈建清曾在其論文《尋找母親花園的女作家—幾位美國少數民族女作家與“母一女”話題》中,將美國著名黑人女作家左拉·尼爾·赫斯頓、愛麗絲·沃克、托尼·莫里森與華裔美國女作家湯亭亭和譚恩美進行比較研究。28中國臺灣學者單德興也曾在其文《說故事與弱勢自我之建構:湯亭亭與席爾柯的故事》中對處於美國弱勢族裔地位的華裔女作家湯亭亭和美國原住民作家席爾柯進行比較研究,探討湯亭亭的《女勇士》《中國佬》和席爾柯的《說故事者》三部作品中“說故事”的特色及其與作者建構自我的關係。29
2003年11月,由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主辦、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的“美國少數族裔文學”研討會具有重大啟發意義。30這次會議不僅展示了中國美國少數族裔文學研究的進展,並且展現了美國少數族裔文學的巨大研究空間。就華裔美國文學研究而言,這次會議發言不僅面向林露德、水仙花、黃哲倫、湯亭亭、趙健秀、譚恩美、任璧蓮、朱路易、哈金等眾多作家及其作品,展現了後殖民、後現代、解構主義等多種研究視角,更為重要的是開啟了引領華裔美國文學研究不斷深入的方向,積極探索作為美國少數族裔文學之一的華裔美國文學研究中批評理論的建構。張沖教授在會議上詳細介紹了散居族裔批評的起源、主要理論框架和批評方法,並探討將該批評方法用於華裔美國文學研究的可能性,為華裔文學的研究及華裔文學批評理論的建構開啟了更為廣闊的視閾和方向。31王曉璐和石堅在會議上提出黑人文學批評理論建構的成功應給國內美國文學研究學界以啟示。事實上,亞裔/華裔美國文學作為美國的弱勢族裔文學應該借鑒黑人文學批評理論建構的成功經驗,積極思考並建構表達亞裔/華裔美國人獨特見解的文學批評理論。針對黑人的文學批評,美國學者亨利·路易士·蓋茨指出,“試圖不加選擇地挪用西方文學批評原理取代黑人的文學評論,那只會成為新殖民主義之類的文學批評模式的複製品”32。所以,對亞裔/華裔美國文學批評而言,一方面要有選擇地運用西方文學批評理論對亞裔/華裔文學進行研究,另一方面要建構和運用亞裔/華裔自己的文學批評理論,在學術研究界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為亞裔/華裔美國文化代言。亞裔/華裔文學批評理論的建構、華裔美國文學研究的理論自覺是挖掘華裔美國文學的研究空間、使華裔美國文學研究得以深入的關鍵。
Reference:
- 例如,許芥昱和海倫·帕盧賓斯克斯合編的《亞裔美國作家選》中指出了亞裔(作家)對身份認同的兩種不同態度,並指出亞裔作家對亞裔刻板形象的批評。王燊甫主編的《美國亞裔傳統:散文與詩歌選集》同樣關注身份認同問題,將亞裔美國作家依照認同的方式分類。時至今日,有關亞裔美國文學中的身份認同問題仍然是亞裔美國文學研究的重要問題。 ↩︎
- 傑夫·特威切爾—沃斯對趙健秀的《甘加丁之路》所作的《序》,張子清,譯,載趙健秀《甘加丁之路》,趙文書,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頁。 ↩︎
- 蘇紅軍:《種族的性別化和性別的種族化:亞裔美國女作家與女性主義研究的幾個問題》,2003年11月6日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會議廳的講演,可參見http://www.alleyeshot.com./jiang/jun.htm。 ↩︎
- 天使島是三藩市灣內三島之一,現為郊遊和野餐勝地。1910—1940年試圖進入美國的移民(大部分為亞裔)被拘留于天使島移民營。1940年11月,該移民營因大火而廢棄。 ↩︎
- 轉引自單德興:《憶我埃侖如蜷伏:天使島悲歌的銘刻與再現》,載單德興《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頁。 ↩︎
- 埃迪思·牟德·伊頓(Edith Maude Eaton),筆名“水仙花”(Sui Sin Far),她的妹妹威尼佛 萊德·伊頓(Winifred Eaton)為自己起了一個聽起來像日本人的筆名“夫野渡名”(OnotoWatanna)。 ↩︎
- 《春郁太太》(1912)是“水仙花”發表的唯一的一部短篇小說集,由兩部分組成:《春郁太太》(含17篇故事)和《中國兒童故事》(含20篇故事)。 ↩︎
- 蘇紅軍:《種族的性別化和性別的種族化:亞裔美國女作家與女性主義研究的幾個問題》,2003年11月6日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會議廳的講演,可參見http://www.alleyeshot.com./jiang/jun.htm。 ↩︎
- 阿裡夫·德里克:《跨國資本主義時代的後殖民批評》,王寧,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頁。 ↩︎
- 阿裡夫·德里克:《跨國資本主義時代的後殖民批評》,王寧,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頁。 ↩︎
- 王希:《多元文化主義的起源、實踐與局限性》,載《美國研究》,2002年第2期。 ↩︎
- 王希:《多元文化主義的起源、實踐與局限性》,載《美國研究》,2002年第2期。 ↩︎
- 張沖:《散居族裔批評與華裔美國文學研究》,載《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2期。 ↩︎
- 族裔散居批評是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研究散居族裔群體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現象的理論取向。參見張沖:《散居族裔批評與華裔美國文學研究》,載《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2期。 ↩︎
- 相关论文大多刊载于《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单德兴、何文敬主编)、《再现政治与华裔美国文学》(何文敬、单德兴主编)、《铭刻与再现:华裔美国文学与文化论集》(单德兴著)等文集中及中国台湾《中外文学》等期刊上。相关的学位论文多集中于对汤亭亭的《女勇士》《中国佬》及谭恩美的《喜福会》的分析与解读。 ↩︎
- 如单德兴、何文敬、张小虹、李有成等人,他们对华裔文学的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台湾的华裔美国文学研究。 ↩︎
- 张龙海:《华裔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4期。 ↩︎
- 張子清:《華裔美國詩歌的先聲:美國最早的華文詩歌》,載《當代外國文學》,2005年第2期。 ↩︎
- 張龍海:《華裔美國文學的歷史和現狀》,載《外國文學動態》,1999年第2期;張子清:《與亞裔美國文學共生共榮的華裔美國文學》,載《外國文學評論》,2000年第1期(後增改並收錄於2004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華裔美國文學譯叢”);張子清:《不同華裔美國作家構築想像中的不同共同體》,載《當代外國文學》,2001年第3期;王裕秋:《近二十年來華裔美國文學的崛起》,載《外國文學研究》,2000年第1期;程愛民在《華裔美國文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的前言中對華裔美國文學的發展做了全面的評述;胡勇:《華裔美國文學研究綜述》,載《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期。 ↩︎
- 张子清:《中美文化的撞击与融汇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体现》,载《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胡亚敏:《谈《女勇士》中两种文化的冲突与交融》,载《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程爱民:《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喜福会》的文化解读》,载《国外文学》,2001年第3期;袁霞:《从<喜福会》中的“美国梦”主题看东西文化冲突》,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
- 吴冰:《从异国情调、真实反映到批判、创造—试论中国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反映》,载《国外文学》,2001年第3期;胡亚敏:《当今移民的新角色—论《喜福会》中华裔对其文化身份的新认知》,载《外国文学》,2001年第3期;王光林:《翻译与华裔作家文化身份的塑造》,载《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赵文书:《华裔美国文学创新与中国的文化传统》,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赵文书:《华美文学与女性主义、东方主义》,载《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程爱民和刘婷婷:《《典型美国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探索》,载《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杨春:《《女勇士》:从花木兰的“报仇”到蔡琰的歌唱》,载《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张龙海:《关公战花木兰—透视华裔美国作家赵健秀和汤亭亭之间的文化论战》,载《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
- 蒲若茜:《对性别、种族、文化对立的消解—从解构的视角看汤亭亭的《女勇士》》,2001年第3期;胡亚敏:《当今移民的新角色—论《喜福会》中华裔对其文化身份的新认知》,载《外国文学》,2001年第3期;陆薇:《超越二元对立的话语:读美籍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载《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2期;陆薇:《模拟·含混与杂糅—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的后殖民解读》,载《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王光林:《翻译与华裔作家文化身份的塑造》,载《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蒋道超:《文化并置和杂交—谈华裔小说家任碧莲的小说(典型美国人>》,载《外国文学》,2002年第5期;卢俊:《从蝴蝶夫人到蝴蝶君—黄哲伦的文化策略初探》,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赵文书:《华美文学与女性主义、东方主义》,载《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陈爱敏:《“东方主义”与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男性形象建构》,载《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
- 这里的审美研究不排除审美与政治、历史、社会的交叉研究。 ↩︎
- 见张敏、凌建娥:《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族裔喧哗—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讨会综述》,载《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1期。 ↩︎
- 方紅:《在路上的華裔嬉皮士—論湯亭亭在《孫行者》中的戲仿》,載《當代外國文學》,2004年第4期。 ↩︎
- 張龍海:《戲仿、語言遊戲、神秘敘事者、拼貼—論湯亭亭(引路人孫行者》中的後現代派藝術技巧》,載《外國文學》,2005年第3期。 ↩︎
- 單德興:《張敬玨訪談錄》,載單德興、何文敬主編《文化屬性與華裔美國文學》,臺北:中國臺灣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4年版,第191—192頁。 ↩︎
- 見沈建清:《尋找母親花園的女作家—幾位美國少數民族女作家與“母一女”話題》,載《外國文學》,1997年第1期。 ↩︎
- 見單德興:《說故事與弱勢自我之建構:湯亭亭與席爾柯的故事》,載單德興《銘刻與再現:華裔美國文學與文化論集》,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155頁。 ↩︎
- 見張敏、淩建娥:《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族裔喧嘩—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美國少數族裔文學”研討會綜述》,載《當代外國文學》,2004年第1期。 ↩︎
- 見張沖:《散居族裔批評與華裔美國文學研究》,載《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2期。張沖在文中指出,將散居族裔理論用於華裔文學研究,“不僅將散居在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各不相同的區域內華裔文學包括進來(“華裔某國文學'),甚至將在這些區域裡以華文創作的文學現象也納入研究範圍。如果我們可以將一特定區域裡的華裔文學現象比作植物的一個種群,那麼在散居族裔批評的視界裡,我們不僅可以研究分散在各區域裡的華裔文學由地域、環境、歷史、文化造成的種群特徵,研究各華裔文學種群之間的關係,至少還可以比較研究以華文和英文兩種語言創作的作品,從而對“大華裔文學'有一個總體的瞭解”。 ↩︎
- 亨利·路易士·蓋茨:《理論權威,(白人)權勢,(黑人)批評:我一無所知》,載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頁。 ↩︎
FROM:張卓作,外國文學研究叢書 華裔美國文學與社會性別身份建構,蘇州大學出版社,2021.07,第29-37頁